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梳理(八)(第4/5页)

韩冈也轻笑道,“难道子厚兄身边的元随不都是上过战场的?”

章惇可也是实际指挥过荆湖南路和广南西路战争的指挥官,他家里元随和家丁的情况,跟韩冈家也没有太大而差别。

“说笑了。”章惇说,“……玉昆你看从哪里抽调人比较合适?”

“省事点就是堂卫。”韩冈道。

“堂卫人数不足。”章惇直接就否定了。

两府还在皇城中时,同样得到上四军、天武军和皇城司的守卫,不过两府搬出皇城、设立都堂之后,外有神机营,内有堂卫。神机营不必说,各营各指挥轮调,而堂卫则是专门守卫都堂要地,尤其是堂库、架阁等处。他们身边到处都是机密,故而连出门都要受到监察,这样的人,当然不方便成为宰辅们的随身护卫。

“那就从神机营调人。”韩冈又道。

章惇依然摇头,“神机营的事情已经太多了。”

其他几位宰辅纷纷点头。

神机营不仅是三军标杆,也是新式火器的实验场,还是新式兵制的试行地,又是掌握在都堂手中、用以震慑宵小的神兵利器,同时还负有护卫京师,守卫皇城,保护都堂的责任。为了得到更多的历练,遇到战事,第一个出马的就是神机营。去云南灭大理,去西域攻黑汗,去江东伏魔教,现在又有三分之一去了河北河东,每一次都是作为刀刃顶在最前线,再给神机营身上加担子,神机营的职责就太多太乱,影响到其本职工作。

“既然如此……”韩冈沉吟了一下,道,“与其多方抽调,事归多门,不如新设一衙门来统管此事来得稳妥。”他扫了一圈左右同僚,之前提议堂卫和神机营,只是打了一个掩护,现在才是他真正的想法,“想来要人护卫,日后是要长年累月做下去的,最好现在就把制度定下来,日后就能省掉许多事。就如班直。”

韩冈最后一句,把话给挑明了。班直是天子护卫,都堂要是也弄一帮班直出来,意味就更加明显了。

不过在场的几位,没有哪个对此还会感到犹豫。

章惇道:“那就另设一营,专一卫护中枢。诸位意下如何?”

全票通过。这是不需要争论的。

“叫什么名号?”吕嘉问问道。

韩冈道,“简单点,低调点,不要让人联想起班直就是了。”

韩冈倒是有一肚子的名号,中央警备局,八三四一部队什么的,只是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窜用了。

“都堂护卫?”曾孝宽说。

吕嘉问摇头,“这是担心旁人连想不到宿卫天子的班直?”

韩冈笑道,“简称就是堂卫了。”

曾孝宽皱眉点头,“是不宜与护卫有关。”

“那就消灾防火。”韩冈半开玩笑地提议。

“潜火局?”曾孝宽道。

京师屋舍鳞次栉比,极易造成火灾。为了防备灾情,各处厢坊都布置了潜火铺,每一处潜火铺,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三丈多高的望楼,每夜都有铺兵在往楼上站岗放哨,以便能够及早发现起火点,如果起火,在望楼上通过火炬和号角声,来通知火情的位置,指挥灭火工作。

故而潜火二字,就是这个时代的消防。

不过这个提议并不那么让人合意,吕嘉问反问,“潜火铺兵跟着宰相,这也太有意思了。”

章惇轻咳了一声,打断了已经扯远的,“名号小事,让下面去想吧,现在就不浪费时间了。”

首相发话,自然没有二话。

“经过方才的议论,今日之事,有几件可以确定了。”

章惇开始总结,宰辅静声聆听。

“第一,此案必须穷究到底。此事就交由开封府查办,限期七天内查明。”章惇问韩冈,“玉昆,黄裳那边给他七天够了吧?”

“足够了。”韩冈道。

都堂不是要真相,而是要“真相”,七天时间,只要把枪支的下落找出来,一般来说是足够了。

章惇又道,“具体怎么向开封士民公开此案案情,就拜托玉昆你指点开封府了。”

韩冈点头,“放心。”

“行人司会听命于开封府,全力侦破此案。”章惇出了个难题之后,随手给了一个奖赏。

“有他们就更好了。”韩冈依然点头。

“第二,即日起,议政以上官都要加强警卫,包括随行和府邸,暂时先借用神机营的兵马,等新衙门设立完成,就再交给他们。邃明兄,此事就拜托于你了。”

张璪之前最为关心自己的安危,几至于失态,章惇将设立新司来卫护宰辅、议政的工作交给了他,轻易地就安抚了张璪。

张璪很乐意地点头,“此事事关重大,璪不敢辞,当勉为其难。”

“第三,要及时安抚学生。他们虽然造成今日之事的祸根,但毕竟是国子监的学生,亲眼看见同学被打死,心中必然有所触动。今夜肯定有许多人心思混乱,更少不了勾引他们做出头鸟的贼人。不能让他们继续被贼人蒙骗了,反认为是都堂把人打死的。”

“相公说的是。”张璪捋须点头,国子监的学生再怎么样都是年轻人,一时兴起参与了反逆之事,只要能将其中的祸首抓起来,其他人也没必要穷究罪名。

“不过。”章惇道,“既然都是旷课前来广场喧哗,则不可不加以惩处,否则如何让那些认真读书的学生心服口服?”

“按照监规来?”吕嘉问问。

“以我之见,不宜过重,最好不要除名。但必要的惩罚不能没有,不如内舍、上舍的皆降一等,外舍一年内不可升等。剩下的就按照监规处置。”

张璪是不会提他的孙子就在国子监中读书的事,正想往上舍去。

“此议上佳。”听完张璪的提议,章惇立刻表示赞同,好像根本不知道张璪的孙子正要设法进上舍。尽管在他的书房中,有关其他宰辅家中的子弟,都有专属的记录本。

“玉昆,这算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了吧?”章惇冲韩冈开了一个玩笑,见韩冈和其他人没有反对张璪的意见,就又道:“具体文字,就让舍人院草拟,等弄好后诸位签个名,最好今天就能发出去。”

韩冈点头,“等写好后,及时送来,我安排上明天的快报。”

“最好。”章惇道。

广场上的那一枪,在今天结束之前,多半就能传遍京师了,都堂的处理意见当然要及早公布,以此安抚人心。

曾孝宽忽然问道,“太后那边该怎么说?”

如果只是一桩简单的枪击案,甚至不够资格通报到太后耳边,即使是有人在都堂外面开枪——也就是单纯的今天这桩事,也在可说可不说之间。但如果要穷究此案,彻查后台,就必须通报给太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