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金钱卦(第4/4页)

[3]明代北京风俗,腊月二十四为祭灶日,而不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腊月二十三;二十五日一早接玉皇。

[4]杨继宗,字承芳,山西阳城人,天顺元年(1457年)进士,后官至云南巡抚,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明史》卷一五九有传。

[5]杨继宗,字承芳,山西阳城人,天顺元年(1457年)进士,后官至云南巡抚,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明史》卷一五九有传。

[6]癸酉科指景泰四年(1453年)乡试。

[7]袁彬,字文质,江西新昌人,早年任锦衣校尉,后官至前军都督佥事。《明史》卷一六七有传。

[8]正统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

[9]景泰元年,即公元1450年。

[10]靖难,指明初燕王朱棣为反叛建文帝发动的战争,最终建文帝被推翻,朱棣即皇帝位,年号永乐。

[11]明初北京只有内城而无外城,内城九门,分别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多依元大都原来城门复建,因此百姓仍喜欢用元大都城门之名称呼。

[12]总甲和铺头,是明代基层职役。北京居民按地域分为坊,每坊下隶排、铺若干,管理一铺的职役名铺头,数铺立一总甲管辖。

[13]诗句见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14]会同馆,是明朝接待四夷的招待所。

[15]未正指下午二时,起更则是晚上八时。

[16]正统四年,即公元1439年。

[17]闹嚷嚷,当时过年,特别是正月十五时女孩插在头上的一种装饰,一般用乌金纸制作,呈彩蝶、昆虫等形状。

[18]齐化门,即朝阳门。

[19]多咱,北京方言,意为什么时候,何时。

[20]中元,指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十朝,指十月初一,也是旧时上坟烧纸的日子。

[21]景泰二年,即公元1451年。

[22]明代北京由两县分管,东半归大兴县,西半归宛平县,两县的县衙都在北京城里。

[23]北安门,即后来的地安门,是明代皇城的北门。

[24]宛平县衙的布局,见于(明)沈榜《宛署杂记》卷二。

[25]景泰元年,即公元1450年。

[26]仝寅,字景明,明代著名的占卜者,精于《易》卦,《明史》卷二九九有传。

[27]景泰四年,即公元1453年。

[28]李惜儿及其兄李安,以及在宫中建“花房”等事,均见《明英宗实录》,并见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王世贞《凤洲杂编》等书。

[29]隅中,指巳时,即上午9时至11时。

[30]石亨,陕西渭南人,明代著名将领,官至都督、太子太师,封忠国公。《明史》卷一七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