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纸币做的老虎就是纸老虎(第3/12页)

不管是中国要买日本小汽车,还是拉美毒枭要买俄罗斯黑帮的AK-47,大家为了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就需要美元,为了得到美元,就都得上贡一些自己的东西给美国。换句话说,只要有人做国际贸易,就需要自觉自愿地给美国人上贡。

对美国人来说,这就像从全世界收税。经济学把这个叫做“铸币税”,也就是通过发行货币获利,和收了税一个效果。“铸币税”是过去的名词,说的是政府铸造不足值金币、银元,当然还有铜钱,从中可以获得利益,等于向使用金银铜币的人收税。

比如说清朝末年用7钱3分的银子铸造银元,宣布和一两白银等值。于是每造一块大洋,就可以当一两银子来购买东西,或者支付俸禄、军饷,大清国就能省下2钱7分银子,相当于收了2钱7分的税,税率27%。

更早以前还有篡了汉朝的王莽发行铜钱,汉朝本来通行五铢钱,王莽发行的一个铜钱重12铢,面值50铢,这也是铸币税,而且收得更黑,税率76%。另外还有两种刀币,面值分别是500和5000。于是人心思汉,思的当然不是老刘家和外戚豪强,而是汉朝的五铢铜钱。虽然五铢钱也不足值,起码没王莽那么邪乎,结果连王莽的士兵都不愿意要他发的军饷,就像蒋介石的军队不愿意要法币金圆券一样,没几年就被大家推翻了。

收铸币税不只可以用硬币,印纸票也一样,而且收得更多。发行美元的真正成本其实是利息,具体流程我们后面再讲。总之现在美国的利率很低,基准利率0.25%,国债的平均利率不到2%,经济学界喜欢干脆称为“零利率政策”。简言之就是发行货币的成本非常之低,美国人每发行100美元,只要付几十美分的利息外,加几美分的印刷费作为成本,剩下99块多都是铸币税。

比起老美来,王莽泉下有知的话一定觉得自己太厚道了。美国人收的铸币税率都快收到100%了,但是为什么没人把美帝一脚踹翻呢?为什么美军还愿意为一年六七万美元的军饷裹着十几斤重的防弹衣,背上一百斤重的大包去伊拉克、阿富汗踩路边炸弹呢?

这是因为王莽的铸币税是收自己国民的,美国是从全世界收。收铸币税是印钱,在国内印钱会导致通货膨胀。美国人则是把印出来的钱送到国外换东西,美国拿到了东西,别人的存款缩水关美国屁事。

通货膨胀会让一个国家的国民变穷,特别是没有大笔固定资产,靠工薪生活的普通生产者,他们的工资贬值了就只能更努力地工作,这样就可以制造更多物质财富用来出口,美国人就可以印更多钱拿走这些物质财富。

美国印的每一张美元钞票上都盖着美国财政部的公章,有财政部长的签名,写着“美国的财富”。仔细揣摩一下,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不管美元在谁的兜里,都是美国的财富。因为我们挣美元付出了劳动,创造了财富。美国人印一张写着“美国的财富”的纸,签字盖章就能拿走我们用劳动创造的财富。

美国喜欢鼓吹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政治民主化,背后的原因就是这个。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不管哪国要做买卖都要给美国上贡,交铸币税。贸易做得越多,用到美元的时候越多,铸币税交得就越多。

要多收铸币税,最方便的办法莫过于全球分工,哪怕简单到一件衣服,都要分到全世界去做才好。比如棉花是印度的,拉到墨西哥去织布,织完了布再拉到西班牙印染,然后拉到中国做成衣服,然后再把成衣拉到意大利去缝个商标,再拉到新加坡批发,最后送到德国、日本、加拿大卖掉。这一件衣服绕着地球跑了不止一圈,中间倒手好几次,每次倒手都要用美元结算。于是每个企业都要存一笔美元当流动资金来应付日常贸易,美国人在每次贸易中都可以收一笔铸币税。连带中间用到的轮船、汽车、石油、通信,美国人全都可以收铸币税。

反过来,如果中国把河南的棉花拉到河北邯郸织布,再就地做成衣服,然后运到山东青岛装船出口,只有一次要用美元结算,美国人顶多能收一次铸币税。如果不出口,直接装上火车拉到北京、上海卖掉,美国人干脆一毛钱铸币税也得不到。

所以美国希望世界上最好只有小国,最好小到只能做一个产业,每种原材料、每道生产工序最好都能独立成一个国家,自己发行一个叫不上名的货币。这样大家都离不开贸易,离不开用美元结算。

所以我们这种大国每出一个分裂分子,跑到美国去都很吃得开,如果反过来我们每次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美国人就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表面上看这是价值观差异,其实背后纯粹是利益使然。因为美国本质上是一个“印钞机帝国”,靠印钞票维持帝国运转,再靠帝国霸权维护钞票,从全世界搜刮利益。

布雷顿森林体系何以倒掉

某些中国人的脑子里都有个“美国梦”,不管是像我很多朋友那样花几年时间苦读考到美国去;还是像我这样,成天瞎琢磨美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运行。

美国从独立起就有“美国梦”,那时候美国不是“美帝”,既不发达,也没霸权,实际上很衰,夹着尾巴做人都会有飞来横祸。比如美国独立之后十几年里,英国海军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拦截美国军舰,把美国海军的船员抓一些到自己船上补充自己伤病、逃亡的水手。当时有一条美国军舰试图反抗,当场就被英国人一顿侧舷炮急速射打成了筛子,舰长中弹身亡,这位舰长在弥留之际高喊“为了星条旗的荣誉,起码打一炮”,最后是一位厨师拿了一块火炭跑到背向英舰的一侧放了一炮,那位美国烈士才闭上眼。

那时候的“美国梦”是到新大陆去得到一块土地,不过那也不容易。美国东部13个殖民地刚独立,1812年英国舰队就开进波托马克河,攻占了华盛顿,放火烧了总统府。幸而英国人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更多的地方,一个美国战俘看到远处仍然有国旗飘扬,写下了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很快英国人退走,美国人回去把烧黑的总统府刷白了,改叫白宫,继续过小日子,做美国梦。当然为了防止下一次再被什么人放火,华盛顿重新做了规划,把街道当成防火带,道路面积占了市区的43%,相当于把首都改成了一个广场。其实当时英国人的兵力大半去打拿破仑,小半去抢劫印度,对美国不过是抽了一些杂兵去教训一顿,让美国人老实一点,不要侵犯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