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第2/5页)

正月,负责的官吏进言说:“及早确立太子,是为了使宗庙得到尊奉的重大措施。请求皇帝确立太子。”皇上说:“朕既是德行菲薄,上帝神明还没有接受我祭祀的歆享,天下的民众也还没有感到满意。如今我纵然不能广泛征求天下贤圣有德的人而把天下禅让给他,却说要预先确立太子,这是加重我的失德。让我怎么向天下人交代?还是暂缓决定这件事吧。”负责的官吏说:“预先确立太子,是为了尊重宗庙社稷,表示不会忘记天下。”皇上说:“楚王,是我的叔父。他年纪长,阅历天下的义理很多,明晓国家的大政体要。吴王和我的关系,是兄长。他为人仁惠而且好施恩德。淮南王,是我的弟弟,秉持才德来辅佐我。难道不能传给他们帝位吗!那些王侯宗室兄弟及有功之臣,其中许多人是有德义的贤人,假若能举荐有贤德的人来继承我不能完成的事业,那是社稷神明的有灵,天下的福气。如今你们不选举他们,却说一定要传位给我的儿子,人们将要认为我忘记了贤能有德的人而专意于自己的儿子,这不是在为天下而着想。我认为,这样的作法很不可取。”负责的官吏们都坚决请求说:“古时候殷、周建立了国家,统治权力都平安地持续了一千多年,古时候拥有天下的没有哪一个比这两朝更长久,殷、周就是因为采用了早立太子的方法。确立继承人一定是儿子,这由来已久了。高帝亲自率领士大夫们,最先平定了天下,封建诸侯,成为后世皇帝的太祖。诸侯王和列侯最初接受封国的人也都成为这个封国的始祖。子孙相继承位,代代都不断绝,这是天下的大义,所以高帝建设此种制度以便用来安定海内。如今放弃应该确立的人而改从诸侯和宗室中选取,这不是高帝的心愿。改议封立他人是不合适的。皇帝的某位儿子年纪最大,为人纯厚慈仁,请求陛下确立他为太子。”皇上于是应允了他们的建议。因此恩赐全天下民众中每位应当接替他父亲做后继的人一级爵位。封将军薄昭为轵侯。

三月,官吏请求皇帝封立皇后。薄太后说:“诸侯们都是同姓,立太子的生母为皇后。”皇后姓窦。皇上因为封立皇后的缘故,赐赏全天下的鳏寡孤独穷困的人和年纪在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九岁以下的孤儿们各有一定数额的布帛和米肉。

皇上从代国前来,刚刚即位,普施恩德,天下得到安抚,诸侯及四方部族都和洽欢乐,于是封赏随从他从代国前来的功臣。皇上说:“在大臣们诛杀那些吕家人而迎请我时,我有疑虑,臣下都劝阻我不要前来,只有中尉宋昌劝我前来,使我才能保有权力奉事宗庙。已经提升宋昌为将军,应当封宋昌为壮武侯。另外随从我前来的六人,官职都升至九卿。”

皇上说:“凡是跟从高皇帝进入蜀、汉中地区的列侯共有六十八人,都再加封各三百户。凡是跟从高皇帝的原官职在二千石以上的,颍川郡守刘尊等十人,各加封食邑六百户;淮阳郡守申徒嘉等十人,各加封食邑五百户;卫尉定等十四人,各加封四百户。封淮南王的舅父赵兼为周阳侯,封齐王的舅父驷钧为清郭侯。”这年秋天,封原常山国丞相蔡兼为樊侯。

有人劝导右丞相周勃说:“您本来是诛杀诸吕、迎请代王为帝的主要策动者,如今又凭借着这份功劳,授受最高的恩赏,处于尊贵的职位,大祸将要降临到您身上。”右丞相周勃听后就以身体有病为由请求免除职务。左丞相陈平独任丞相之职。

二年十月,丞相陈平去世,又以绛侯周勃为丞相。皇上说:“朕听说古时候建置诸侯国有一千多个,他们各自守护封地,按照时节进贡;民众没有劳苦,上下欢欣,没有失德的地方。如今列侯多住在长安,离食邑遥远,他们国中的吏卒运送给养所需费用既多而且劳苦,而列侯们也没有机会教导和管理他们国中的民众。应命令列侯前往封国,在朝中任官吏和有诏书命令留下的诸侯,应派遣他的太子回归封国。”

十一月晦日,有日食发生。十二月望日,又发生日食。皇上说:“我听说,天生万民,为他们设置了君王来养育治理他们。君主如果缺乏德义,施行政令不公平,上天就会用灾异以示警戒,警告君王没有治理好。因此在十一月晦日,发生了日食,谴责出现在上天,灾异哪还有比这次更大的呢!朕获得保全宗庙的职任,用一个微渺身躯而依托在万民和诸侯之上,天下的治乱,都在朕一人身上,二三位执掌国政的大臣们犹如我的手足。我对下不能治理养育好众生,对上又损害了日、月、星辰的光辉,我的失德实在是太大了。诏令到达后,你们全都要考虑我的过失,以及我所知、所见、所思的不到处,乞求你们把想法告诉我。并且举荐贤良方正和能够直言劝谏的人,来匡正我能力所达不到的地方。因此官吏们要各自整顿你们的职任,务必减省徭役费用来便利民众。我既然不能远施恩德,所以惶惶然忧虑外族人会有侵犯行为,因此国境防备未能停息。如今纵然是不能撤除在边疆屯驻军队,又怎么能命令军队来加强对我的保卫,应当把卫将军统领的军队裁撤。太仆所管现有的马匹留下够用就可以了,其余的马匹都交给驿站使用。”

正月,皇上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应当开辟籍田,我要亲自率先耕作,以供给宗庙祭祀所用的黍稷。”

三月,有关的官吏请求皇帝封立皇子为诸侯王。皇上说:“赵幽王被幽禁而死,我非常怜悯他,已经封立他的长子刘遂为赵王。刘遂的弟弟刘辟强和齐悼惠王的儿子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对国家有功劳,可以封他们为王。”就封立赵幽王的小儿子刘辟强为河间王,把齐国的几个大郡分出而封立朱虚侯为城阳王,立东牟侯为济北王,皇子刘武为代王,皇子刘参为太原王,皇子刘揖为梁王。

皇上说:“古人治理天下,在朝廷设有旌旗可以使百姓站在它下面进献善言,设有可以刻写对朝政批评意见的诽谤木,这些设置是为了通达治道而招来劝谏的臣民。如今法律中有诽谤和妖言的罪名,这就使众臣不能尽情直言,而君上无法听到过失。将如何招来远方的贤良?应该废除这样的法律条文。臣民中有人相约结誓诅咒君上而后又相互攻击告发,官吏们认为这是大逆不道,假若臣民还有其他怨言,而官吏们又认为是诽谤朝廷。这只是小民们由于愚笨无知而致犯下死罪。我认为很不可取,从今以后,有人假若触犯了这条法令就不要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