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 明之卷五 病房里的回忆 ](第4/4页)

“想必两人当时一定压力很大吧?”

“嗯。当时不仅他们两个人,我们全家人都绷紧了神经,一直到宝文和宝武这对孩子出生时,我们才松了一口气。当初姐姐和姐夫打算在美国拓展业务,因此宝文和宝武是在美国出生的,最初的几年也在美国生长,但是后来,姐夫因积劳成疾去世,在美国的业务也因此而中止,姐姐不得不带着两个儿子回来住了。姐姐真的在两个儿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她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继承周家的产业,从小就让他们接受英才式的教育,甚至还专门盖了一栋塔楼来优化他们的学习环境。宝文和宝武从懂事以来,就根本没有去过学校,他们的家教都是从大学请来的著名学者,现在他们才十五岁,但已经修完了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的大学课程。姐姐打算在他们成年后便送往欧洲进修。”

“实在是了不起。”段一由衷地感叹道,但他所说的“了不起”不是指周宝文、周宝武这两个已经满腹经纶的少年,而是指奉献出一生的柳文慧。

“毫不过分地说,宝文和宝武就是整个周家的未来。姐姐把他们二人的作息时间表弄得严丝合缝,何时起床、何时学习、何时运动都一清二楚,而且,在学习时间,是不许任何人打扰那栋塔楼的。如果是在一般人家,这种做法有点太过了,但在周家却再正常不过,这两个孩子对周家至关重要。”

“富二代的生活也不见得都是轻松荒诞的……”段一唏嘘道。

“对于他们两兄弟来说简直是残忍啊。”柳文秀牙咬了咬下嘴唇,“从很小的时候就几乎不堪重负—我记得,姐姐当时为他们安排的时间是,白天锻炼三次,分别是早上、中午和下午,每次半小时,除此之外,几乎完全是学习时间,晚上虽然可以回别墅与我们在一起,但常常要听姐姐的训话,如果白天的课程没学透,还要加班加点。为了能给这种紧锣密鼓的作息时间及时补充能量,姐姐特意给他们斟酌了三餐,营养充分又搭配合理,简直事无巨细啊……现在想想,这简直是折磨人呐。”

“对于小孩子来说,这种压力确实太大了。不说学习的时间,单是锻炼的时间都太多了……每天一个半小时。”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过于紧张的学习影响身体发育,当时姐姐也考虑到了强度过大的问题,于是有很长一段时间给孩子们增加了饮食。但我当时认为,这简直就是在揠苗助长,你也知道,有时候过于严密的教学方式其实并不能保证有较好的质量。前来辅导他们的家教也一度抱怨过,不知是宝文还是宝武……反正他们两人中有一人,常常听不懂,家教第二天只得再教一次。好歹,这种情况持续到他们年纪较大点的时候,就不存在了,现在两个人真的是成才了,非常优秀。

“这就是我们周家的媳妇,把希望寄托在丈夫或儿子身上,始终是活在男人的阴影之下啊……”柳文秀长叹一声,脸部扬起,面无血色的面颊干巴巴的,显现出一股病态。“我在生女儿时,因为低血糖,一度晕厥,当时,在朦胧中,我隐隐约约地听到公公在病房外对彬轩说,如果女人和孩子只能救一个,以孩子为优先。”

段一怔住了—他无法想象一个心智健全的老人会说出这样冷血的话。在这瞬间,他忽然间感到了这个家庭的荒唐—这只是一个以血缘的名义凝结在一起的没有人性的利益共同体而已。

“你和柳文慧的娘家在哪里?他们对这些事怎么看?”段一问。

“我们俩的娘家以前就在镇上,但大约一年前,小镇里发生了一次洪涝灾害,爸妈的房子被冲垮了,那时候爸妈也……”柳文秀没有继续说下去。

“对不起。”

“没关系的。”柳文秀笑了笑,“爸妈的观点都是‘嫁出去的孩子泼出去的水’,所以对我们的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甚至连他们自己都觉得生孩子是应该的。”

段一不禁感到一阵眩晕,他这才发现,他对乡镇的生活和民俗习惯一点也不了解,只听到柳文秀的片言只语,他都觉得匪夷所思。

“哦—对不起,我好像说太多了。”柳文秀将自己的抱怨一股脑说完后,才忽然意识到她对一个外人说了太多不该说的话。

段一抱以同情的笑容。

“这些事……麻烦你不要告诉我的丈夫和其他家人。”柳文秀战战兢兢地恳求道。

“好的。”段一点了点头。

“那个……”柳文秀眼神慌乱地向四周看了看,“时间已经不早了,我想我要出去给女儿买点吃的了。”她站起身,向段一点了一下头,随即向走廊外走去。

段一看着她的背影,顿时感到心情错综复杂。

在她的背影即将消失的那一刻,柳文秀忽然又转过身来,说道:“段先生,你知道吗?有时候,我真的想死。”说完,柳文秀离开了段一的视线。

段一愣住了。

可怜的女人,虽然嫁给了一个无论事业还是仪表都一等一的男人,但她却不得不永远沦为附庸,她此后的生活,也永远不会为自己而活。

不仅是柳文秀,柳文慧、周隽丽她们也一样,在这个父系家族里,她们永远不会抬起头来。这样说来,早早结束自己生命的周紫英甚至可以说是幸福的。

段一叹了一口气,他忽然感觉自己很累。于是他闭上双眼,打算闭目养神一小会儿。

但周隽丽和周紫英这对双胞胎娇小柔弱的身影却在脑中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