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九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第4/4页)

几天后,范雎上朝,对秦昭王说:“有个刚从山东来的客人叫蔡泽,这个人是个能言善辩的人,明了三王的事情,五霸的功业,世俗的变化,可以把秦国的政务委托给他。我见过的人很多,没有人比得上他,我也比不上他。我冒昧地向您报告。”秦昭王召见蔡泽,跟他交谈后,很喜欢他,任命他作客卿。应侯趁机托病请求归还相印。秦昭王硬是挽留应侯,应侯就借口病重。范雎免去了相位,秦昭王刚刚喜欢蔡泽的谋划,就任命他作秦国的宰相,向东收服了周朝。

蔡泽担任秦国的宰相几个月,有人厌恶他,他害怕被杀,就托病归还相印,被封为纲成君。在秦国居留十多年,奉事过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最后奉事秦始皇帝,替秦国出使到燕国,三年后燕国让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

太史公说:韩非子说“衣袖长的人善于舞蹈,钱财多的人善于买卖”,这话说得实在啊!范雎、蔡泽等世人所说的一切能言善辩的人,然而他们游说诸侯直到头发白了也没有碰上机会的,并不是计谋策略的笨拙和进行游说所作出的努力太少。等到两人旅居在秦国,就能相继取得卿相的职位,垂功名于天下的道理,本来就是因为强弱的形势不同。然而说客也有偶然碰到机会的,贤能的人有很多都像这两个人一样,却不能完全满足自己心意的,难道能说得完吗?但这两人如果不困苦危厄,又怎能激发起成事的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