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谶(第6/8页)

廷玉对芝芝不止一次微红着脸说:“我是个乡巴佬,让他们见笑了。”芝芝就喜欢廷玉脸红的样子,就喜欢廷玉这份坦诚,同时心想笑道,你说你是乡巴佬,难道我不是吗?

廷玉感觉到芝芝站在旁边,从书上抬起头。

“你怎么啦?”廷玉盯住芝芝问。

“什么怎么啦?”

“脸色不好。”

“是嘛,没事的。回来这些天,我也没好好陪你,明儿我们去逛逛郊外的园子好吗?”

廷玉仍盯着芝芝不放:“好的。你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芝芝手搭到廷玉肩上:“没有。是刚才找大哥三哥说事,有些不开心。”

“又什么事?不关你的事不要管,你回来是客,省省心。”

“我是想省心,可我实在看不下。”

“什么看不下,告诉我听听。”

“是我姐姐的事。不说了,说了乱你心,你还是一心看你的圣贤书吧。这些日我整天东跑西蹿,一直没好好陪你,真的对不起你。”

“三哥带我去过梅花书院、广陵书院、红桥书院,袁枚、姚鼐、赵翼、汪中、郑板桥、金农、罗聘,还有盐运使衙门的卢雅雨卢大人,都见到了,真开眼界,长见识。特别昨天,在运司衙门的苏亭参加了卢大人组织的诗文酬唱会,受三哥怂恿,我在那么多人面前斗胆做诗,受到了那个叫施驴儿的夸奖,真有意思极了。”嘴里说着,眼一直盯着芝芝,声音变得轻微下来,“我真的觉得你有些累,还是进屋歇歇吧。”

“我真的不累。三哥带你去的都是书院,扬州园林你一直没有好好看过,明儿我陪你转转。”

“扬州园林独步天下,说实在还真想细细浏览一下。”

“那就明天?”

“你妈要你代她去清园庵看看张道姑,你不是准备明儿去吗?”

“可以改在后天。”

廷玉点点头。

芝芝说:“我们请上姐姐跟三嫂好吧?”

廷玉望住芝芝眨巴眼睛。

芝芝解释:“我姐心情不好,在家闷闷的,怪可怜的,我想也让她散散心。至于三嫂,她跟我最亲,对你印象又好,特别是她对扬州的园子特别熟悉,一路上好请她讲讲。”

“你想得很周到,况且人多也热闹,就依你的。”

芝芝瞟他一眼:“怎么叫依我?这可是征求意见呀。”明眸转了转,柳眉一蹙道,“不,不对,我姐姐还是不请为妥。她是个敏感脆弱之人,看到我们俩在一起有说有笑,她肯定会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不幸,心情变得更加不好。她一不好,势必波及大家。罢了,就喊三嫂一个人吧。”

芝芝把要游园的事跟蓝姨说了,蓝姨十分赞成,笑道:“廷玉整天埋头看书,也该出去放松放松。”传令翟奎好好准备。

翟奎本给安排了一位老成家仆随从护侍,可芝芝不要,说大千世界,朗朗乾坤,又有三嫂相伴,三个大活人,不会少掉一根汗毛,大可不必跟个累赘。翟奎不好多说,但又担心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难脱干系,颠颠地跑到厚德堂向蓝姨禀报。蓝姨深知芝芝脾气,想到修竹雨一向做事细心稳重,也就罢了。

三顶轿子从东圈门出来。到了教场街,芝芝想到三年前三哥带她到这里玩时所见的情形,叫轿子停下,要再转转。街上热热闹闹,人很多,有卖古玩字画的,卖官窑民窑瓷器的,卖前朝遗书、秘籍珍典的,有玩杂耍的,拱火圈的,舞大力的,踩高跷的,吹糖人捏面塑的,剪西施王嫱张飞人物的,卖各式各样风味小吃的情形跟从前一样。转了一会儿,芝芝感觉到廷玉兴致不高,问想不想再转。廷玉说:“这里繁华是繁华,就是太吵。”摸着头,含笑望住芝芝说,“头都被吵大了,昏昏的。”芝芝说:“我也嫌吵。”修竹雨笑说:“这不奇怪,你跟廷玉本质上都是好静之人,这里的一切与你们的心性并不吻合,因此到这里,只宜走马观花,逗留的时间不必过长。”

芝芝见三嫂对这么一点小事都能说出这么多道理,很是佩服,望着她含笑点头。

三人上轿往小秦淮码头而去。到了小秦淮,修竹雨要轿夫们打道回府,说这里离码头不远,他们走着过去,一路好看看小秦淮风光。轿夫们巴不得了,一个个依命而归。

沿河是一条石板路,路面上尽是人马轿子,秋光下,五颜六色,令人目眩。河里是清碧如油的水,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画舫南来北往,穿梭不断,歌声笑声丝竹声不时飘到岸上。河两岸的酒楼茶馆,一家比一家高,一家比一家堂皇气派。店门口高悬着的一面面菱形、三角形、长条形的幌旗,五颜六色,猎猎飘动。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茶香、酒香、脂粉香。芝芝忽然想起郑板桥给这里一家茶馆撰的一副名联,问修竹雨在哪,想让廷玉看看。修竹雨说:“对不起,那家茶楼在教场街南头,叫惜余春,我们没有从那里走。”

廷玉问:“对联是什么内容?”

芝芝生怕嫂嫂先说了,举一玉指止住她,秋波一转道:“想起来了,叫‘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廷玉想了想,连连叫好。

修竹雨问:“要不要回头看看?”

廷玉说:“这就罢了,茶馆都是吵哄哄的,大同小异,况且联的内容也知道了。”

往前到了太平码头,翟奎替他们定的画舫早等在那里了。三个人上了船,着红袄绿裙的船娘引他们到雅室就座,一转身用红漆托盘送来茶、果品、细点,一一放到临窗的洁净光亮镶有螺钿的方几中,问要不要唱歌。芝芝头直摇,说不要。又问,要不要丝弦。芝芝望望嫂嫂,修竹雨估计芝芝和廷玉未必喜欢,就笑道:“都免了吧。

我们就看看山水,品品茶,想要什么,会告诉你们的。”

窗口悬着湘妃竹窗帘,修竹雨怕挡住芝芝与廷玉视线,要船娘将它往高处卷卷。

开船了,画舫沿小秦淮一路向前,过北水关,这就到了城外天宁寺脚下。修竹雨手指岸上一个碑亭,说:“那是前两年圣主爷临幸扬州时乘坐画舫的御码头,后面的天宁寺,就是当时驻跸的行宫。今天我们就按圣主当时水上的游线游览一下吧。”

往前不远到了冶春长廊。这里廷玉跟守慧来过,印象很深。长廊叫香影廊,红栏杆,茅草苫顶,檐牙高啄,西头茶室有个极雅的名字,叫问月山房。守慧告诉他,袁枚、赵翼、金农、罗聘、郑板桥、蒋士铨等一批人组织了一个冶春诗社,常到这里吟诗作对,或写字画画。廷玉在扬州待了这些天,别的方面都不觉得怎样,唯独对这点特别羡慕。

过了问月桥,河的北岸就是卷石洞天和西园曲水两座园子,一路亭台楼阁建在山冈上,透过深秋枯黄萧疏的树木望去,景象依然十分宏丽。再往前,河面蜿蜒分岔,南面出现一片半岛,四周碧水环绕。岛上亭阁如画,秋草似金,空旷寥廓。修竹雨问芝芝:“还记得这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