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托马斯·莫德(第3/6页)

“请放心说。”

戴维犹豫不知该不该用你来称呼他。

“我要提醒你当初进公司时签下的合约上有几点。你记得保密条款吗?”

“当然记得。从在这儿工作开始,我就一直记在心里。”

可汗先生露出一抹微笑,接着继续说。

“这个条款规定你不能告诉任何人这家公司发生的任何事,包括尊夫人和你负责的作家。”

戴维点点头。

“好,”老板继续说,“一直到现在这一刻,这个条款对你我来说并不是真的那么重要。或许你一进办公室就问过自己刚刚那个人是谁。”

“那不在我的责任范围内。”戴维回答。

“别净说些太客套的话!我不是来这里听表面话的。你到底有没有问过自己他是谁?”

“有。我问过。”

戴维从没看过可汗先生这么激动。他在办公室向来以镇定著称。有人说,他即使遇到空难,飞机往下掉了,还能继续玩填字游戏。而且当然是拿着笔。

“好,那个人刚才在找是不是有隐藏式麦克风。我希望这件事能让你明白,我要对你说的事有多重要,不论如何,不论你怎么想,不管最后你怎么决定,这些事只能留在办公室里。”

“请放心。我口风很紧。”

“我就是想听到这种回答。听着,戴维,你搭飞机途中,我接到莱奥·巴埃拉打来的电话。”

戴维听了心惊胆跳。莱奥说了什么?打电话到出版社要做什么?

“他对我说,他遇到一个小小的瓶颈,幸好有你帮忙。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私人方面。他告诉我,你不只从派对带他回家,还帮他追回了女朋友。这是真的吗?”

戴维心想,莱奥为了帮他有点夸大状况,还添油加醋说了一些恐怖情节,从原本害羞的戴维把醉醺醺的莱奥塞进出租车、替他盖上他的外套,变成如何克服重重难关把他带离那里。他很开心莱奥和伊内斯重修旧好了。

“噢,”他说,“没错,我们是遇到点小小的不顺。”

“我很高兴有个遇到问题知道怎么化解的人。有这样有本领的人在身边实在叫人安心。我相信所有作家也是这么想,懂吗?我们得具备各种法宝。他们非常缺乏安全感,如果他们看到我们不堪一击,可能会失望透顶。有个能帮他们解决所有问题的人在身边感觉好多了。”

“大家都希望凡事顺利。任何协助都不嫌少。”

“没错,”可汗先生说,“所以我把你叫来这里,想要跟你谈谈……我再一次提醒你保密条款。”

“我知道,可汗先生,请放心。”

“很高兴听到你这么说。”

可汗先生停顿一下,戴维感觉有永恒那么久。

“戴维,我叫你来这里是要跟你谈谈托马斯·莫德。”

戴维一头雾水,不懂他们的谈话怎么突然转个弯。关托马斯·莫德什么事?他只希望听到老板说要升他的职,这样一来他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他只想和西尔维娅生个孩子。

“你知道,”他的老板继续说,“托马斯·莫德是个有点像隐士的作家,他不希望大众知道他的身份。我不否认出版社是靠他的书而有今天,这是事实。我们现在的确有很多有名气的作家,个个都是一流,可是这座马戏团的明星、吸引大家花钱买入场券的,的确是托马斯·莫德。”

“我知道。”戴维说。

“关于托马斯和这家出版社,有非常多传闻。有些是大众自己编的,有些是眼红的同业瞎掰的。让我先跟你说说过去。这样一切会比较简单。”

最后他要戴维坐在他桌前的一张扶手椅上,他自己则懒洋洋地坐在另一张宽大的黑色皮革扶手椅上。

“听着,可汗出版社诞生于大约十九年前,一共有三位股东。我们拿出一点钱,通过贷款创立这家出版社,刚开始叫作鹦鹉螺出版社。对,我知道这是个很吓人的名字,别说出来。”

戴维并未想要回答“嘴巴长在我身上”。

“我们出版了六本书,几乎没赚钱。我们是一家小出版社,新作家喜欢名声响亮的出版社。那真是烧钱、挨饿和两袖清风的日子。我们签下的作家没办法先领到酬劳,但是我们给他们很高的版税率作为回馈。短短几个月,我们就发现残酷的事实;如果我们不投下大笔资金做营销,或者作者没得到什么有名的奖项,很难得到曝光的机会。

“那是被迫学习的几年。我们学到很多,可是也留下许多伤疤。随着时间过去,那些作家不是慢慢遭人遗忘,就是被其他出版社网罗,在那里他们可以领到该有的报酬。请明白我不怪他们。对大家来说那是一段筚路蓝缕的时刻。在失败中挣扎三年过后,其他两位股东走了,我用低价从他们手里买进股份,因为它们当时根本一文不值,并不是因为我是谈判高手,至少在当时并不是。

“那时我还保有一丝希望,还想着下一本发行的书会得到空前成功。我和一位新手作家花三个多月一起耕耘他的小说,地点在我家;原本还得租办公室才能继续撑下去,可是后来也不需要了;总之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们雇用的两位秘书已经跳槽到其他公司。我们一起并肩作战三个月,完成的那刻,躺在我们手中的是一本非常棒的作品。”

“成功了吗?”戴维问。可汗先生安静半晌,视线飘向窗外,正在回忆和那位作家一起工作的几个月。

“我相信是成功了,”可汗先生回答,“你可能听过那本书。那是何塞·曼努埃尔·埃利斯的《茉莉花时刻》。”

戴维有些迷惑。他以为会是托马斯·莫德和《螺旋之谜》。他大概八年前读过《茉莉花时刻》。当然,那是本好书。“我不知道那是您出版的书。那是一本非常美丽的书。”

“没错。”可汗先生回答。他露出自豪的表情,送给自己一抹微笑。“那本书非常成功。但并不属于我。我是在这个成功来临的三年前出版它的。我没钱打广告,所以利用口耳相传和报纸评论的方式。书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却没反映在销售数字上。一年半过去了,卖不到两千本,作者于是要求收回版权。”

有那么一瞬间,戴维认不出眼前的人和十五分钟前召开会议的是同一个人。他的表情放松,原本像是断层的镂深皱纹变成了细小的纹路。他沉浸在回忆里,内心涌出思念之情,和曾经经历美好时光的温柔。

“何塞·曼努埃尔·埃利斯。没错,他是个伟大的作家。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是会通电话。他收回版权后,交由阿兰达出版社发行,并搭配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获得绝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