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毁灭账册(第4/5页)

“君子不掠人之美,这是鲍以安的一点孝心。”

阿克占继续看着,若有所思:“哦!”

卢德恭体贴地说:“鲍以安鲍老板平常并不是致力诗文的人。他能印出这部集子来,扬州盐商敬你委实已经敬到十分!他们的意思,大人也明白。宁做朋友,不做冤家。大人现在就是怎么捏弄他们,他们也保管是一句怨言也没有。萧老的账也拿了出来,回头交上去,咱们也该歇一口气了。”

阿克占缓缓点头。

“徐大人这部遗著,是在他身后才大昭于天下。大人您看,集名就定为《退思集》如何?”

阿克占仍在思索:“卢老定,卢老定!”

“呵呵,好。反正卢某做了这许多年盐运使,也还是一介书生。这题名作序的事情,倒还不太外行。”

阿克占笑一笑:“卢老太谦虚了吧,单就你这四壁挂的摆的东西,卢大人你就不止是一介书生——不说沈周行草,石庵中堂,那是郑冬心的《卧雪傲霜图》吧?郑先生画作,多竹多兰,这梅花倒是存世不多。”

卢德恭也笑:“大人若是喜欢,随便挑,千万别客气,卢某奉上。”

“使不得。这幅画拿到外边,少说也是上百两银子。就算卢老肯割爱,我也没这个胆子收啊。”

卢德恭捻须微笑:“阿大人,您走眼了。郑先生人在扬州不假,这《卧雪傲霜图》,卢某是在琉璃厂买来的,总共才花了二两,真迹我也挂不起,这满屋的东西,全是赝品,没一样真的!”

“此话当真?”

“绝无戏言。”

阿克占微微一笑,不再争辩。

清漪园内,阿桂和和砷一左一右地跟在乾隆皇帝身后,沿着湖边漫步。阿桂腰杆直,步子大,和砷弯着腰,侧着身子小步趋行,不时地和乾隆说着什么。乾隆笑声朗朗,仿佛兴致很好。

林宝抱着几本奏章急匆匆地走过来。乾隆接在手里,边走边看。

他的笑容渐渐收敛了,步伐也放慢起来,最后几乎是站在原地。和砷小心翼翼地询问:“皇上?”

乾隆没搭理他,反倒转头对阿桂:“是扬州的折子!”

阿桂心一沉,微微躬身。

乾隆轻轻拿折子拍打着手掌:“阿克占上折子,说汪朝宗之事查无实据,已经释放。还有,萧裕年死了!”

阿桂望了望和砷,和砷也正在看他。乾隆背着手并不回头:“两个大军机,背着朕琢磨什么呢?”

阿桂忙说:“奴才是想,这两件事赶得很巧。阿克占捉拿汪朝宗,绝非空穴来风。萧裕年和汪朝宗是翁婿,赶巧萧裕年死了,阿克占就放了汪朝宗。皇上,奴才觉得有蹊跷!”

“和砷,你也来说说?”

“回主子的话。圣明莫过主子,奴才最近对扬州不大关注,所以……”

“你倒躲得干净。”乾隆扬扬手里另一份折子,“这是江南道监察御史送来给朕的。张凤那奴才此刻就在扬州!”

和砷吐了吐舌头,乖乖地向后退去,却与林宝迅速交换了一下眼色。林宝微微点头。他们退在后边,乾隆并没有察觉。阿桂也正忧心忡忡:“皇上,如果张凤真在扬州,事情可就大了!只怕萧裕年之死,汪朝宗出狱,和这张凤都脱不了干系!”

“这个汪朝宗,朕素日看他还好,竟和张凤这等人勾勾搭搭,还不知道里边多少情弊。怪不得阿克占那样雷厉风行的脾气,到扬州竟然也蔫了。好深的一潭水啊!”他说到这里,面色沉郁,话音严厉。

阿桂低头凝思半晌:“皇上,现在看来,扬州盐商与朝中奸佞有情弊,是无疑的了。张凤为什么这么大胆子一直跑到扬州去?此中波谲云诡,臣不能担保谁是,也不能指斥谁非。臣愿意请旨去扬州亲自问一问这个案子,把此间来龙去脉理得清清楚楚!”

乾隆沉吟不语。

和砷按捺不住:“皇上,阿相爷言之有理。不过阿相爷身居首席军机,地位尊贵,不可轻动。再说钱粮税赋一向也是奴才所管。奴才请旨,由奴才代阿相爷替皇上去扬州问这个案子。”

“扬州的事有阿克占嘛。他这个两淮盐政,当年也是一镇诸侯嘛!”乾隆不紧不慢地说。

阿桂、和砷对视一眼,齐声颂扬:“皇上圣明!”

“你们各管一摊,也不要看人挑担不吃力。朕是希望你们和衷共济的。这样好不好?各自拿出一点。和砷的内府三库,以后划给阿桂管,军机都是领侍卫内大臣嘛。阿桂呢,有机会也让和砷领领兵,怎么样?”

阿桂、和砷再度对视。这一次两人神情复杂,都觉得自己吃了亏。

乾隆却没给他们分辩的机会,自顾自地:“等手头的事忙完了,朕也该带你们去见见阿克占了!”

阿桂大吃一惊:“皇上,您要南巡?”

乾隆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几天后,阿桂和和砷各自抱着一堆奏章在乾隆寝宫前相遇。两个人的神色都多少有点不自然,也没打招呼,但是很默契地一起快步走进来。

乾隆从西洋风格的书桌后抬起头,看了看两人:“今儿怎么了,蔫头耷脑的!”

阿桂心里有事,只是苦苦一笑。和砷瞧着乾隆的脸色,知道他心情还不错,凑趣地搭着话:“回皇上,奴才和阿相爷这回可知道什么叫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了!”

乾隆哈哈大笑:“阿桂,怎么样?”

阿桂苦着脸说:“内府三库规模浩大,承接中外。奴才查了七天,账目还没能理清。实在是没脸见皇上。”

和砷赶紧说:“回皇上,阿相这还算好的。奴才……”

乾隆面带笑意地说:“朕不这么折腾折腾你们,你们也不知道天下还有难事。这回甘苦自知,以后要齐心合力,给朝廷办差!阿桂,南巡准备得怎么样了?”

阿桂这才找个机会:“回皇上,已经都吩咐下去了。六部群臣都很雀跃,说主子再度南巡,不仅是江南的盛事,也是天下的盛世,还总结了三条好处。”

听到阿桂也支持南巡,乾隆显然很兴奋:“哦?”

阿桂把南巡的好处一一罗列出来:“一是巡视河工。河政通天,也是利之所在。去年高家堰一带,堤防就出现了险情。有些积弊,下面习惯了互相推诿,皇上亲自去看一看,下面的奴才们,也就不敢不勤勉起来。其二,大清盛世,前所未有。这几年西北、西南虽有战事,东南所感到的,最多是捐输转漕。承平日久,怕也不免有些文恬武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