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2/7页)

徐明道:“为了尽各人的心,我并不要别人都跟我一样!”

芙蓉道:“京师一地,有二十多所养老院,都是收容一些孤苦无依的老人,你怎么不每一个地方都如此供应呢?”

“胖子是有这个心,却没有这个本事…”

“那么对其他的老人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徐明一叹道:“这个我也知道,但胖子能力有限,所以不敢公开地收容,只能碰上一个收一个!

芙蓉叹道:“凡事离了常规就走上偏途而弊端丛生,你那所养老院里收容了十九位老人家却有九个是有儿孙的,他们有的是你院中仆妇的翁姑,有的是左近的邻居,因为家道穷,儿孙们把老人家送来享见主清福,他们经常出去,就是探望儿孙!”

徐明道:“会有这等事情?”

芙蓉道:“绝不会错,因为这是京师重地,地方上对居户都很注意,世居此地的,大家都很熟,新来的人家,一定经查访清楚了,你的那所有养堂是三年前成立的,起居奢于常人,住的又如此奇特,自然会引人注意,好在你雇用的仆妇都是本地人,地方上查报是一所由无名善土资助的养老院,这是做善事,也就没有追查,早上我听说之后,又去找地方问了一问,据称已把内情调查清楚,我想除了徐兄有这种大手笔没人供养得起!”

杜云青笑道:“难怪徐兄一下子赚足了将近千万两银子,还说只够应付两三年的,我虽然奇怪,却不便多问,怕你多心,原本徐兄是这样花的!”

徐明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从小父母双亡,靠着外祖母做针线养我长大的,十三岁我闯了祸,打伤人跑了,一直到二十二岁,从家师艺成,而且还当了一年的镖头,拿了一笔银子回家,准备好好孝养一下外祖母的,那知她老人家已在我离去后的第六年为了贫病而死,而且还是一位跟她一样的老太太为她收的尸!”

杜云青道:“难道你们家乡没一人有钱的?”

徐明道:“怎么没有,沛州为刘先生故里,有的是富翁,但是当年闯的祸,就是我打伤了同村朱大户的独子,朱大户衔恨在心,不准乡邻为我外祖母买棺收殓!”

杜云青道:“这实在太混帐了!”

徐明道:“我一怒之下,夜人朱大户家中,偷光了他的藏金,拿了那笔钱无处花用,想起了外祖母的遭遇,就设了第一所安老院!”

芙蓉笑道:“事出必有因,我知道徐兄对那些老人特别尊敬,总会有缘故的。”

徐明的目光有点润湿道:“那位替我外祖母收硷的老太太也是个孤苦无依的老人,用我家里的破木板子拚拚凑凑,打了两口棺木,一口收殓了我的外婆,另一口是为她自己准备着的,朱大户要放火焚烧,她自己睡到里面去,叫朱大户点火,朱大户怕吃上人命官司,才没敢动手,这种侠烈的精神,使我万分敬佩,所以我把她当自己的外祖母一样地奉养着,她又不肯独居,把她认识的孤苦无依的老人,找了来一起生活着,我为了不拂逆她的意思,对她邀来的人,都作同样的款待,这就是第一所安老院的成立,看着那些老人,其乐融融地生活着,乐度余年,我也感到很安慰,以后只要有能力,就一所所地设起来,因为用费日增,我只好于起没本钱的买卖了。”

芙蓉笑道:“甘风池前辈一代名侠,自来非常爱惜羽毛,他知不知道你干的这些事?”

徐明道:“当然知道,老人家先听见我闯出夜游神这个匪号十分震怒,虽然别人不知道我是出于他的门下,但是我显露的武功有些是得至太师岳丈陈四先生的教授,有人找到陈四先生那儿去,他们就知道是我,所以有一次我在一家武林大豪的家里做了案子,三位老人家蹑踪而至,要废了我,但是经我说明后,他们不但不怪罪,反而加以支持,我在江南所设的十九所安老院,就是由陈四先生在照顾着,陈四先生还邀了几个老朋友帮忙。”

芙蓉道:“担柴叟陈四先生,居然成了个收赃者,这话传出去,恐怕无人能信。”

徐明笑道:“他老人家行事不若家师拘谨,不但收赃,有时还帮忙我探道望风指挥呢,若不是他的名望太高,识者太多,很可能他自己也会下海去干呢,即使如此,在我所得接替不上时,他老人家也拖着我师母帮忙,客串几案,只是在做案时留下我夜游神的标记。”

杜云青道:“难怪江湖上传言徐兄有夜盗千家之能,有时一夜之间,在邻近几个地方,连做下十来件案子,原来是有这么多的高人冒名顶替,分身有术。”

徐明说道:“不错,陈四先生的好友,钓鱼公鱼大侠是他的好搭挡,武林大豪,扬州十二连环坞风厉杨家中,号称铜墙铁壁,但是在一夜间失去了价值六十万的珠宝,就是钓鱼公的杰作,他用一根钓鱼竿.只揭开了一块瓦,就把珠宝钓了出去,留下了我夜游神的标记,造成了我的盛名,其实都是几位老人家的成全。”

“他们做了案子推在你头上,你还高兴起来?”

徐明笑道:“看起来似乎我结的仇家越来越多,每一个都是厉害人物,但是未尝没有好处,因为我得罪的厉害人物越多,别人对我身手顾忌越深,反而不敢惹我了,几位老人家也在明里帮我的忙,他们对人宣称,凡是我光顾的必是不义之财,转告白道侠义人士不去协同追究,因此才便宜了我,有的失主干脆自认倒霉,不敢声张。”

芙蓉一叹道:“可是你这种方法究竟不是长久之计。”

徐明苦笑道:“我知道,但是我也是欲罢不能,那些被收容的老人,有人本来还有一点生存能力,在几年的养尊处优的生活后,反而不能吃苦了,如果我断了接济,他们只有饿死一途。”

芙蓉道:“还有的人一世势苦,从来没享过福,倒也不知何者为苦,你让他们享过了这种优厚的生活,反而是害了他们,由苦而逸,固是快乐,由逸而苦,痛苦尤以倍之,所以有些有儿有孙的老人家,为了贪图享受,进入你的安老院,宁弃天伦之乐而求衣食之养,这简直是走火入魔了。”

徐明道:“是的,可是场面开出了,收回来却很难,我也没办法。”

芙蓉道:“现有的场面只好维持,但是不再收容,好在里面都是些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有生之年无多,再过几年,他们享尽天年,自然而然地可以收了。”

徐明道:“那恐怕不行,除了些老一辈的人在暗中支持,我现在手头还有四五十人,他们个个都有一付好身手,可是他们不求名,不为利,冒险犯难,任劳任怨地跟着我,也是为着这一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