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6页)

1944年,一名美军中士与成千上万的美国大兵一起从奥马哈海滩撤退,一直行进到诺曼底腹地。他在圣洛附近与部队走散,进入了德军狙击手的视线。他还算幸运,敌人的子弹只是擦伤了他的上臂。这位二十三岁的美军战士设法爬到了附近的一座农房,那家人帮他清理了伤口并让他留下来避难。农户家有个十六岁的女儿,当她把冷敷料小心翼翼地放到他的伤口上时,他看着她的眼睛,心里知道,姑娘比德军子弹更重地击中了他。

一年后,他从柏林返回诺曼底,向她求婚。在一名美军牧师的主持下,他在她父亲的果园里娶了她。后来,因为法国没有在果园里举行婚礼的传统,当地的一位天主教牧师在村子的教堂里为他们重新举办了婚礼。之后,他带着新娘回到了美国的弗吉尼亚州。

二十年后,他已经是夏洛特维尔县中学的副校长。他的妻子则因为孩子们不在身边,要求在他的学校教法语。约瑟芬·布拉迪夫人漂亮迷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国人,她的课程很快就吸引了许多学生。

1965年秋天,她的新生班级来了一个新同学,名叫杰森·蒙克。这个男孩有一头蓬乱的金发,样子很害羞,笑容很迷人。不到一年后,她便承认,从来没有听到过一个外国人的法语能够说得像他那样好。这是天赋,不是后天习得的。他就有这种天赋,不但精通语法,而且发音也很完美。

在中学的最后一年里,他常常去她家,和她一起阅读马尔罗、普鲁斯特、纪德和萨特的作品(当时萨特的作品充满了性爱的内容),但他们最喜爱的还是更早期的浪漫诗人:兰波、马拉美、魏尔伦和维尼。事情并不在预料之中,但还是发生了,也许应该责怪那些浪漫诗人。他们并不在乎彼此之间的年龄差距,有过一段短暂的风流韵事。

十八岁的时候,杰森·蒙克已经能做两件他那个年龄的南弗吉尼亚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说法语和做爱,而且两样他都很拿手。那年,他参军了。

1968年,越南战争如火如荼,许多美国年轻人都想尽办法不去越南打仗。那些自愿签署三年兵役合同的人很受欢迎。

蒙克参加了基础的军训并填写了简历。在“外语”一栏,他填上了“法语”。军营的副官把他召去了办公室。

“你真的会说法语吗?”副官问他,蒙克作了解释。副官打电话到夏洛特维尔中学,与学校的秘书通了话,秘书找到布拉迪夫人,然后她回了电话。这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蒙克随后又被召唤过去,这一次的召见,有一名美军情报部队的少校在场。

除了越南语,在越南这个前法国殖民地国家,上年纪的人大都会讲法语。蒙克坐飞机去了西贡。他一共去了两次,中间回美国待了一段时间。

他退役那天,指挥官命令他到办公室报到。那里有两个平民在场,上校军官则离开了。

“请,中士,请坐。”两个人中年纪较长、较和蔼的一位对他说完,开始把玩一只石楠烟斗,另一位长相严肃的人开始用法语说话。蒙克也用同样的语言回答。这样的交流持续了十分钟时间,随后,讲法语的人面露微笑,转向他的同事。

“他很棒,凯里,真的很棒。”说完他也离开了。

“那么,你认为越南怎么样?”留下来的那个人问道。他四十岁左右,脸上长着皱纹,神情愉快。那是1971年。

“那是纸牌搭成的房子,先生,”蒙克说,“正在倒塌。再过两年时间,我们就不得不从那里撤走了。”

凯里似乎表示同意,他点了好几次头。

“你说得对,但不要告诉军方。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我还没拿定主意,先生。”

“嗯,我不能替你拿主意。但你有才能,我自己都没有你这样的才能。刚才出去的那个人是我的一位朋友,他和你我一样都是美国人,可他是在法国长大的,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如果他说你棒,那我就满意了。那么,你为什么不继续深造呢?”

“您的意思是上大学?”

“是的,《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可以承担你的大部分学费,山姆大叔认为你应该得到资助。抓住这个机遇吧。”

在当兵的那些年月里,蒙克已经把大部分积蓄寄给了母亲,以帮助抚养家里的其他孩子。

“即使有《退伍军人权利法案》的资助,还是需要一千美元的现金。”他说。

凯里耸耸肩。“如果你愿意主修俄语,我认为,一千美元是能筹到的。”

“如果我愿意呢?”

“那就给我打电话。我的工作单位应该能为你解决一些事情。”

“这可要花四年时间呢,先生。”

“哦,在我工作的地方,人们有的是耐心。”

“先生,你是怎么知道我的?”

“在越南的时候,我们的‘凤凰计划’小组发现了你和你的功绩。你对付越共很有一套,他们喜欢你。”

“是兰利对吧,先生?你是中情局的。”

“嗯,我不是大领导,只是一个小人物而已。”

实际上,凯里·乔丹并非小人物,他后来晋升为中情局(行动)副局长,主管整个间谍活动部门。

蒙克接受了这个建议,又回到夏洛特维尔,在弗吉尼亚大学入学了。他又与布拉迪夫人一起喝茶,但仅仅是作为朋友。他进入斯拉夫语系,专修俄语。他的导师,一个俄罗斯人,认为他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双语”程度。1975年,他二十五岁,从大学毕了业。第二年过完生日,他就加入了中情局。在被称为“农场”的皮尔利驻地受过基本训练后,他被分配到了位于兰利的中情局总部,接着到纽约,后来又回到兰利。

过了五年,在完成了许许多多课程之后,他才第一次被派往国外任职,他去的,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在7月16日这个晴朗的清晨,皇家海军陆战队梅多斯下士正在履行他的职责。他用扣锁把国旗加固了的那一条边与升旗绳扣住,把旗帜升到了旗杆顶部。米字旗在晨曦中迎风飘扬,似乎在告诉全世界,谁才是旗帜之下这片领地的主人。

俄国十月革命前夕,英国政府从一个糖业大亨手里买下索菲亚码头边的这座漂亮的大厦,并把它改建成了使馆。此后,使馆历经风雨,始终屹立在那里。

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居住在克里姆林宫的国家寓所内,他每天早上起床后拉开窗帘,会看到河对岸迎风招展的英国国旗,感到很不高兴。他多次施压要求英国把使馆迁走,但遭到了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