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小城旧事(1)(第2/5页)

外婆却把她抱回房间里睡觉,说,“小孩子累坏了,先别招她了。”

凉夏便顺从地在褥子也没有只铺了一层席子的硬板床上睡着,梦见自己坐在结实木盆中,漂浮汹涌洪水里,树冠,飞鸟,触手可及。她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天光一片苍白,而她轻轻地哼起梁祝的旋律来,碧草青青花盛开,并肩促膝两无猜。

两无猜。那是什么。凉夏在床上翻来覆去,洪水离开的傍晚,见到父母也并没有兴奋,更没有伙伴去分享劫后余生的惊心动魄。那些踢球的男孩子早已经纷纷散开了,而她,还是那个被同桌女孩怎么看也看不顺眼的家伙,那个给男生带发卡,往前座衣服上画画,成绩那样好人缘却那样差三好生从来得不到一票的凉夏。

悲欢都不过是件寂寞而失败的事情。无人观看,所以不需表演。

她就这样醒过来了,隔着门缝,听父母与外婆说想要接祖孙俩一起去西北。

“军区生活很方便,这一灾一难的,你们一老一小我们也不放心,我们是跟着抗洪兵团回来的,待不了几天,收十收十跟我们回去吧。”

“是啊,家里这边也没什么人能照顾了。”

“你们把她带回去吧。我就在这,哪也不去。等我老了,走不动了,我就回老宅子去。”

老宅子。那一定是照片里那幢日式的房子。照片里,屋子的背后还有战争时期留下的碉楼,黑漆漆站成阴霾的背景,院墙上的斑驳木牌有“居仁”的汉字,年幼妈妈和舅舅们呆头呆脑坐在廊檐下,晃悠着脚丫子,虎斑猫蜷缩在石龛边,那时的外婆还是爱笑爱唱歌的姑娘。院子里有樱花树,到了四月就会窸窸窣窣地落下花瓣来吧。

可是,凉夏勐然想起,外婆不是说老宅子已经拆了吗。那外婆,能回到哪里去?

“我不走。”凉夏推开门,揉着眼睛,她甚至想说我和你们又不熟干吗要跟你们走这样的话来。

妈妈把求援的目光投向外婆,外婆招手让凉夏去吃剩下的蛋饺,只说了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这话还是你对我说的吧。”

于是父母终究没能够如愿带走凉夏,或是暗自下决心要多回来看看女儿,只是,路途遥遥,工作繁忙,并非所愿,却实实在在不能带她在身边养育。

这场洪水之后,外婆的身体好像渐渐虚弱下去,父母给凉夏的生活费日益增多,外婆一分不要全都给凉夏自己用度。于是凉夏从收音机换到随身听再换到CD机,小虎队尚稚嫩,陈升正当红,张国荣复出,张艾嘉遍体鳞伤,所有人都在唱“爱”,唯独罗大佑的《追梦人》轻而易举打动她。

当然,每个周末,她还是要躺在堆满了旧书和卡带的房间里听着《梁祝》睡懒觉,那根细细的指针好像在她的心里她的梦里一圈圈地旋转。

2、

当昭阳跟随班主任走进教室的时候,凉夏突然想起那台老旧的唱片机,那根细长的钢针和旋转的黑色圆盘,像飞快划出的一圈圈年轮,飞速旋转就转到了1995年,凉夏初二。

学校并没有规定必须穿校服,因而面对一屋子穿着随意懒散的同学,昭阳空荡荡地挂着红白相间的宽大校服站在讲台上,一丝不苟得有些滑稽。于是他自己也笑了,没有任何拘谨与面对陌生人群的不适。

他是瘦而干净的北方男孩子,个子确是比这里的同龄男孩高出一些。

老师说,“昭阳同学的父母是记者,工作调动从北京到这里来,希望大家能和新同学友好相处。昭阳,把你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教室里顿时嘈杂起来,北京,北京,北京,在大家的口中此起彼伏。

这个城市的名字,好像是大家好好学习的唯一动力。可是因为昭阳,它突然就变得触手可及了。

凉夏坐在第三排,因为教室里的骚动,才抬起头来看站在讲台上的男生,用手遮挡住的耳机里,张艾嘉在唱“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她按掉随身听,随口说了一句,“傻瓜,从北京到这里来。”

昭阳随手在黑板左下角写下名字,大家齐齐地如同念课文般小声念出这个名字,凉夏想他一定算过命,命里缺火才起了这个阳光炽烈的名字。

“你坐在那里吧,涂然你坐后面那个空位去吧。”老师趁机把凉夏前面那个成绩极差的小个子男孩调到了末排,把昭阳安置在那里。凉夏扫射了一下局势,这下班主任算是如愿让她骄傲的前三排再也没有不和谐音符。

昭阳坐下的时候回头对凉夏说,“你最好把耳机线从袖子里穿出来,这样不容易被发现。”

凉夏把耳机塞回桌肚,说,“你最好不要再套着这个大口袋来上课。”

这个女孩表现出来的不友好让昭阳有些不知所措,他愣了两秒,而她已经埋下头去做习题了。

昭阳的无措很快被其他同学的热情湮没掉。他的一切都在被好奇,甚至他拿在手里的一杆笔,他标准的普通话,他穿在校服里面的衬衫上的木扣子。这好奇迅速地扩大,仅一个上午似乎全校都知道有个北京的男孩转学到了这里念初二,不断有人乐此不疲地在班级门口探头探脑地观察昭阳,络绎不绝,津津乐道。

凉夏总是顶顶同桌的胳膊说,“嘿你看,看猴子的又来了。”

同桌是个处女座男生,拍了拍被凉夏顶到的袖子,并不搭理她。

那一天是凉夏做值日,她翻一本阿迪力莫尼的画册等所有人拖拖拉拉地散尽才懒懒散散扫地拖地。

她在教室角落的水池里拍打黑板擦,再拧开水龙头把呛人的粉笔灰冲刷干净,看看黑板的角落,擦去了昭阳停留了整整一天的名字。

锁上教室门离开,却看到昭阳双臂支在栏杆上,手里握着相机对着操场,沉重的快门声在落日里惊心动魄。

他转过身,顺带收录了凉夏有些讶异的面孔,凉夏下意识抬手遮挡,却并没有恼怒。

他说,“爷爷奶奶不放心,我拍点照片寄给他们,告诉他们这里挺好的。”

凉夏没有接话,把耳机塞进耳朵里转身就下了楼。若她也跟着父母离开,是否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向外婆报平安。而离开了很久的哥哥与姐姐,没有照片,没有信件甚或一个电话。他们住过这个房间,然后离开,不留蛛丝马迹,而外婆似乎也没有太多牵挂绝口不提。

走着走着,背后响起一串铃声,昭阳骑车从她身边经过,回过头来冲她微笑挥手。而他骑得并不快,凉夏总能看见他摇摇晃晃的背影,于是发现他们住得很近,只隔一条并不宽阔的马路。

推开院门,外婆在浇花,亭亭玉立的蝴蝶兰,说饭在屋里快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