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3/3页)

“这是他留下来的线索,没错。想必他一直在练习——看看自己是否能射中某一本书并让飞镖钉在上面。”

“现在,”麦特说,“我已经完成我为警方所做的第一项任务,你能不能告诉我。适才我的发现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里又冒出一本有飞镖孔的书?”

“情况很明显,我自己早该发现到的。假设有人陷害哈斯佛,换句话说,有人故意让你看到那件黄袍——好,那表示飞镖也是个圈套,是凶手把它塞进哈斯佛的档案里;不过也可能是哈里根真的射出这支飞镖所留下的讯息。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在印度宗师的档案上发现第二个孔,那就表示哈里根确实把飞镖射在那份档案上,这表示印度宗师可能涉案,但萨斯默却将飞镖拔起来,并塞进哈斯佛的档案里。”

“你认为哈斯佛是遭人陷害的?”

“你又问了更多问题。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他要不是被人陷害,就是有罪。不相干的人穿上那件黄袍实在说不通。除非他是哈斯佛本人或是想假扮他。飞镖的事情也一样。”

“可是哈斯佛的不在场证明——”

“好吧。一百零八个人在光明之殿看到一个身穿黄袍的人。你在这儿看到一个黄袍男子。到底谁看到了哈斯佛?谁曾经见到哈斯佛?大家看到的都是黄袍和大胡子。”

“我们甚至连大胡子也没看到。”

“什么?你看到的是一个胡子刮干净的灵体在徘徊?”

“我不知道。那个人的脸并没有对着窗户,而且头巾遮住了脸……我们只看见袍子。”

“原来如此。我不知道这是否对破案有帮助,还是让案情更复杂……你知道,邓肯,光明之殿那个不在场证明看似容易拆穿,但却比我见过的其他不在场证明更难戳破。一百零八位信徒都将会以《约瑟福音》发誓,表示他们当天下午见过哈斯佛。就算实际上看到的是哈斯佛的装扮,他们也会努力证明见过哈斯佛。要是我能知道哈斯佛的庐山真面目就好了……”

“假如你逮捕那个家伙,你就可以脱光他的衣服或任意处置他。”

“我们能吗?别把警方的权力想得这么大。他很快就会找律师,那我们就永远别想问他口供……你没办法帮我这个忙了吧,邓肯?”

“我,为什么?”

马歇尔从书桌上拿起一张打字稿。

“你看过这个东西吗?”

麦特瞄了一眼。说:“没有,这一定是他那天下午写的。”

“你念一下。”

麦特开口念道:

哈斯佛这个骗子的真实身份,以及在背后操控他的那股力量依然成谜。他那些强烈偏差的教义和一般宗教及所有的自由哲学唱反调——因为哈斯佛的偏执远超马丁·戴斯【注:Martin Dies,1901—1972,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发起人及第一任主席,专门进行反共活动。】及寇夫林神父【注:Charles Edward Coughlin,1891—1979,美国天主教“电台司铎”,1930年代,他在广播史上最早拥有一批透过电台做弥撒的虔诚听众。】——显示他的活动可能具有政治目的。

“哈斯佛实在是个非常优秀的表演者。令人不禁怀疑他只是因为唱作俱佳而受雇于人,其实幕后另有真正的光明之子在指使他。我本人对光明之子真实身份的臆测实在相当令人惊讶,而且,我必须很遗憾地承认,其实我并没有实际的证据支持这项臆测,因此我尚未对他人提及我的猜测。

“他有某些想法,”马歇尔说,“而你是他的机要助理。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他今天想到的。今天下午他做了些神秘记号——天啊!我想起来了。他说过,他有一些还没让我看过的秘密笔记。”

“那我们还等什么?”

马歇尔严厉地指着堆满文件的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