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佛塔地宫(第3/9页)

齐佳愤愤地踢了几脚纹丝不动的墙壁道:“什么宝藏,什么地宫,我看这就是你们胡家的一个避难所。这么开玩笑有意思吗?胡大少爷!”

我瞪了她一眼,没理她,继续寻找线索。

“还找什么找,屁大点地方。”她穿着皮鞋的脚狠狠踩了几下地面,“连地都是实心的。”

被她这么一说,以及皮鞋发出的声音,我忽然发现,这地窖的地面不是像上面那样的泥地,而是实心的。但踩上去并不是很硬,反而有种扎实平坦的感觉。刚开始我没在意,现在特意蹲下来用手摸了摸,一摸就发现了不对劲,这和四周墙壁及天顶不一样,不是混凝土浇筑的,而是砖砌结构。

“把手电给我。”我对离我最近的齐佳道。

“干吗?”她起先还不太乐意,但还是递给了我。接过手电,我照了照地面,叫道:“这是砖头,不是混凝土。”

我一说,老贾也蹲下来照着地面。

“咦,这砖不简单啊。”

齐佳不懂古物,问怎么不简单了。

老贾说:“你看这砖,表面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的时候会有金石之声。我要是没猜错,这砖应该是一尺七见方的御窑金砖。”

“金砖?这不是石头的吗?”齐佳疑惑地问。

老贾笑道:“老妹,你说的那个金砖可不是这个金砖啊。此砖因为质地、工艺、品相都达到一流,敲击铿然有声,这才被称为金砖的。另外还有个原因就是,这砖是以前皇帝专用的贡砖。”

“贡砖?”

我悠悠道:“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陆慕砖窑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由于质量优良,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为窑场赐名‘御窑’。”

老贾哈哈一笑:“看,还是我兄弟见识广。”

我却在纳闷,这个防空洞四面混凝土,怎么地面就铺了过去帝王专用的贡砖呢?金砖是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而且还是紫禁城专用的。据说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里的金砖是康熙年间铺设的,已经数百年了,依然光亮如新。

老贾还在和齐佳解释金砖有多贵重,制造起来多繁琐,年产量极低等等。我则仔细地去检查地面上的金砖,因为御窑金砖是贡品,所以砖上一般都会印有帝王年号和苏州府督造的印章。

我找了半天,忽然在金砖的下方一角找到了一行字,抹掉灰尘才能看清:永乐十年,工部督造。后面还跟了一个小小的“乙”字。

我马上又去看其他的金砖,发现每一块的同一个角落上,都有这么一行字。

永乐十年?那不正是大报恩寺重修的那年吗?据史料记载,大报恩寺是按照皇宫的规格来建造的,难道大报恩寺也用金砖?这砖是当年大报恩寺遗留下来的?

老贾和齐佳发现了我的举动,我便告诉了他们。老贾看了半天,说:“这个‘工部督造’还可以理解,但是后面这个‘乙’是什么意思?”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用于辨识的记号?毕竟古代都是用甲乙丙丁的。”我说着,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等等,那第三把钥匙上的字母不是Z嘛,我一直以为是表示深度,但有没有可能,那是个‘乙’字?”

“‘乙’字?”

“你们想啊,乙和Z 写起来差不多,Z用摩斯密码表达起来更方便。”

齐佳兴奋地叫道:“这么说来,如果Z是乙的话,不就是指这些金砖吗?”

老贾“啧”了一声,说:“那后面的数字又是什么意思?”

我问道:“你们还记得Z后面跟的是什么数字吗?”

“记得啊,4080嘛。”齐佳迫不及待地说。

“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玩过新华词典?”

“新华词典?”两人一愣,表情却不同:齐佳是一脸茫然,老贾则是一脸疑惑。

“新华词典里,有个东西叫四角号码。”

“你是说……”老贾指着我惊讶道。

我得意地一笑:“四角号码这个东西虽然没有摩斯密码这么高级,但记得的人却不多,恰巧我知道。”

所谓四角号码,就是汉字词典里常用的检字方法之一,不过事实上很少会有人去用。它是根据汉字的笔画笔形,用数字来表示,四个角上的数字连起来就是一个汉字。小时候没怎么读书,老石头就逼着我写字读书,然后我磨洋工的时候就整天翻新华词典,没想到居然这时候用上了。

“那这个4080 对应的是什么字?”老贾问。

我竖起一根手指道:“真!”

整个地窖,一共二十二块金砖,但是从第三把钥匙遗留下的信息来推断,这些金砖里只有一块是真的。胡青山留下的这一道考验就是从这些金砖里找出那块真的,就是鉴真。

这可不是个省力的活儿,鉴定本就是件看“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像现在这种情况,在离地四五米的狭小地窖里,所有光线都只靠两个手电筒,空气又浊又闷,谁能静得下心来鉴定?而且还是这么二十几块铺在地上的巨大金砖。

齐佳自然是派不上用场了,我只能和老贾商量。

“要不我们用铲子一块块砸开?”老贾道,“不是说御窑金砖有‘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美誉嘛,我们砸开,看看断裂面就能分辨出来了,真正的御窑金砖不是说仿就能仿的。”

我摇摇头道:“不可能,第一,我没带大锤子,光凭一把铲子,砸开两块估计就彻底卷曲了;第二,金砖本身就质地坚硬,其他地方烧窑用的是陶土,而御窑用的则是黏土,这种土号称‘黏而不散,散而不沙’,烧出来的砖质地非凡;第三,万一这砖下有什么机关呢,一砸出事了怎么办?”

老贾挠挠头说:“那兄弟你说怎么办?”

“只能一块块找,别无他法。”

“那鉴定我可没你在行啊,要辛苦你了。”

我叹了口气,知道只能自己上阵,便让他们帮我把一侧的东西全部移开,鉴定完这边后要把东西都换一边,为的是不让上面的东西妨碍到鉴定。

这金砖名为金砖,实际上还是砖。古砖在古玩鉴定中是冷门中的冷门,属于杂项里的一种。古砖的价值,除了完好程度之外,最大的还在于上面的纹饰,因为通过纹饰是最容易判断年代的。但是眼前这砖朴实无华,若不是御用金砖,还是最早的永乐十年制,恐怕根本就不值什么钱。

表面看起来,并没有发现什么气泡、裂纹、色斑等瑕疵,这些砖的仿造者手段还真是高超,这些砖明明是赝品,却和真品一样有着明显的历史痕迹,还真的是真假难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