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第3/8页)

岂止不简单,根本就麻烦之至。事情定规后,小花、明鸿下学期就没回学校上课,听从旅行社的建议,开始四处观光与补习英文。

“这些阿凸仔真正够空谷粒,”旅行社的陈先生给他们解说声东击西的奥妙,“你若直接要去美国,若第一次签不准,那以后就不准予你,再讲也不准了。所以呢,这第一次最重要,我们要给他一次就准!”

所以先去菲律宾玩玩,再去日本玩玩——去日本前先游菲律宾是因为“四脚仔学阿凸仔”,日本也非常谨慎地签证。

“那美国仔看你常常在出国旅游就不嫌疑,”陈先生用一种聪明人的姿态说,“那伊就不嫌疑你会跑去不转来。”

谢谢旅行社的妙计,蔡美同一儿一女顺利拿到半年美国旅游签证,虽然花了许多金钱与精神,可是憧憬未来,光想想“杨明鸿赢得美国西屋奖为华裔争光”这一类的报纸标题,就值得一切辛劳了。当晚杨冠雄同蔡美拨冗带全家出去为取得签证庆祝。

“丽珠不去,”明鸿来报,“伊在哭。”

“这个孩子!”蔡美嗔道,“就是古怪。”

杨冠雄对大女儿道:“你去给伊叫一声。”

“妹妹,”小花到三楼丽珠的房门口,唤她,“一起出去吃饭。”

丽珠不作声,却抬起泪眼来望住她。丽珠长得像父亲,小眼睛肉鼻子,方方的一张脸。只一眼,小花就全懂了,她过去把比她还高半个头的妹妹拉起来,稳稳地承诺道:“没关系,要去美国大家一起去。”

小花赢了,是运气加一点心机:

“你们若是没给伊试一下,人是不会讲丽珠功课不好,人会讲你们偏心。”小花也激也请,“反正旅行社也讲十多岁这种想签观光签证很难准。你们给伊试一下,会开多少?一百块!连办护照加上去又多少?想讲我们家也不是没钱开!伊若可以去试一下,也会死心了,人也不会讲是你们做父母的偏心,要怪那是美国人不要签证给伊去。”

蔡美听得不禁点头道:“也有理,这样丽珠也不能怪我们做父母的偏心。”她忘了二女儿没份的菲律宾与日本之旅。想一想,慷慨激昂地应承道:“好,给伊办护照,给伊去签证,若签准,你们三个做伙一起去!”她找补似的望向丈夫,问:“那你讲呢?”

冠雄这几年意气风发,财源茂盛,外面的世界能得意,家中事便懒得操心,由蔡美全权做主。听问却道:“好呀,我们家也不是没够钱开。”原来大女儿讲到他心坎儿里去了。

美国外交机构发签证本来是件例行公事,除了几条大原则,比如共产党和罪犯不欢迎,有移民意图的不发短期签证等等,其他种种拐弯儿抹角的“规矩”全是因地制宜发展出来的。不过既无明文规定,柜台先生小姐们自由心证的比重就占得大了一点。像丽珠就是占了长相忠厚口齿羞怯的便宜,答了几个是和不是,前后三分钟便签妥完事了。轮到不高兴的是蔡美,她觉得上了旅行社的大当,浪费时间浪费钱,像一个傻瓜似的旅行了这里又那里。

那年夏天,蔡美带着三个大的飞抵南加州洛杉矶,落脚在冠雄小弟名雄亨廷顿滩的家中。杨名雄是五兄弟中的老幺,因为四个哥哥赶上台湾经济转型,做生意都发了财,名雄乃被培植成了一个留美的读书人。他的“成就”,哥哥们个个有过贡献,蔡美深明斯理,并不觉得打扰了谁,便宾至如归地住下,一面玩玩逛逛,一面也计算计算久安之计。名雄的太太却着了急:亲戚小住无妨,留下三个半大孩子在家里事情就大了。大人们几次坐下来谈的结果是,蔡美替孩子们在亨廷顿滩买一栋房子,既是投资孩子又能安居,叔叔婶婶也能就近照顾,小花已经十七岁可以上驾驶学校,并且买一辆车给她。

话好说,事难办。买车买房子都不是小事。蔡美带着三个孩子,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既住在名雄家里,当然事事都麻烦名雄夫妇。名雄和太太是在外面结的婚,太太没有身受过哥哥嫂嫂们的好处,对这些个事和这么位理直气壮的嫂子早就不耐烦了。

“阿嫂,我跟你讲,”名雄太太说,“是讲哪真正要买厝,一天、一礼拜也是买有,要不,一年、两年也是买无。”

小花上了一个月驾驶课,越裔教练按照祖国老规矩办事,收了点额外的贽敬,签发了张一百小时的证明。小花凭证考照,一次通过。

一星期后房子买定,离叔叔家六英里,不算太近,因为要迁就最好的中学学区。蔡美和孩子们没有信用向银行贷款,又不放心用名雄夫妇的名字,打了两个越洋电话,台湾豪客付现金买物业的新闻又一次上了免费的小区房地产小报。

搬进那十三年旧的新屋时,孩子们早都开学了,语言当然都还是半通不通,反正已经送了进去,各凭本事与造化了。蔡美心悬台北的家与生意,便匆匆采办一点简单家具,留下生活费,把房子和弟妹交给小花,边泣边说:“现在妈妈要来转去,美国这的都靠你了。你自小就最乖最聪明,替妈妈照顾好明鸿和丽珠。你阿叔人是不坏,不过伊都要听伊某的,你阿婶做人那你也知是不够多好,你若有待知,打电话去你阿叔办公室讲就好。钱我还会再寄来,省点开,这开美金不是台票……”妈妈经念不完,可是那边也有夫有子有生意。于是母子、女四人痛哭一番,最后蔡美流泪结论道:“妈妈这样做也都是为了你们的前途好。”

“好什么?”汪洋摇头道,“搞不懂,你这么小,带着弟弟妹妹还要弄这么一个老房子——对,为什么你们三个小孩要买那么大个房子,租不行吗?”

“投资呀。”小花皱皱鼻子,俏皮地说,“我是生意人的女儿,我说买房子好。”

“那买间公寓好了,买什么房子!”汪洋还是不以为然,“你们三个小孩子,累不累?一下听你说修篱笆,一下听你说要剪草。”

小花不高兴了,嫌汪洋多事,皱眉道:“又不要你剪!我叔叔说买房子才保值,涨价才涨得多,懂不懂?懂不懂!”

汪洋的父母一公一教,高高兴兴养大三个孩子罢了,还真不懂生财之道,就学她平常的样子耸耸肩。这小花,汪洋已经觉得有点难缠了,时好时坏,时冷时热,变脸更是来得个快;天真可爱的时候像个孩子,老练世故起来,汪洋深深自叹弗如。他懒得再讲了,这两天他也不是好开心。本来他是问心无愧的,偏偏前天碰到以前大学公寓那个姓刘的小子风言风语:“不简单,好嘛,人卡两得。我老土,不知道这边都是流行找大学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