Ⅴ 享受生活中每一份感动(第4/6页)

姜芸说,善者皆有神助,我在街面上摆上了地摊,销量一点没有削减,还增加了不少。

说话的间隙,姜芸点着了第二根雪茄。我问她,丈夫的仇都报了,也解放了,为什么还在抽雪茄呢?

姜芸感慨良深地说,小伙子,实不相瞒,多少年以来,我总是喜欢隔三差五地做同一个梦,梦里,我的两个丈夫对我说,别忘了,每天代他们抽上两根雪茄,无论在哪里,只要雪茄点着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我还活着,且很健康快乐。

姜芸说着,又猛地抽了一口雪茄,这一口,把自己的两个腮帮都吸出了深深的凹槽,透过笼着烟纱的两个凹槽,我仿佛看到了每个凹槽里都藏着一张笑脸,一个是她的营长丈夫,一个是她的副官丈夫。

我突然觉得,在两根雪茄的氤氲里,姜芸用自己的双手塑造了爱意浓浓的一生。一个活得多么传奇惊艳的女人!

爱的接力

◎刘清山

那一年,她15岁,考进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这在历代没有出过一个高中生的村里引起了轰动。全村的人都为她感到自豪。但从父亲狠命抽烟的动作上和母亲苦涩的笑容中,她清楚地知道,家里继续供她上学会有多难。穷,是的,家里太穷了。穷得连一块手表也买不起。她想说一声我不上了吧!但她没有勇气说出口。

带着一种负罪感,她走进了县里的中学。

她家离学校有十里路,为了省下一个月2元钱的住宿费,她没有住校。由于要上早自习,每天天不亮,父亲或母亲就要喊她起床。她背着一只装满温开水的旧军用水壶,拿着煎饼,边吃边走。现在想来,她也很奇怪,那时的她肚子居然从来没有痛过。中午休息时间短,午饭只能在学校吃。她吃从家里自带的干粮,偶尔会到学校食堂买5分钱的咸菜,她总会让食堂师傅多给她盛一些咸菜汁,因为咸菜汁是不要钱的,这样她第二天就不用再买咸菜了。晚饭要等到上完晚自习以后回到家中再吃。那是她一天中吃得最好的一次,因为可以喝到玉米粥,营养全在这顿真正的晚餐上了。

想起那时的岁月,大学毕业后如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她就很感慨,感觉自己有骨气,挺伟大,很了不起!

记忆中,家里有一个香炉,每天夜里总点着香,烟雾袅袅中父亲在抽自卷的纸烟,母亲在微弱的油灯下缝补着衣服。当时的她很奇怪,问母亲,为什么家里总在夜里点着香呢?

母亲笑了笑说,熏蚊虫呗。她知道村里有一个小制香厂,猜想家里的香,肯定是父亲在制香厂门口的垃圾堆里捡来的。

考上大学后,她完全是靠着勤工俭学修完了学业。所以她一直为自己感到自豪。并以己为例来教育儿子要自强自立。

想起过去的时光,她感谢父母让她继续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感谢父亲在那三年间每天晚上步行近十里到城郊迎接放晚学的她,感谢父母每天一大早准时喊她起床……但除了感谢之外,她很难在心里真正做到感激父母,认为那时父母对她的支持与付出都是相当有限的!她能有今天,主要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所以如今在城市安家的她,很少回村里看望父母,只是在一年中的中秋节和春节之前寄一些钱回家,供二老花销。

接到父母因煤气中毒双双身亡的消息,正是临近春节的时候。她携夫带子匆匆赶到了父母的家中。在农村,用没有烟筒的煤球炉在屋中取暖因而煤气中毒的事时有发生。

安葬完父母后,再次回到父母生前居住的茅屋中,她感到心像被掏空了一样。看到床头上依旧摆放着的熟悉的香炉,她不由得拿了起来。邻居大婶看到她眼含泪水拿着香炉不放,不由得感叹地说:“这可是你父母的宝贝啊!”她感到奇怪:“是吗?”不由得细心观察起这个粗陋的香炉来。

邻居大婶看着她的举动笑了:“香炉是不值钱的,但它在你父母的心中可是很重要的啊!你不知道吗?这些年来,你很少回来,你父母天天看着香炉念叨你。你在县里上学的那几年,为了每天准时在晚上接你,在早上喊你上学,他们就在村里的制香厂捡来了一些次品香,用剪子剪成一样的长短。当时村里只有村长家有一块表。你父亲就借来,在晚上七点钟准时点香,用一整夜的时间专门测试烧到第几根香该接你回家,烧到第几根香该喊你上学。以后的每天晚上,你父母都要拿着一根香到村长家,在七点钟准时点上拿回家插在香炉上。这可苦了你父母,为了不耽误你上学,你父母只能在夜里轮流看护着香炉,那几年,他们可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啊!”

她张了张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想着年迈的父母手拿着一根根香,仿佛接力棒一样,用它们为她测算时间,不由得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

每件衣服上都写满亲情

◎游本章

父亲是个机关的普通工作人员,由于我母亲没有工作,我父亲一个人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机关里,父亲的衣着是最寒酸的了,春秋季节,父亲经常穿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父亲的这件中山装如果需要洗,那肯定是在天气晴朗的星期日(那时候没有双休日)洗,然后星期一继续穿着上班。

在母亲的催促以及父亲同事的善意劝说下,父亲狠狠心,终于决定去买件新的上衣。

我七岁那年,一个春季的星期天上午,父亲带我去上街,在商店里,父亲试穿了一件蓝色的中山装,衣服非常合适,穿着很精神,父亲很高兴。就在父亲准备付钱的时候,他发现旁边站着的我在看一件孩子穿的拉链服。那个时候,童装一般都是带扣子的,这种拉链服显得很洋气,我在那儿很羡慕地看着这件衣服。父亲察觉到我很喜欢这件衣服,于是,他立即放下那件中山装,毫不犹豫地给我买下了这件拉链服。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深刻地记得这件拉链服的价格是十三元五。父亲那个时候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一百元左右,还要维持一家人的吃穿住行以及人情来往等各种开支,给我买了这件衣服后,父亲根本就没有钱再买中山装了,父亲带着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我读高中的时候,读的是所省重点中学,这所中学坐落在我们地级市的市区,而我们家住在远离这个学校的县级市。我们家离我学校足足有八十多里路。

高二那年的冬天,我们那里下了场大雪,这场大雪足有一米深,不但下雪,还刮大风,公路边的电线杆都被刮倒很多。公路上结了厚厚的冰,不但公交车停开,其他车辆几乎全部停开,昔日川流不息的公路上一片静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