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历史的脉络辛亥革命与百年宪政(第2/8页)

经过二十年代到现在,这么多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算了不起的人物,与任何政治家一样,他有缺点错误,但是他决定要改革开放,要实行市场经济。光是这样的决策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方向乃至共产主义运动的方向。改革开放以前三十年甚至六十年,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六十年的历史发展都被扭转了。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要接受《共产党宣言》的另一个基本观点,接受全球化的思想。

所以寻找思想脉络我想就是这样。我们要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是整个近代史的基本脉络。我们现在还没有完成这个历史任务,而十九世纪是传统文化在抵抗,二十世纪,除了传统文化的抵抗外,再加上一个苏联模式。所谓改革开放,就是摆脱列宁歪曲马克思的那一套建构起来的制度。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摆脱苏联的那种体制,走向一个适应全球化的新体制。我理解的历史脉络就是这样。说的不对请大家批评。

王:刚才袁老总结很清楚,近代史就是一部接受还是抗拒世界潮流的历史。袁老师评价了两个历史人物,慈禧太后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保守,做得还是不错的,当然邓小平比她做得更好。

说到开放,最近我读马勇老师的《中国大革命》,晚清时候中国的开放程度,完全不是过去教科书上看到的情况。我记得袁老师以前说过,胜利者总要在历史上刷一层自己的油漆,康有为、梁启超可能在晚清历史上刷了层油漆,国民党又刷了一层油漆,四九年以后共产党又刷了一层。现在我们隔了三层油漆,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幸好有这样的历史学家为我们一层层地剥掉,让我们看到历史的真迹。我非常想知道,晚清时候社会的百态全貌到底是怎样?和今天的社会相比,开放程度怎样?有请马老师。

马:刚才袁老师将近代史的大的脉络都说了,我个人觉得都能认同。这么多年来我在研究当中,觉得是个困惑,是我一直在做的一个问题。我今年在《安徽史学》上发了一篇专业文章,叫《重构晚清历史记忆》,就是重写晚清史。因为我觉得,至今天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晚清,我们所知道的近代史,其实从我们专业立场来讲,人名、时间,大致是真的以外,我们知道的与历史真相差距太大了。就是刚才主持人所说,一层层地被遮蔽了,被意识形态的东西影响、掩盖了。

这里当然有许多障碍,我不去分析这六十年来意识形态对近代史的遮蔽,主要想分析之前的两个。第一个是康有为、梁启超对近代史的表达,第二个是孙中山、国民党对近代史的表达。

康有为、梁启超为我们呈现的晚清史是什么呢?我们近代史的教材一直在讲,晚清的政治架构当中存在着两个实力人物,一个是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另一个是光绪皇帝为首的“帝党”、开明势力,因为它促成了1898年的改革。这点是康梁在一百年前,1898戊戌政变结束后,一直告诉我们的故事,有这么两个集团。这个肯定是假的了。我马上分析这个问题。讲到第二个遮蔽的时候,孙中山、国民党对第一个遮蔽是根本不认同的。等到1895年以后,孙中山和革命党起来了,他对康梁对晚清的表达根本不认同。我们现在看革命党和清政府,整个一丘之貉,不存在帝党后党,不存在什么改革和保守的。这样一来,我们讲两次晚清史的遮蔽,大概要从这个意义上讲。

要是按我们今天来讲,将这两层油漆抹掉,晚清是什么格局呢?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腐败、落后、不堪。其实晚清是经过一个很漫长的探索过程,曲折的道路。我个人这两年讲,我们用温情去回望我们的先人,就觉得中国人在近代真的不容易。1840年事件发生后,中国人经过二十年思考,到1860年,中国人找到了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但对西方中国人的学习又很有限,为什么?因为中国有很漫长的文化传统,因此1860年的学习只学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并不愿意在政治体制上向西方学。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政治架构,在十八世纪以前,确实应该是世界的中心。西方也认同,我们的文官制度、科举考试制度,在欧洲中世纪以后,法国的启蒙思想家认为是一种典范。所以中国人这方面不愿意进入变革。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它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他们向西方学习上来就是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当时中国人并不认同日本的选择,认为是没有文化才会这样。中国经过那么一种单一学西方的技术,富国强兵这点上,经过三十年时间,从1860年到1891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应该说有三十年的高增长。到1891年,中国北洋海军已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也有人说是第八),这三十年的发展应该很厉害。但这个发展是一种畸形的,因此经过1894年甲午战争,一下子就把这个戳穿了,这三十年增长没有用了。我这几年做甲午战争研究发现,基本上中国的军队没有打过。在朝鲜战场上,当时朝鲜半岛从南到北,我们的陆军都有布防,但日本到朝鲜一打,我们就全面崩溃,很快退到中国本土。三十年举国之力建的北洋海军,也就是在大东沽打了大概七个小时,就完全被围歼了,没有什么可打。军队这样,国家也就这样。幸好当时清政府像李鸿章、恭亲王及时阻止了,出局决定不打了。所以我们看到1895年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过去我们一直在讲,这几年我觉得我们近代史的研究,过去表达一直有问题的是,我们一直觉得是一个很悲情的。我们老是和别人打,但就不反省我们的问题在哪儿。我们的条约,也没有揭示它的本质在哪儿。《马关条约》给我们中国今天留下最深的印响是,把台湾割了,巨额赔款,花钱赎回辽东半岛。都是教材里面讲的。当然这几件事都非常大,但《马关条约》真正给中国的影响,是它的一条最重要的规定,日本臣民可以到中国自由办厂。在之前是不允许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是严格管制的。《马关条约》把这条作为一个条约提出,日本臣民的资本可以自由进入中国,日本臣民的这种在中国租界的贸易往来是实行优惠的税收。而之前西方列强与中国达成一个条约是利益均沾,现在我们看世贸就是这样,双边可以改成多边,利益共享。《马关条约》就达到了这种效果,《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就没有任何障碍地进入了中国。

所以我们看1895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快。因为到今天为止,我们其实还在管制经济,并没有让外国资本或中国资本自由地在这块土地上创业。《马关条约》当时就做了这一条。刚才袁老师讲,我们修铁路修得那么艰难,除了观念问题,还有就是没有资金,而1895年以后,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只用了很短时间,到1903年中国的铁路网络,南北干线,已经大致形成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民间资本也开始发育,到1903年,有个很重要的变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要求修铁路,清政府也改变了政策,允许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这个高盈利的行业。这种状况到1903年已经是很正常了。所以晚清的经济发展,用今天的话来讲,是完全国际化的,不像我们今天理解的外国列强老在欺负我们。外国资本和中国民间资本谁好谁坏这是很复杂的问题,在座很多民营企业家,我就不好意思说了。我在研究晚清的时候,有个很重要的心得,其实马克思的《资本论》分析得很明白:资本是没有阶级属性也没有国别属性的,资本就是资本,不存在民族资本和国际资本之别。这个到今天为止,我们都没有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