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迦太基(第6/6页)

迦太基政府不可能看不出他们军事体系的缺点,也无疑想尽办法以求补救。他们坚持金库与兵库的充盈,使他们得以在任何时候装备佣兵。他们对古代相当于近代之炮兵的事物付以极大心血——如机器的制造,这方面我们发现迦太基人一向比西塞利奥特人(西西里的希腊移民)优越;如象的运用,以此取代战车(迦太基的城防中有三百头大象的厩房)。他们不敢为依附的城市建堡垒,因之使非洲的村镇冒着只要有敌军登陆就遭占领的危险——这跟意大利成彻底的对比,因为大部分向罗马投降的城镇都保留着城墙,因此一连串的罗马堡垒制宰着整个意大利半岛。但在首都的防务上,迦太基人却用尽一切财源与艺术,有若干次,该城之所以能够保全,完全是城墙之功。而罗马城的政治与军事地位却如此安全,以致从未遭到过正式的围城。迦太基的主要国家堡垒则是他们的海军,这是他们最大心血投注之处。在船只的建造与处理上,迦太基人均超过希腊;有三层桨以上的船是迦太基最先建造的,而在那个时候,迦太基的战船大部分是五层桨的大划船,挂帆行驶通常也优于希腊船;桨手都是公有奴隶,训练精良,船长则为海战能手,勇敢无畏。在这方面来说,罗马远逊于迦太基,因为罗马的希腊人联邦船只固然不多,罗马本身更少,在无敌于西地中海的迦太基舰队面前根本不敢露面。

当我们把这两个强权的资源互比之后,明智而无偏的希腊判断或许已经出现:当两者开始发生战争时,将势均力敌。但我们不可忽略一点,即迦太基固把一切智慧与财力都用于攻与守的技巧上,它却无法弥补一个基本缺陷,即缺乏它自己的陆军,缺乏基础稳固的联盟。要想真正攻击罗马,必须在意大利行之,要想真正攻击迦太基,则必须在利比亚,这是谁都可看得出的;而迦太基最后难逃此种攻击,也系任何人均可察见。在那个航海业仍处于婴儿期的时代,舰队并不是可以独自长久作战的东西,必须在有树木、铁和水的地方装备。在非洲本身就不止一次证验过,即使海军强国也无法阻止较弱的国家从陆地进攻。阿加索克利斯既指明了通往迦太基的道路,罗马将军便亦自可遵循;在意大利,入侵者登陆只不过是战争的开始,然在利比亚,却可以变成围城,而到了这一步,除非发生特别的意外,再顽强再英勇的城民到最后也只有投降一途。


[1] 编注:康沃尔,英格兰西南部的郡。

[2] 编注:厄尔巴岛,意大利西部岛屿,拿破仑的第一次放逐地。

[3] 学者们对这个数字曾表示怀疑,据推测,依可用的空间而言,至多为二十五万人。然而这种算法是否可靠却成问题,何况该城为商城,房子有许多为六楼;再者,我们当记得,这个数字是政治上的,而非城市的定居居民,这和罗马的人员调查一样;因此,很可能把所有的迦太基人也包括在内,住在城里的、邻区的以及属地及其他地方的。当然,以迦太基而言,身在外地的人一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