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野物语(第6/11页)

六十四

金泽村*在白望山麓,于上闭伊郡中属人烟罕至之深山。六七年前,栃内村之山崎某妇为女儿招赘,女婿即出自此村。某次前往女婿老家时,于山间迷途,却意外造访上述迷家。家中情景,牛马鸡群、红白花朵等,无一不与前文相同。入玄关后亦见摆设膳碗之房室。厅内有铁瓶,瓶内之水已沸,似正要煮茶。忽觉茅房附近似有人站立,一阵恍惚,渐感恐惧,遂转身折返,来到小国村。说与人听,未料无人当真。及至山崎,众人闻之,说道必为迷家无疑。若得膳碗之类,可一夕致富。语毕,遂请男子领路,众人往赴深山探寻。来到状似大门之处,却无所言之物,只得空手而还。后亦未曾听闻该女婿致富(*:上闭伊郡金泽村)。

六十五

早池峰乃花岗岩之石山。此山面朝小国村之侧,有名为安倍城之岩屋,位于险峻山崖之山腹,非常人能轻易造访之处。据传安倍贞任之母至今仍居于此。据称每逢山雨欲来之向晚,可闻门扉上锁声。小国村与附马牛村居民常言:“若闻安倍城上锁声,翌日应是落雨时。”

六十六

早池峰自附马牛侧之登山口,亦有名为安倍宅邸之岩窟。总之,早池峰与安倍贞任颇有渊源。另,小国村之入山口也有三处墓冢,相传埋葬的是八幡太郎战死之家臣。

六十七

关于安倍贞任之传说尚有许多。土渊村与旧名桥野村之栗桥村边境,自其登山口攀登两三里山中处,有辽阔平坦之原野。附近有名为贞任之地,有湖沼,据传为贞任让马消暑之所。亦传为其战地阵营驻扎之处,景色秀丽,东海岸风光一览无余。

六十八

土渊村有安倍氏家族,据传为贞任后裔,往昔曾家业昌盛。宅邸四周至今尚有壕沟,亦有水流。刀剑、马具甚多。当代户主名为安倍与右卫门,至今仍为村中排名二三之富豪,并兼任村会议员。安倍子孙众多,前述之外,尚有居于盛冈之安倍馆一带,邻近厨川之栅者。土渊村安倍家北上四五町之小乌濑川转折处为其宅邸旧址,名为八幡泽馆,乃八幡太郎驻扎阵营是也。自此往远野街市途中尚有八幡山,据称此山面向八幡泽馆之山峰中,亦有一公馆旧址,原为贞任驻扎阵营,二馆相隔二十余町。据闻此地曾为两军交战处,是而曾掘出大量箭头。其间有集落称似田贝,战时芦苇丛生,土质松软,行于其上,脚步甚为不稳。某日,八幡太郎途经此处,见大量粥品,却不知此兵粮是敌军或友方之物。便问道:“此乃煮熟之粥耶?”因近似“似田贝”之发音,此村因故得名。另有鸣川流经似田贝村外。洗足川村位于鸣川对岸,相传其村名乃因义家曾于此川涤足而来。

六十九

今日之土渊村有两户大同。山口大同之当代户主为大同万之丞,其养母名唤阿秀,年逾八十,仍相当硬朗。其亦为佐佐木氏之姨婆,擅魔法,能以咒术杀蛇、使树上飞禽落地等,诸如此类,常让佐佐木君亲眼见识。去年旧历正月十五,此老妪曾口述以下轶闻:昔时,某处有一贫农,无妻,有一貌美之女。另养有一匹马。女儿甚爱之,每晚必往马厩,且夜宿于内,最后与马结成眷属。某夜,乃父得知此事,隔日,默然牵马外出,吊于桑树下斩杀。是夜,女儿不见此马,询问父亲,方知原委。女震惊万分,悲痛逾恒,遂往桑树下,紧抱马头痛哭。未料此举加深父亲之愤恨,遂以斧头自后方斩断马首。霎时,女儿便乘此断首,飞天而去。所谓白样神之马神,便是自此时成仙者。神像以吊挂马之桑树枝制成,据称共有三尊。以连接树干处制作者,供奉于山口大同家,称姊神;以中段雕成者,供奉于山崎之在家权十郎家,为佐佐木姨母之婚家,唯现已绝后,神像亦不知所终;以末梢雕塑者为妹神,据说现今供奉于附马牛村。

