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路漫漫(第6/6页)

[18] 胡格诺派借助间谍得知,吉斯公爵从未想要满足太后的提议,太后和孔代亲王的交涉不过是骗新教徒们放下武器,从而一举歼灭。

[19] 不太可能是科利尼雇佣了波特洛特去暗杀吉斯公爵。对这位提督而言荣誉就是一切;他绝不屑于采取这样一种卑贱的方式。此外,只有一位真正无辜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波特洛特对吉斯家族本就有敌意——他的一位表亲曾率领胡格诺派于1560年在安博瓦兹(Amboise)攻击吉斯家族,而弗朗西斯二世当时尚在人世——并且此人也擅长嘲讽吹嘘。后来又一位胡格诺派曾经写道:“他在前往鲁昂之前,曾向所有人提到他定会杀死吉斯公爵。”

[20] 新的法令削弱了胡格诺派的权力,只允许他们中的贵族私下进行祈祷。而普通人除非是在那些新教占优势的城市中,否则不能公开进行宗教活动。治安官安·德·蒙莫朗西(Annede Montmorency)当时已经70岁。他富甲一方,并且在亨利二世当政时已经掌握很大权力。他是天主教徒,支持吉斯公爵;不过另一方面,只要胡格诺派贵族私下祷告,不影响天主教徒,他也相当温和。

[21] 凯瑟琳虽然声称热爱、尊崇亨利二世,但亨利二世(和黛安)死后,凯瑟琳马上就推翻了他们的政策。亨利和黛安都是热心的天主教徒,绝不会支持胡格诺派。而且,尽管亨利在黛安身上花钱无数,却不像其父那样极尽奢华,而是更倾向简朴的生活(考虑到国家债务缠身,这也是必然)。

[22] 有趣的是,亨利最初反对放弃新教皈依天主教,令人不禁想起玛戈在普瓦西会谈中反对放弃天主教改信新教。这显示,他们两人即使在年幼的时候已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

[23] 诺查丹马斯故意将预言说得模糊不清,他害怕说得太清楚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结果。他以一贯的模糊口吻说道:“(我)用黑暗而神秘的词句书写人类的未来……(我)给文字布上重重迷雾,运用先知的语言,免得伤害人类脆弱的感情。”

[24] 凯瑟琳的大使应景地在1565情人节那一天将婚约(以及吉祥的星象)传达给伊丽莎白。英格兰女王通过使节向凯瑟琳赏脸表示感谢,并表示不予接受。凯瑟琳不以为然。法国太后对伊丽莎白说:“你提到的第一个反对理由就是新郎年龄,但是如果伊丽莎白女王能在新郎年龄上作出妥协,我也会在女王年龄上作出妥协。”这笔交易很好地说明了查理九世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如果夫人能像我一样接受年龄的差异,我会非常欣慰”,据说这位少年国王和太后的意见一致,“我是真的爱她,”他为了表示自己同意太后意见加了一句。

[25] 此处指奥地利的乔安娜(Joanna of Austria,1535-1573),她与菲利普二世均是圣神罗马帝国皇帝和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的后代。乔安娜拥有奥地利女大公(Archduchess of Austria)封号,于1552年嫁给葡萄牙皇储约翰,1554年生下未来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后,因丈夫去世而回到西班牙。在菲利普二世出访英格兰时(菲利普二世一度拥有英格兰国王头衔),乔安娜任西班牙摄政。从年龄上看,乔安娜比凯瑟琳次子亨利年长16岁。——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