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纸币做的老虎就是纸老虎(第2/12页)

上面那个数据是2009年的,在同一年里,中国也造了2.8万亿美元的商品,不过出口了1万亿,其中的大部分通过直接出口、转口、贴牌、深加工,最终到了美国。

有个做出口的朋友有一回吐槽说:“我一个礼拜要往美国出口10集装箱掸子,美国到底得脏成什么样才用得了这么多掸子啊!”我跟他说:“要是美国人自己造掸子,绝对不会用一次就扔。”另有一个做千斤顶的朋友,从美国回来大感不平:“看见好几次了,美国人换完轮胎不收千斤顶,扔到路边开车就走,怪不得我一个人一年就能卖出去几千万美元。”我给他的回答是一样的。

可见美国人过得好,美国让我们向往,是我们供出来的。笔者小时候,父亲的一个同学留学美国,在当时这算一件在邻里朋友间相当震动的大事,那位叔叔走之前天天大宴宾客,笔者也跟着父亲一起去吃,笔者还记得席间那位叔叔说的一句话:“美利坚是上帝眷顾的土地。”后来很多年父亲都以他那位同学作为榜样教育我,结果导致我的青春期叛逆全都发泄到了学英文上。过了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件事,如果说“上帝”确实眷顾美利坚的话,那这个“上帝”其实有一部分就是我们中国人。

美国在向全世界收税

当然我们没有当上帝的感觉,起码美国人吃饭的时候不会说“感谢中国人赐我食,感谢全世界劳动人民赐我力”。我们还是羡慕美国人的富足生活,有个朋友苦读了好几年,考到了美国的名牌商学院,去美国之前感慨说,“我们从小都是读书、读书、读书……再也不要我的下一代这样了”。过了几年他回国探亲,当然主要是看牙,因为加上来回机票也是在国内补牙便宜,张口就说:“其实美国人很勤奋的,上到研究生、MBA的美国人天天看书到一两点,上了班忙到连上厕所都得排计划……我的理想就是跳槽到一个大公司,派我回来当驻华代表。”我想跟他说:国内也是加班到半夜的,不管是血汗工厂,还是CBD。不过这话我没说,人总需要点奋斗目标。

我们拼命工作当然是为了赚钱,赚了钱买房、买车、购物、供下一代上学,给自己养老。这也是我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过如果细想起来,我们赚钱的目的是为了买东西,赚钱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东西运到美国。这岂不是很矛盾?

当然贸易本来就是互通有无,如果美国有好东西,出口进口都有好处。比如1840年中国打鸦片战争,美国人卖大炮给林则徐,其中有威力强大的69磅和72磅加农炮,让英国舰队很挠头,只好让步兵登陆,靠拼刺刀解决清军的炮台。美国人则从中国买茶叶,美国独立的起因就是英国人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禁止美国人自己去中国买茶叶,结果美国人爆发了“倾茶事件”,后来成了独立战争的导火索。那时候美国和中国做生意,双方都得到了收益。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东部地区又出现了一个“茶党”,现在的茶党并不是要冲进波士顿港把货船上的茶叶倒进海里,只是一些日子还过得去的美国人不满意奥巴马政府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高税收、高赤字政策,不满意美国失业率节节攀升,同时又年复一年地吸收新移民。

美国出现茶党是因为现在的美国工业衰退,产品竞争力下降。不然美国人真要是有什么东西可卖,我们也不至于光出口不进口,剩下3万多亿美元花不出去,最后都变成了外汇储备。这3.3万亿外汇储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辆最新型的M1A2 SEP数字化主战坦克可以卖500多万美元,一架F-22隐形战斗机卖1.2亿美元,一艘核动力航母卖130亿美元……这3.3万亿可以买:100艘核动力航母,加1万架F-22,加10万辆M1A2 SEP主战坦克,剩下的零头大概还可以再买100万套“杰瓦林”智能反坦克导弹,再加1亿支最新款M16A4自动步枪。

当然美国人不会把这些东西卖给我们。抛开国家安全考虑不说,美国人也喜欢做无本生意,出口服务业的无形产品,诸如企业咨询、好莱坞大片,甚至美国大使馆收的签证费……

全世界乐意看美国电影,听美国金融顾问忽悠的人不在少数,就算这个地球上最极端的反美人士,也不介意通过美国的电子游戏体验消灭美军的快感。还有咱们平时用的电子设备,比如每个手机、每台电脑都有几块芯片要交专利费给美国,专利费比手机的制造成本还多。平时所说的“山寨机”之所以便宜,主要就便宜在没交专利费上了(有些芯片代工厂会把超额生产的芯片偷偷卖掉)。这些服务都是高端产品,绝非印度、爱尔兰那种接电话、写程序之类的简单服务外包可比。

不过就算计入服务业,美国也没挣到钱,美国每年的服务业出口有5000亿美元,同时还要进口3500亿,服务贸易顺差只有1500亿美元,每年却要花掉1.3万亿进口商品。或者换句话说,就算我们喜欢花钱听美国人忽悠,我们从美国人那儿得到的忽悠也不如美国人从我们这儿拿走的东西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我们大脑进水了,还是美国人施了什么法术,在美元上念了什么咒,画了什么符,让我们做着这种老鼠搬家的事还乐此不疲?

世界上乐意往美国送东西的还不只是中国人。从1976年到现在,美国人一直是贸易逆差,而且整整35年来一直是世界第一大逆差国,积累的账面逆差有10万亿美元,按购买力折算(过去的美元更值钱),美国人从全世界赊来了20多万亿的东西,相当于现在美国人5年的商品消费。

其实我们并没有脑抽,地球人也没有集体变傻,这只不过是很正常的经济规律而已。大家愿意要美元是因为美元可以买到东西。但是既然连美国人自己的东西都是赊来的,那大家拿美元买谁的东西呢?

咱们打个比方,假设世界上只有沙特、日本和美国三个国家,沙特造汽油,日本造汽车,美国啥也不造,印美钞。假如沙特人和日本人互相不认识对方的货币,但是都认识美元,那么沙特人要买汽车需要用美元买,就要卖一半石油给美国,日本人要买汽油同样也需要卖一半汽车给美国,这样美国人印印票子就白得了汽车和汽油。

全世界有两百来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点值得买的东西,哪怕是毒品或者人口,所以会有国际贸易。可是一个国家一种货币,光是汇率换算就得把大家愁死,这还不算汇率波动和政治风险,所以用一种货币做国际结算会比较省事,这种货币现在就是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