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卡纳(第5/7页)

另外,一到夏季连休临近的时候,意大利的邮局系统就陷入严重的麻痹状态,及至圣诞节前夕、复活节前夕和暑假临近时,更是变本加厉,脑袋里想的全是放假去哪里、做什么。自不待言,连休期间整个系统功能全部停止,一切彻底死去(例如我们从8月5日至25日之间一次邮件也没收到)。连休结束后一段时间也不行,名为“连休后遗症”的淡粉色云絮整个儿笼罩在工作场所的上空。即使商店和政府部门,人们也只管津津乐道各自度过的休假,相互炫耀晒黑的肤色,或者在工作场所悠然自得地看报纸来消除休假的劳顿。总之,意大利的邮局大体像那么回事运转的时间,一年之中十分有限。

算了,这种事写得再多怕也没什么人相信。

意大利的小偷

谈意大利时必不可少的三大话题:邮政不便、火车晚点,此外就是小偷泛滥。关于意大利的小偷人们已说了许多,或许有人觉得何必还说,但不管你怎么觉得,这点要说的也还有很多很多。

美国出版的意大利导游手册中的“SECURITY”(安全)一项这样写道:

“意大利人是优秀的主人。他们好客,富于社交性,开朗热情。大多数意大利人确乎如此,但也不是没有行为不端的人。十分不幸,这一小部分人给游客留下了意大利小偷泛滥成灾的印象。抢包和扒车毛贼确实听说过,不过那种事如今在世界哪里都半斤八两。我没有意大利满街是小偷的印象,也不曾在意大利被人偷过,但不管怎么说,小心再好不过。当心手提包,别炫耀似的把钱夹塞进屁股袋里,贵重物品存在宾馆保险柜中,旅行支票带在身上,别把贵重物品裸露着放在小汽车内。也就是说,要让常识发挥作用。只要注意这类简单事项,你就不至于在难得的旅行当中遭遇不愉快的事情。”

那么,这段文章说得可对?

不对!

我可以负责任地断言:不对。在地方城市和小镇,或许某种程度上被此人说中。例如去锡耶纳、摩德纳、帕尔马和的里雅斯特那样的城镇,只要按照此人说的让常识发挥作用,一般不会遇到不快,事实上我本身也不曾在那些地方有过不快。

可是罗马不同。罗马即使在意大利也是相当特殊的城市。在这里,无论怎么注意、无论怎么让常识发挥作用,超越此限的灾难都要找到你头上。

我以罗马为中心差不多住了三年,在这里的确目睹了五花八门的作案行为,自己也曾受害。那可不是“只要让常识发挥作用”即可避免的那种温吞水似的东西。倘若有人久居罗马而一次也没成为作案(当然多数是偷盗,暴力犯罪极少,和美国不一样)的受害者,或者有惊无险的情况都不曾碰上,那么,他不是异常幸运就是近乎神经质地严加防范的结果,我想。

举例说,我的一个熟人一天在名叫里埃恩兹奥的主要大街停车进商店买东西,五六分钟买完出来,但见车窗玻璃坏了,车内音箱被窃。他(倒是意大利人)完全是有常识的人,下车时总是习惯性地把音响装置从车里拿出带在身上以防被盗。当时虽说是买东西,也不过五六分钟,且车是停在行人往来不绝的热闹的通衢大道,何况是收费停车位,又有人照看,所以估计问题不大,放松了警惕,结果恰恰被盗。周围人应该眼见罪犯在光天化日之下用锤子或其他什么砸烂玻璃,开门卸下音响拿走,然而谁也不出声,不多管闲事。不错,意大利人或许热情、开朗、亲切,但倾向于不管与己无关之事这点也是不容否认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十分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当然认为(想必认为)犯罪不好,但认为有人被盗即意味那个人是傻瓜蛋,是马虎的人不好。所以基本上没有为素不相识的人(当然家人除外)特意做什么的想法。

