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南浔路(1938年6月~1938年10月) 熊本来的背包客(第4/5页)

一下子又多了两个师团,冈村宁次有了底气,开始重新考虑各自的任务。

冈村和参谋长吉本贞一、作战课长宫崎周一、高级参谋池谷半二郎等人重新拟定了作战计划。

计划由池谷协助宫崎完成。前者有南京追击战的经验,后者虽没参加过南京攻略,但是当时日本军中不可多得的参谋人才。

宫崎曾在陆军大学教了多年战史课,后来写下的《感悟兵术》一书是有关昭和日军战术的解密之作,又著有《宫崎周一中将日记》,和池谷半二郎的《某作战参谋的回想手记》,成为了解日军参谋战术的“教科书”。

在宫崎的计划里,本来作为总预备队的第9师团主力向瑞昌进击,一部协助第106师团在瑞昌至德安的大道上获得前进据点;第101师团攻取星子县后,切断第106师团正面中国军的退路,计划在8月底占领德安;第27师团在星子附近登陆后,也向德安进击,策应第101师团的行动;至于第106师团,以一部捕捉庐山西南之中国军,主力亦向德安方向追击。

宫崎后来成为日本帝国时代最后一任陆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在他的计划中,江南的4个师团互为犄角。

第9师团登陆后,前锋丸山支队(丸山政雄少将率领)即击溃川军王陵基的部队,迅猛推进到岷山一线,攻击了金官桥左翼欧震第4军的阵地,策应第106师团作战。

军情陡然出现变化。

在第4军左侧背暴露的情况下,薛岳急令俞济时第74军驰援岷山。

成名前的第74军,自从南京撤下来后,似乎没进入状态,在万家岭大捷前,一直迷迷糊糊的。

在接薛岳命令前,第74军还有一个插曲:

九江陷落后,张发奎把部队后撤,第9集团军总司令吴奇伟给第74军军长俞济时打电话,叫他派手下第58师到黄老门增强李汉魂第64军的防线。此时,师长冯圣法正带着第58师警备德安。接到命令后,部队立即出动。当时南浔铁路已经不通,只能走铁路西侧的一条山路。

但行至马回岭时,出事了。

第58师下面是第172旅和第174旅,前者旅长是在南京战受伤的邱维达,他是由王耀武第51师团长的位子升任第58师旅长的。邱维达的部队,走在最前面的是蔡仁杰(黄埔军校5期,湖南常德人)的团,中间是邱的旅部,另一个团在后面。刚到马回岭,就有日机来袭,蔡仁杰急忙指挥士兵隐蔽。就在这时候,西南方向又枪声大作。

情急下,见日机走后,蔡仁杰带人加快速度,把后边的部队甩开了。

就在邱维达想带人跟上去的时候,发现第174旅跑了过来,从他们面前斜穿而过,等于把邱维达旅部和身后的另一个团挡上了。等第174旅过得差不多后,邱维达想带人继续前行时,意外发现左前方山沟里出现一面刺眼的太阳旗。

是日军的一支骑兵部队。

作战经验丰富的邱维达立即叫旅部特务排占领前方阵地。邱维达下面的另一个团此时还在后面。正在这时,第174旅最后一个营从邱维达面前斜穿。邱一把抓住营长黄剑峰,叫他立即停止追赶大部队,马上投入眼下的战斗。但黄不肯,认为邱不是他的旅长,说他必须赶上自己的大部队,否则会被军法从事的。

见此情景,邱维达想揍黄。

还好旅部作战参谋叶方华跟黄剑峰比较熟,劝说他投入战斗,这样黄营才止步,最后打跑了日骑。与此同时,蔡仁杰那个团,由于第174旅斜插前进,导致自己脱离旅部,在前面遭到另一股日军攻击,伤亡不小。

第58师本来是驰援第64军的,没想到在半道上就出了意外,所以吴奇伟又下令,叫他们回转德安整理补充。

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师长的冯圣法感到很没面子,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邱维达身上,认为邱出发前没跟第174旅协商好,导致两个部队在行进道路上陷入混乱,以致出现交叉“撞车”的情况,而邱随后又没能掌握部队,导致局面混乱。此外,还有一条,那就是指责邱维达拦截别人的部队。

本来冯圣法对邱维达就不感冒,认为他虽然到了第58师,但仍是王耀武的人,总想找机会把他踢走。这一下等于有了借口。上报给军长俞济时,邱维达被撤了旅长职务。冯圣法随后把自己以前在第88师的同事廖龄奇弄到第58师,接替邱维达做了旅长。

这个事被王耀武知道后,大为邱维达鸣不平。王耀武以精明著称,但同时又能为老部下撑腰。“状”告到俞济时那里,认为这样处置不公。俞济时最器重王耀武。怎么办呢?一来二去,把邱维达重新转到王耀武的第51师团,给周志道做副手,做第151旅副旅长。

对于邱维达来说,除了降一级外,其他没什么不好的,因为又回到王耀武手下了。人生在世,所谓知己,就是互相看着顺眼,邱维达就信服王耀武,这是没办法的事。事实也证明,王耀武确实对邱维达够意思,南京突围之夜就不说了,再往后,王耀武做到第4方面军总司令,参谋长还是选用邱维达。

现在,接到薛岳的命令后,俞济时立即往岷山派出了一支部队,但没多少人。

后来看,这是第74军战史上最不堪回首的日子。在8月29日的第一次岷山之战中,到达岷山的第74军一部迅速被第9师团丸山支队横扫。30日,俞济时又向岷山派出一支部队,结果又被第9师团击溃。

薛岳这下火了。火什么?火俞济时逐次分兵去阻击。薛岳说:“俞军长!没你这样的,一次派那么点人,你以为是去打土匪?你给我第三次派兵到岷山,这一次要还后退,就军法从事!我知道你跟委员长的关系,但你现在归我节制,那我就先枪毙你,然后委员长再枪毙我!”

薛老虎脸色要是阴沉下来,还真就不好办了。

于是俞济时就有些慌,薛岳的脾气他当然知道,说得出来就做得出来。

所以在第三次岷山之战中,第74军死磕日军第9师团,终于打出了血色,当然自身也伤亡惨重,这也正是后来蒋介石为什么要薛岳把第74军拉到长沙进行休整的原因。

在第9师团的帮助下,第106师团总算钻过金官桥。

在九江冈村宁次的司令部,一些参谋窃窃私语,其中一名原籍仙台的参谋说:“那些来自熊本的家伙难道是来中国背包旅游来了?打得也太差了吧?我就说熊本师团不可行吧!”

虽然过了金官桥,但第106师团此时士气极度低落,向德安方向进击的第101师团也毫无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冈村宁次所能做的,只有把刚刚在星子县登陆的本间雅晴第27师团调过去。

第27师团9月上旬在庐山脚下集结时,第9战区的判断是:他们要帮助第101师团同往德安方向进攻。但没想到中旬第27师团行动时,突然向西往瑞昌去了。瑞武路,也就是瑞昌到武宁一线,由重返前线的张发奎负责,他采取的措施是变大部队为小部队,叫他们分别占领一个又一个山头,这样的话日军就必须逐次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