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第3/7页)

天尊贵地卑贱明确以后,国君与臣属的关系就可以确定了。高低上下关系已经摆正,贵贱的等级位置也就有一定了。阴阳动静有一定常规,但是万物的形体各不相同。爬虫根据类别聚居在一起,万物根据群类加以区分,那么它们的生命长短就不同啊。在天上日月星辰构成景象,在地下山陵河川构成形体,像这样,那么礼仪是根据天地的差别情况制定的。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二气互相摩擦,天地互相震荡,用雷霆鼓动生机,用风雨催促成长,用四季变化生命,用日月温暖照耀,于是万物化育成长了,像这样,那么音乐就是根据天地和谐的原理制定出来的。

天地变化不顺时,那么万物就不能生长,男女没有差别,那么就错乱成害,这是天地的自然情理。至于礼乐的作用上达到天而下接触地,随阴阳二气运行而和神鬼相沟通,穷尽最高处、极尽最远处而测量深厚的事物,音乐效法天,礼仪效法地。明显地不停运动的就是天,明显地不加移动的就是地。一动一静,是天地间万物的共性。所以圣人说“礼乐效法天地啊”。

从前,虞舜制作五弦琴,用来歌唱《南风》诗;夔开始制作音乐,用来赏给诸侯共享。所以天子制作音乐,用来赏赐诸侯中有德性的人。德性高,教化就受到尊重,五谷按时成熟,然后赏赐给他音乐。所以诸侯治理百姓勤劳辛苦,赏给的乐队人数就少,舞蹈队伍排列的距离远;诸侯治理百姓清闲安逸,赏给的乐队人数就多,舞蹈队伍排列的距离短。所以观察诸侯国的舞蹈,就知道他的德性如何了,听到死后的谥号,就知道他生前的行事为人了。《大章》音乐,意思就是尧的德性彰明啊;《咸池》音乐,意思就是黄帝普遍施德啊;《韶》乐就是舜继承尧的美德呀;《夏》乐就是禹能发扬光大尧舜的美德呀;殷商、周代的音乐也都尽是歌颂人事功业的。

天地变化有一定规律,寒暑不定时,老百姓就闹灾疫,风雨没有节制,老百姓就闹饥荒。音乐教化,就是老百姓的寒暑呀,音乐教化不定时就伤风败俗。礼仪行事,就是百姓的风雨,礼仪不节制就没有成功。但是,古代帝王制作音乐是用来效法治国的,治国好,那么音乐就表现国君的美德啦。那养猪造酒,不是用来制造灾祸的;但是诉讼的案子越来越多,那就是酒的饮用产生的灾祸呀。所以古代帝王根据这种情况制定喝酒的礼节,献一次酒的礼仪,宾主之间多次恭敬揖拜,这样整天都在饮酒的礼节中也不会喝醉了,这是古代帝王用来防备喝酒闹事的办法。所以说,喝酒饮食,是用来合聚欢乐的。

音乐,本意是用来表现美德的;礼仪,本意是用来杜绝淫乱的。所以古代帝王有死丧大事,一定有丧礼用来表示哀悼的情怀;有大的庆典,一定有祭礼用来表示欢乐的情怀:哀悼、欢乐虽然有区分,但是都归结到礼节。

音乐,是施舍给予;礼仪,是崇尚往来回报。音乐,是抒发人们内心产生的欢乐;而礼仪,则回报那开始欢乐的原由。音乐表彰美德,礼仪回报人情反思先祖。所说的“大路”车,是天子的专车;绣着龙的旗子,边上镶着九条飘带,是天子的旌旗;黑绿色边的甲壳,是天子占卜用的宝龟;跟从在后面的牛群羊群,就是天子用来回赠诸侯的礼物。

音乐,表达平和的感情不可以改变;礼仪,判别公正的事理不可以更易。音乐统一人的和合情感,礼仪区别不同的事理,礼乐的理论在人情方面可以贯通了。探讨自然本性了解变化原因,这是音乐的性情;发扬忠诚品德除去虚伪劣习,这是礼仪的常规。礼乐顺应天地的诚意,通达神明的恩德,使天地神灵都降临人间,凝集成这些大小形体的乐章礼仪,用它统治父子君臣的礼节。

所以伟大人物举行礼仪演奏音乐,天地鬼神都帮助他彰明教化。天地二气蒸合,阴阳交会协调,和煦母爱似地抚育万物,然后草木茂盛,菽豆稻稷长出地面,鸟儿振翅奋飞,带角的走兽也生息繁育,冬眠的昆虫又复苏了,母鸟在孵化,走兽在生育,胎生的不流产,卵生的不毁蛋,那么音乐调和阴阳的主旨就归结到这里了。

音乐,不是所说的黄钟大吕丝弦演唱舞弄盾钺,这是音乐的细枝末节,所以用儿童去表演;布置筵席,陈设酒樽俎器,排着笾豆食器,拿升台降阶作揖谦让作为礼仪的,这是礼的细枝末节,所以专有部门主管。乐师只会分辨声音唱诗,所以面向北演奏;太祝等祭祀官员只会分辨宗庙祭祀的仪式,所以只能跟在代享尸的后面;熟习殷商礼的司仪只知道分辨下葬的仪式,所以跟在丧主的身后。所以德性有成就坐上面的尊位,技艺有成就坐在下面的卑位;行为有成就的走在先头,办事有成就走在后头。所以古代帝王规定有上下,有先后,然后可以用来制作礼乐统治天下了。

音乐,是圣人用来娱乐的,但是可以用来使百姓的思想善良。音乐感动人到至深的程度,社会风气就会改易,人情世俗就会变化,所以古代帝王明确音乐的教化作用。

人具有血脉精气、思想智慧的本性,而没有喜怒哀乐的常规,人的本性受外物感应而起动,然后心意便有了表现形态。因此,情志细劣、短促衰弱的音乐流行,百姓就悲思忧愁;宽宏缓慢平易、曲调高亢节奏单纯的音乐流行,百姓就康壮和乐;粗犷刚劲、激烈振奋、气势广大的音乐流行,百姓就刚强坚毅;廉直劲正、庄严诚恳的音乐流行,百姓就严肃恭敬;博大洪亮充实圆润、顺畅成章动静和协的音乐流行,百姓就仁慈友爱;浮泛邪僻散漫放荡、成似夷狄节奏散乱的音乐流行,百姓就淫邪散乱。

所以古代帝王根据人的情感性格,考察天地度数,制作礼义,融会阴阳的调和,引导五行的转运,使阳气不散失,阴气不封闭,刚气不愤怒,柔气不恐惧,阴阳刚柔四气通畅在心中,发出音响表现在体外,都按着各自位置不互相侵犯,然后根据等级设立乐教,扩大音乐的深度和广度,体会音乐合谐的意境,用来效法德性修养深厚的人。分类比较乐器大小的名称,排比羽声结束、宫声开始的顺序,用五声十二律象征人事行为,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的道理都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说“音乐的观赏,蕴涵很深刻呀”。

土地过度垦植,那么草木就不生长了,湖水过分搅扰,那么鱼鳖就长不大了,天气衰竭,那么生物就不繁育成长,社会动乱,那么礼仪废弃同时音乐荒淫靡滥。所以这种音乐的声音哀伤而不庄严,有欢乐而不安定。傲慢轻佻就会触犯礼节,流连沉湎就会忘了根本。声音缓慢就含容奸伪,声音急促就思念利欲,感染淫荡邪僻的气质,泯灭行善平和的德性,所以有修养有道德的人轻视这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