七十

据同一人所言,凡有白样神之家,必伴有屋内神。但亦有无白样神,而仅有屋内神者。此外,各家神像殊异,山口大同家之屋内神为木雕像。山口之辷石谷江家则为一挂轴。供奉于田圃之家者,亦为木雕像。而饭丰之大同家并无白样神,唯有屋内神而已。

七十一

口述此事之老妪,乃虔诚之佛教徒,但异于世间寻常信徒,似为一种邪教。虽亦向信徒传道,但彼此严守秘密,仪式一概不得向人泄露,父母子女亦然。与寺庙、僧侣毫无往来,只集结在家众,人数亦不多。妇人辷石谷江等人同为会众,每逢阿弥陀佛斋戒日,待深夜人静后,必聚于密室祈祷。因擅魔法、咒术,对乡里而言,自有其权威。

七十二

栃内村之小字琴畑位于深山沼地,属小乌濑川支流上游,仅五户人家。此处与栃内之民家相隔二里。琴畑入口有坟冢,坟上有木雕座像,约人之大小。往昔供奉于堂内,如今却受风吹雨淋,称神乐神。村中孩童以此为玩具,或拿出丢入河里,或拖行于地,如今口鼻已难辨识。偶有训斥、制止孩童者,返家后反遭神明惩罚而患病。

七十三

神乐神之木雕像于远野乡各处甚多,亦见于栃内之小字西内。另依某人记忆所及,山口村的大洞亦有。神乐神已无人信奉。神像之雕工粗糙,服装与头饰模样亦不分明。

七十四

栃内之神乐神如前所述,有大小两尊。土渊村则有三四尊,皆为木制半身像,乃以柴刀粗糙雕成,仅可约略辨识人之面部形貌。据传,神乐神本为昔日众神行旅途中之休憩场所名称。尔后便渐称当地常驻之神为神乐神。

七十五

离森的长者宅邸,直至数年前为止,仍有制造火柴棒之工厂。每逢夜晚,便有女子前来小屋门口,见人吃吃傻笑。因嫌此地过于偏僻,遂将工厂迁至大字山口。之后又有人为砍伐铁道枕木,深入此山,搭建临时小屋暂宿。傍晚时分,常有伐木工人迷路,归来后仍茫然若失。有此经验之工人达四五人,之后外出行踪不明者仍层出不穷。据当事人之后叙述,有女子来此,将自己带往某处,返回后两三日间记忆全无。

七十六

长者宅邸为昔日豪农公馆之旧址。其附近有山,名为糠森。据说乃由富豪家丢弃之谷糠而成。山中有一五叶空木,相传其下埋有黄金,至今偶有四处探寻此树之所在者。此豪农往昔约莫为矿山业者,附近仍留有铁渣。恩德之金山与此山相连,就在不远处。

七十七

山口之田尻长三郎乃土渊村首富。当代家主年事已高,曾口述长三郎四十余岁时之遭遇。时值老妇阿秀之子葬礼。是夜,众人诵经完毕,各自返家,唯长三郎因健谈之故,较晚离开。甫出大门,便见檐下有一陌生男子,以雨石为枕,仰躺于地,仔细一看,是为陌生人,似已死去。月夜下,借光一看,只见此人立膝、张口。长三郎胆大,以脚轻摇对方,却无动静。因男子挡住去路,只得跨过其身躯返家。翌晨再来,已了无痕迹,亦无他人见过此男子。然其所枕之石,无论形状、位置,均与昨夜记忆如出一辙。尔后长三郎曰:“当时若能以手仔细确认就好,但半因恐惧,仅以脚触碰,也想不出究竟是何物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