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始倡玄学——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第7/12页)

但是何晏具备真正的学者气质,他不以职位、年龄论英雄,信奉“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于是,他就拿出大家刚才讨论的一个观点,对王弼说:“这个观点啊,我觉得很精妙了,基本阐述到头了,你还能再辩驳吗?”

结果王弼丝毫不客气,只几句话,就把那个观点驳倒了,登时满座皆惊。

王弼还没完,他又自问自答,自破自立,自己又当正方又当反方,顺着刚才那个观点反复辩驳,后面所阐述的这些义理,是大家听都没听过的。

何晏大喜,称赞说:

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三国志·魏志·钟会传》引注)

就是说王弼这样的人虽然年纪小,但是见识高超,实在可畏,可以和他讨论天人之际的大学问了!

何晏没有因为王弼的才华而嫉妒他,反而对他很尊敬。何晏写了一本《老子注》,就拿去给王弼看。当他发现王弼的《老子注》更加精彩、更加高明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文章毁了,改成了《道》《德》两篇论文,可惜这两篇文章没能流传下来。

何晏都是组织部部长了,面对十几岁的毛孩子,还能平等交流,也不打压学术后进,也不逼迫王弼给他代笔写论文,实在难能可贵!何晏虚怀若谷的学者风度,一直被后人推崇尊敬,也令无数文人自觉羞愧。

言——象——意

王弼的厉害,不是吹出来的,他的一些观点,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包括今天的我们。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哲学有三个基本概念,即“体”(本质)、“用”(本质的表现和功用),还有一个,就是王弼所发挥的“象”。

古人认为,天道难测,语言根本无法准确表达深邃的含义。比如,庄子就说“得鱼忘筌”,《周易·系辞》也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王弼呢,在庄子、《易经》的基础上,又天才般地发挥了另一个概念——象。

“象”的概念,出自《周易》的卦象,就是那些长长短短的横线符号(乾卦)(坤卦)等等。

象,本来是用以表达“隐藏的天意”的,可是汉代学者把这些符号又具体化,比如“乾”就只能用马来比喻,“坤”就只能用牛来对应。说到“乾卦”,就说马如何如何;说到“坤卦”,就说牛如何如何,结果,把象也解释得死板呆滞。

王弼反对这种死板的理解,他把“象”加以发挥,拓宽其范围——大约可以理解为形象的东西、比喻的东西,既能体现终极道理又不那么直接具体的东西。

他说,只要符合乾卦刚健特性的,何必一定要是马呢?龙啊、马啊都可以啊。只要符合坤卦柔顺特性的,何必一定是牛呢?母马啊、大象啊也都可以啊。

由此,王弼就把“象”变成了一个既具体又可以无限引申的中介概念,成为“言”(实体的)和“意”(虚无的)之间的桥梁。王弼说,“言”确实不能尽“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言”来理解“象”,通过“象”来理解“意”。

这样一来,“象”的含义增宽,《周易》的解释都焕然一新。

这儿有点绕,我们举个例子说。

比如,我们说梦可以反映人的潜意识。“人对梦的解释——梦境——潜意识”,就是“言——象——意”三个层次。

一般认为,梦中的蛇代表阳具,这个梦里的蛇,就是“象”。

如果按照汉代学者的思维来解释:你梦到了蛇,你潜意识就是在渴望男性的阳具。但是王弼的观点要开明得多,王弼认为,你不能把“梦里的蛇”变成一个固定解释,否则梦境不变得太过死板呆滞了吗?还反映什么潜意识啊?这种见蛇就说阳具的说法,太武断、太呆板,根本无法认识深层含义。

在王弼这里,梦中的蛇,可以代表阳具,可以代表恐惧,可以代表柔软,可以代表邪恶,甚至可以代表绳子,可以代表一切的一切,只要符合“蛇”的特征,就都可以。

这样一来,才有可能真正深入梦境,真正了解人的潜意识。

既然“象”的含义不确定,可以多样解释,那么王弼进一步认为,对经典的理解,就不能拘泥于文字表面,要“忘象”才能“得意”。

举个例子,王弼以前的东汉学者,在解释儒家经典的时候,非常教条。假如要解释《论语》中“回也闻一以知十”这句话,就会在“一”和“十”这两个数字上下功夫:为啥是“一”和“十”呢?为啥不是“二”和“九”呢?圣人是不会胡说的,这数字也有莫大的秘意!于是开始牵强附会,解释得天花乱坠、奇形怪状。

王弼就说,别这么死磕啦,“一”啊“十”啊都属于文字表象,只是一种比喻,这句话是形容颜回很聪明,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已,压根不必拘泥于这些数字的含义。

对于汉代的学风来说,这完全是一种崭新的思路。

发现了没?我们今天解释这些话,用的思路,就是王弼的!

王弼的思想影响了整个魏晋以后的中国人,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我说“小明杀鸡给猴看”,您一定不会理解为:小明真的当着猴子的面杀了一只鸡。您会知道,这句话是个比喻,猴子、鸡,都是为了说明道理的“象”而已。比如小明爸爸谦虚,说自己的儿子小明是“犬子”,您一定不会理解为:小明就真的是一条狗,您知道,“犬”也是一个“象”。

不得不说王弼太牛了!他这些观点所改变的,不是对一两句经典的解释,而是改变了一种思维方式!这么牛的人,在提出这些观点的时候,才二十来岁。

估计是老天怕他活太久,怕他整出太多新花样,所以早早就把他给收回去了,王弼只活了24岁。

曾经碰到有人跟我谈《周易》,说《周易》是神佛所传、是外星文明、是史前文明、是天书,好好努力学到六七十岁,估计才能摸到一点门路,年轻人不可能了解《周易》。

我当时就想反驳他,想问他知不知道王弼。后来一想算了,这种人,即便告诉他有个二十多岁的王弼是如此牛,他也会有各种狡辩。《周易》都能是“神传”的,王弼就不能是神仙变的吗?

王弼还有好几个观点,都很牛,不过本书就不多介绍了。

总之呢,在何晏、王弼等人手里,确立了魏晋玄学的基本命题,也确立了与传统学术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清谈”和玄学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后人但凡说清谈,必然要提到玄学;说玄学,必然提及清谈。

所以,何晏和王弼是魏晋玄学真正的开创者和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