老婆挎包被抢时也是那样。那时我们在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漫步。平时我们尽量不去那种游客多的地方,但那次是回东京的前一天,心想这纳沃纳广场还是应该转一转。我一个人在稍离开些的地方看商店橱窗——倒是不该看的——一点也没觉察到她被抢。一个开摩托车的年轻男子从后面赶来,一把抓住她的挎包带。她本能地握紧不放,大约持续了三十秒。尽管周围有几十人之多,但都往别处看,佯装未见,不愿意介入,作出浑然不觉的样子。互相抢夺了一会,最后挎包带断了,男子拿包离去(此后不久,一个可怜的日本女性因挎包带没断而被拖在路上拖死了。事件发生在罗马的托拉斯特拉)。众人这才如梦初醒地来到她身边,七嘴八舌安慰道“真不得了啊”、“啊请在这儿坐一下”、“我给警察打电话去”、“那不是意大利人,是南斯拉夫人”。这种时候的意大利人又可谓亲切之至——嘴皮子上的亲切,倒也容易。

说实话,这对我们是个不大不小的震动,也很失望。为什么呢?因为若在东京看见被人抢包的女性,尤其是外国女性,我肯定伸手相助。尽管我这人没有多么强烈的正义感,但这点事还是会做的。

更倒霉的是——前面也说了——因为第二天要临时回国,所以她挎包里已为明天预备好了罗马和东京间的机票,而且是两个人的。还有护照、两张信用卡和旅行支票(这个倒没多少钱)。

我们马上去报警。警察署就在附近,有受理外国人失窃事件的专门窗口。到那里一看,虽然上午时间还早,却已黑压压一大堆人。清一色是被人偷了东西的外国游客,不用说,全都神情沮丧或气呼呼的。基本上是欧洲人或美国人,日本人仅我们夫妇。拼命分开拥挤的人群,领来失窃申诉用纸,填写事件发生的场所和被抢走的物品等等。写失窃现金的数额时,一个板着面孔的女警察不屑地说:“你说你,用不着写金额的,那东西不可能出来!”她那么一说,我也来气了,恨不得吼道:这么多人来你们国家旅行被抢被偷已经够窝囊了,还要给你这么说!可是吼也吼不出结果,在意大利衙门若每次来气都吼,长再多的声带都不够用。我默默填写完毕,让对方盖印承认。没这个印,再买机票再领护照都不成,保险都下不来。光干这个就差不多花了两个小时。

之后立刻去领事馆。明天就动身,不赶紧来不及。到了领事馆,叫马上去照证件照。罗马的日本领事馆对这类失窃早已习惯了(说每天必有几起),办事十分麻利。附近甚至有专门照证件照的地方,到那里很快就洗出了护照用的相片。

往下是机票。这个麻烦。罗马和巴黎间的航线属意大利航空公司,遂去意大利航空公司事务所说明情况,希望取消失窃机票,另给新机票。公司职员都很热情,安慰说真够倒霉的了,甚至开无聊玩笑:“干嘛没耍一通功夫呢?”还说:“不过抢东西的家伙不是意大利人,是南斯拉夫人(一有小偷,意大利人就顺口说是南斯拉夫人)!”但票不给再开。我们买的是正常价格机票,电脑里有名字输入,又有警察署的失窃证明,何况几天前刚买的,以常识考虑不可能开不出。然而偏偏不开,也不解释何以不开,只一口咬定不行不能开抱歉。为什么不能呢?事后追究责任问题,麻烦。怎么争论都无济于事,只好新买了去巴黎的机票。不给再开,只能重买。对方坚持说:“反正先买了再说,事后来领退款!”事后去意大利航空公司总部说情况发牢骚,对方说:“明白了,退款好了。”然而拿到退款花了两年半时间,费了相当大的辛苦,走了很有力的门路。也罢,能在20世纪以内退回来,或许该庆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