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法国大革命(第3/4页)

作为对农民和中产阶级的安抚,内克尔同意他们在三级会议里获得双倍代表的席位。就这一问题,西厄耶神甫写作了一本著名的小册子《什么是第三等级》。他在书中宣称,第三等级(对中产阶级的称呼)应该代表着一切。过去他们什么也不是,现在则希望争取自己的权力。他的书表达了当时关心国家利益的绝大多数人的愿望。

最后,选举在难以想象的混乱状态下举行。待到结果公布,一共有308名神职人员代表、258名贵族代表和621名第三等级代表打点行装前往凡尔赛宫。不过,第三等级不得不带上额外的行李,即被称为“纪要”的长篇报告,写满了他们的选民的不满和抱怨。舞台已经搭建好了,即将上演的是拯救古老法国的最后一幕。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国王情绪极为沮丧,常常想发脾气。教士阶层和贵族阶层也宣称,说他们不愿意放弃任何一项神圣的权力。国王命令三个等级的代表在不同的房间里开会,讨论他们各自的不满,但是遭到第三等级的拒绝。1789年6月20日,他们在一个网球场(为这个非法会议所匆忙布置的会场)庄严宣誓。他们坚持要求所有三个等级,教士、贵族和第三等级应该共同聚会,并将他们的决定告知了国王。国王最终作出了让步。

当“国民会议”,也就是三级会议开始讨论法兰西王国的局势时,国王大发雷霆,然后他再次犹豫不决。他宣称他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绝对君权。尔后他就外出打猎了,把对国家大事的所有烦恼焦虑抛到了九霄云外。当他打猎回来,他又让步了。这位国王似乎养成这样的习惯,他总是喜欢选择错误的时间用错误的方法来做一件正确的事情。当民众吵吵嚷嚷,提出A要求,国王对他们大发雷霆,不给他们任何好果子吃。之后,当叫嚣的贫民包围了陛下的宫殿,国王便屈服了,答应给人民要求的东西。不过此时,人民提出的已经是A要求加上B要求,闹剧就这样重复地演下去。当陛下正准备屈服于自己热爱的人民,向同意A要求及B要求的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大名时,人民又变卦了。他们威胁说,除非陛下答应A要求加B要求加C要求,否则就要杀掉所有王室成员。就这样,人民的要求一项项增加,用尽了整个字母表,直到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

很不幸的是,国王总是比形势慢半拍,而他自己永远认识不到这一点,甚至当他将自己高贵的头颅搁放在断头台上时,他仍觉得自己是一个饱受迫害与虐待的人。他倾尽自己有限的能力,来关爱自己的臣民,可这些家伙回报他的却是天底下最不公正的虐待。他永远也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我经常提醒你们,历史没有“假如”。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说,“假如”路易十六是一个精力充沛、铁石心肠的人,那么法国的君主专制也许就会幸存下去,但国王并不能主宰一切。“即便”他拥有拿破仑般的冷血和才干,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的王位也很可能断送在他的妻子手中。王后玛丽·安东奈特是奥地利皇太后马利亚·特利莎的千金。她的身上综合了那个时代典型的美德与恶习。

面对三级会议的威胁,玛丽·安东奈特不甘心无所作为,决定采取行动,策划了一个反革命阴谋。内克尔被突然免职,皇家军队应召进驻巴黎。当消息传开,愤怒的民众冲向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起义的人们捣毁了这座熟悉且倍遭憎恨的权力象征。它早就不是政治监狱,现在只是用作关押小偷和轻微刑事犯的城市拘押所。许多贵族感到情况不妙,纷纷仓皇出逃。国王和平常一样什么也没有做。巴士底狱被攻占的那天,他优哉游哉地去皇家林苑打猎一天,最后还因射死几只鹿而兴奋不已。

8月4日,国民议会开始工作了。在巴黎群众的强烈的呼声中,国民议会废除了王室、贵族及教士的一切特权。8月27日,发表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它是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到目前为止,局面还在控制之中,但是王室似乎并没有接受教训。人民普遍怀疑国王会再次干预改革。结果在10月5日,巴黎发生了第二次暴动并蔓延到凡尔赛,直到人们将国王带回巴黎市内的宫殿,暴乱才最终被平息。不放心把国王留在凡尔赛宫,人们希望密切监视他,以便控制他与在维也纳、马德里及欧洲其他地区的亲戚们的联系。

与此同时,在第三等级的领袖贵族米拉波的领导下,开始整顿混乱的局势。不幸的是,他还没来得及挽救国王的地位,便于1791年4月2日去世了。他的死使路易开始担心起自己的性命。6月21日傍晚,国王悄然出逃。人们根据钱币上的头像认出了他,在瓦雷镇附近将他截住并送回了巴黎。

1791年9月,法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获得了通过,完成使命的国民议会成员便打道回府了。1791年10月1日,立法会议召开,继续国民议会未完成的事业。在这次民众代表的新议会中,有许多激进的革命分子。其中最大胆、最激进的一个派别是雅各宾党,这个党派因经常在古老的雅各宾修道院举行政治聚会而得名。这些年轻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自职业阶层)喜欢发表慷慨激昂、充满暴力色彩的演说。当报纸将这些演说传到柏林和维也纳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和奥地利皇帝便决定采取行动拯救他们的好兄弟。当时,列强们正忙于瓜分波兰领土,那里的不同政治派别相互争斗,使整个国家局势十分混乱。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占据一两个行省。即便如此,欧洲的国王和皇帝们还是不愿丢下路易十六,设法派出一支军队进入法国,解救自己落难的同胞。

巴士底狱

于是,整个法国突然陷入可怕的恐慌之中。多年饥饿与苦难所累积的仇恨,此时到达了可怕的顶峰。在巴黎,国王居住的杜伊勒里宫遭到民众的猛攻。忠于王室的瑞士卫队拼死保卫他们的主子,但是优柔寡断的路易在民众正要撤退时下令停火。灌饱了劣质酒精的民众,趁着血液里的酒精的作用,在震天的喧嚣声中冲进王宫,将瑞士卫队的士兵全部杀光。随后,他们在会议大厅里捉住了路易,宣布终止他的权力,并将他囚禁在丹普尔老城堡。

然而,奥地利和普鲁士军队在继续推进。恐慌变成了歇斯底里,使善良的男男女女变成了凶残的野兽。1792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人们冲进监狱,杀死了所有的在押囚犯,然而当局并没有干预。以丹东为领导的雅各宾党人深知,这场危机关系到革命的成败,只有采取最极端、最野蛮的方式,才能拯救他们。1792年9月21日,立法会议关闭,成立起一个新的国民公会。这是一个几乎完全由激进革命党人组成的机构。国王被正式控以最高叛国罪,被带到大会接受审判。他被判罪名成立,并以361票对360票的表决结果(他的表兄奥尔良公爵所投的那票决定了路易的命运)被判处死刑。1793年1月21日,路易平静而不失尊严地走上了断头台。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这些枪声和骚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他又那么高傲,耻于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