民粹主义急流涌动(第3/5页)

“文革”更是民粹主义大爆发。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指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打倒一切“学术权威”,把他们赶到农村接受再教育,派工人、农民和军人接管全国大中小学等反智主义行径;在全国普遍开展“两条道路大辩论”,“割资本主义尾巴”,彻底消灭残存个体商业,取消农村自留地,在城市中停发因公私合营赎买政策而给予私营业主的定息等极左行径,以及“全国红五类行动起来”、“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砸烂公检法”等口号和运动,都是民粹主义典型表现。

当代中国的民粹主义事件

当今中国在实现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贪污腐败、贫富分化、司法不公、暴力拆迁、官黑勾结等问题,形成了有利于民粹主义滋长的土壤和气候,民粹主义再度抬头。社会上出现的毛泽东热和“文革”热,以及一些人主张的“没收房地产商的房子无偿分给最需要房子的穷人”、“无产阶级群众运动万岁”、“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打倒走资派”,就是民粹主义崛起的例证。

在民粹主义的涌动中,一位著名作曲家在2010年说:“‘文化大革命’好!‘文革’中破四旧、立四新,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都是打倒有权有势有钱的人,打倒了他们,穷人才能出头。不然的话,我们这些穷小子哪有翻身的机会?”

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声势与互联网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口发布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达到4 . 85亿。令人瞩目的是,2011年上半年,微博用户从6311万一下子跃进到1.95亿,半年增幅达209%。

另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7月18口公布的舆情报告,微博已经超过互联网论坛和博客,成为中国第二大信息来源,仅次于新闻媒体公开报道。

过去由主流意识形态和权威媒体垄断话语权的局面,彻底改变了。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出现,公开的新闻报道在信息来源首发方面的优势地位日渐削弱,微博日益成为信息主要来源。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统计了2011年上半年的网络热点事件消息来源,18.8%源于微博。

微薄最多140个字,言简意赅,传播极快,一按键即可发送和转发到任何有互联网的角落。

网络论坛、博客,特别是微博更新快,信息多,具有青年性、交互性、虚拟性、匿名性和非责任性等特点。一方面,它成为平民参与政治的渠道,在促进公民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方面功不可没,2011年发生的质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使用是否得当的事件和追究温州“7·23”高速火车撞车真相及责任的事件,就显示了网络的威力;另方面,网络恶搞、人肉搜索、炮轰打倒、传播不实之词等现象屡见不鲜,并且不时演化成话语暴政。网络民族主义和网络民粹主义结合在一起,引起广泛关注。

就最近这几年情况来看,著名的网络民粹事件之一,是2004年上半年的“富人原罪论”。这一年,互联网热炒私营企业主的“原罪”,引发激烈争议。原罪是指一些私营企业主“第一桶金”来路不明。互联网论坛给私营企业家的原罪画出了众生相:利用价格双轨制牟利的倒爷,倒卖农地的影子老板,强制拆迁的恶霸,上市圈钱坑害股民的财富枭雄,官媒勾结的黑心老板,黑白两道的刘涌式企业家,赖昌星式走私巨富……

这些问题无疑存在,但是否就应以此概括所有私营业主?另外,也应考虑到20世纪80年代初不利于民营经济的政策环境。

然而,就有人在网上发表文章说,应该彻底清算私营资本,再来一次“文革”,把国门一封,搞工作组,从20年前开始查,谁下海了,追出来,一笔一笔彻底查,没收他们的财产。

这一场争论,由于河北省在2004年出台一个不支持追溯原罪的文件“30条”和胡德平等人发表不赞成原罪说的文章而逐渐淡化,但仍然在当代经济史上划出了民粹主义仇恨富人的痕迹。

另一个著名的民粹事件是“炮打茅于轼”。

2006-2007年,经济学家茅于轼先后发表《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可能变富》、《关于民企原罪问题的对话》等文章,提出了“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观点,引发网上洪水般批判浪潮。评论家笑蜀撰文说,以穷人的名义炮打茅于轼成为时尚。一些匿名网民以“老不死”、“王八蛋”、“汉奸”、“精神病”、“老狗”等恶毒语言咒骂茅于轼,不堪入目,以至于一些支持茅于轼的人希望他不要看网上的评论,以免精神受刺激。

其实,茅于轼不但对穷人深富同情,而且身体力行。他顶着“非法集资”的罪名,与汤敏等人在山西创立小额扶贫贷款试点,支持贫穷农民改变命运,并在北京创办富平家政学校,培训贫穷的农村妇女增长技能,进城从事家政服务。像茅老这样坐而言、起而行的学者,实在不多。然而,愤青仍然狂啐唾沫,缘由何在?是否茅于轼袒护了富人中的贪赃枉法者,才导致如此恶意攻击?但茅于轼说:我在文章里所说的富人,不包括贪污盗窃、以权谋私、迫求不义之财的那些人,而是指诚实致富,特别是兴办企业致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

茅于轼说,现在为穷人说话的已经很多,然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经营环境十分凶险,不但遭受苛捐杂税的盘剥,还受到国企挤压和腐败官员榨取,稍有不慎就可能一败涂地,为他们争取公平公正的待遇是应当的。茅于轼这些话说得没有错。富人和穷人有同等权利,不能因为是富人就不能为他说话。经济学家陈志武也说,我们都应该像尊重穷人权利一样尊重富人的权利。试想一下,如果今天因为张三富有,就对他另眼相看,那么明天会不会因为李四是知识分子而把他打成臭老九?学者秦晖在一次演讲中说,茅先生的意思可能是觉得现在穷人富人面临的问题不同,富人(守法的富人)的财富合法性受到质疑,需要为之辩护,以免其权利受到侵害,而穷人主要面临的是社会保障的问题,因此需要人们为他们多办一点实事。

然而,尽管把这些道理都摆在桌面上,痛骂者依然痛骂。人们从中领教了民粹主义仇富的非理性的狂热。

“炮打茅于轼”的民粹运动一直延烧到2011年夏。财新网在5月27日发表了茅于轼批评毛泽东的文章《把毛泽东还原成人》,刺到老左派敏感神经。乌有之乡网站遂动员全国各地的左派力量组织“公诉团”,派代表上书各地人大和全国人大,要求追究茅于轼“诬蔑国家领袖”的刑事责任。老左派的粉丝和追随者还在各地召开一连串会议,“声讨茅于轼反对毛泽东思想的猖狂罪行”,誓言“谁反对毛主席,我们就打倒谁!”从乌有之乡网站发表的这些会议的照片来看,很容易使人想到“文革”中批斗会场面。这一场“28个省各界人士公诉茅于轼”的闹剧,把针对茅于轼的民粹主义运动推到了令人震惊的高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左派使用的手段,就是民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