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佛塔地宫(第4/9页)

“怎么样?”齐佳小声问我。

我摇摇头道:“看不出来,如果这些都是仿品,那也仿得太真了。”

“要不还是砸开吧,‘乒乒乓乓’一阵,管他是金玉之声还是断之无孔呢。”老贾挥舞着手里的铲子说道。

“等下。”老贾的话提醒了我,御用金砖号称有二十几道工序,技艺繁复,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就算仿造者本领再大,也不可能完全复制。而金砖之所以叫金砖,就是因为其铿锵的金玉之声。

我一下子想起来,当初和陆素心第一次见面时,我就用了一招“金玉悬丝,听音辨玉”。声音是眼前这个环境里最好的鉴定方法,我怎么就给忽略了!

我把想法一说,老贾问我拿什么敲,铲子吗?

我摇头说不行,这玩意儿太笨重,这个听的是巧音,而不是笨音。

一摸胸口,脖子上挂着的是陆素心刚才给我的玉片。我喜道:“就是它了。”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我让他们两人把手电给关上,顿时整个地窖里漆黑一片,连一丝光线都没有了。两人大概是怕影响到我,连气都不敢喘了。一时间四周万籁俱静,仿佛我正处于一个无声的宇宙空间里。

我准备好之后,把玉片轻轻地往地上一抛,顿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我停顿了一会儿,又摸索着捡起玉片抛向另一边,要知道这玉片也是古物,又是陆素心如此珍惜的东西,每次抛出去我都很心痛,但这也是无奈中的选择。

抛到第四下,突然一个清脆的音符如同子弹般在周围弹跳起来,我大叫一声:“找到了,快开手电!”

手电一亮,我看到那块玉片正躺在一块金砖上。

“你确定?”老贾问。

我点点头,捡起玉片挂在脖子上说:“这块发出的声音和前面三块的完全不同,应该不会错了。”

确定了金砖之后,我和老贾就着手砸旁边的一块砖,砸了十几分钟,浑身都累得湿透了,才把那金砖砸开。

老贾蹲下来拿起碎砖块一看,笑了:“这是赝品,你看里面有孔。”

我笑了笑,发现砸开的砖下面居然是石块,吓了一跳,赶紧招呼老贾来一起帮忙把那块真金砖给撬开。这金砖重有二十余斤,据说铺设金砖的时候也很讲究,要好几道工序,必须做到严丝合缝,最后在墁好的金砖上浸以生桐油才算完工,一个瓦工和两个壮工一组每天也只能墁五块。

撬开之后,居然和刚才的钢板一样,底下露出一个大洞,用手电照了照,是条斜着向下的石道,在洞口表面的石头上还刻着一连串的梵文。

“地宫?”我和老贾对视了一眼。

费尽周折之后,地宫的入口终于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我们都惊喜万分,老贾高兴得差点蹦了起来。突然,我余光里瞥到了齐佳,她在兴奋之余,脸上分明闪过一丝几近癫狂的贪婪之色,就好像一个饿极了的人突然看到了肉一样。

但那个神色只有一瞬,因为她发现了我在注意她,于是马上收敛起了表情,冲老贾道:“贾大哥,你先请吧。”

“不不不。”老贾做了个“请”的动作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所以女士优先。”

我看看表已经是半夜了,这地底下待得让人实在瘆得慌,就催促他们别啰唆了赶紧进去,速战速决。齐佳看看我没说话,一马当先地钻了进去,我和老贾也立刻鱼贯而入。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这个洞连接着的是一条几米长的甬道,甬道里能看到散落着一些法器,大都已经残破不堪。

穿过了甬道,眼前忽然间就开朗了。

说是豁然开朗,其实也就是一个低矮的二十几平方米的石室,只是比起之前太过压抑的地窖,这已经算别有洞天了,更何况还是在地下深处。我估计了一下,这里离地面恐怕已有七八米了,以佛塔的高度来计算,应该差不多。

“这里就是……曾经名震天下的琉璃塔地宫?”老贾用手电照了照后喃喃道,语气中似乎有些失落。

其实也怪不得老贾,我也是如此,本以为这地宫一定让人大开眼界,谁知道不过是间普普通通的石室。这间石室大概呈正方形,中间有四根方形的石柱用以支撑,这些石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我们的视线。石柱上刻着一些经文,有汉字的也有梵语的,只是我也无心研究这些东西。

正对入口的石壁上,刻有一幅浮雕,虽然年代久远且深埋地下,但这浮雕还是精良无比、栩栩如生。

浮雕是一尊佛像,佛像内秘菩萨行,外现沙门形,左手持宝珠右手执锡杖,端坐于莲华之上。

我看了一会儿叫道:“这是地藏菩萨啊!”

老贾也认了出来,因为这是地藏菩萨流传最广的形象,最初记载于《十轮经》中,而后世的庙宇多以此形象展现。

“没想到这琉璃佛塔的地宫里居然供着地藏菩萨的像。”老贾说完冲着佛像连连合十敬拜。

我也拜了拜,然后说:“其实也不奇怪,这大报恩寺是永乐皇帝朱棣为了纪念他生母造的,而佛典里记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几度把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救出来,所以他象征的就是‘大孝’的德业。再者,这地宫深埋地下,而地藏菩萨又曾发愿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所以这里供着地藏菩萨也合情合理。”

老贾点点头道:“是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此等功德,大慈大悲啊。”

我从余光里看到他脸上的五味杂陈,突然想,这个老贾到底是什么身份,在苏正手下算是什么,又有什么经历?看他这番感慨,倒不像是装的。

“齐小姐呢?”老贾突然回头看了看,问我。

我一愣,确实从刚才开始就没注意她了。四下看了看,发现另一边有手电的亮光。

赶紧跑过去一看,发现石室左侧的角落里摆着七八个箱子,都是民国风格的铁皮箱,应该是没有上锁并且贴了封条的,我隐约看到封条上写着几个字“青山……封”,应该是写了我爷爷的名字。

此刻已经有两个箱子被打开了,封条因为日久年深而早就风化了,一碰就碎。打开的这两个箱子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很多东西,有的是直接装在里面的器皿,有的是用锦盒装起来的。看来这就是地宫里的宝藏了。

和电影里那种遍地金银珠宝的宝藏不一样,这份宝藏继承了古董的特性,低调而沉重。如果不说,谁都不会注意到这些个箱子居然会价值连城。

“这……这难不成是汝窑?”老贾拿起第一个箱子里的一个锦盒,看到里面的东西时,突然失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