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无力回天,晚唐贤君“小太宗”(第4/4页)

李忱曾经沉迷于女色,终生不立皇后而恣意临幸宫妃,一共生有二十三个子女。见到李忱不听自己的劝告,依旧沉迷于女色,轩辕集态度坚决地请求重回山中修炼。李忱挽留他说:“先生不如再多留一年吧,等我在罗浮山给你建的道观建成后再走也不迟。”但是轩辕集丝毫没有继续留下的意思。李忱很不解地问:“先生为何这么着急地舍我而去,难道是国家有灾难吗?您知道朕能拥有天下多少年吗?”轩辕集取笔写下四十,但十字挑上,就是十四年,这一数字正好与李忱在位的时间相同,让人不禁感觉冥冥之中,兴替自有定数。

有一次,吴越之地的官员进献了一名绝色女子,李忱十分宠爱她。但是有一天,李忱忽然说:“昔日唐玄宗有一个杨玉环,就弄得天下大乱,到了今天都还没有完全平定,我怎么可以步他的后尘呢?”于是他把这名女子召到跟前,对她说:“美人,朕不能留下你。”李忱的侍臣说:“陛下,您可以将她放出宫。”李忱却说:“放她回去,我肯定会想念她,不如赐她毒酒一杯吧。”于是这名国色天香的女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其实,李忱鸩杀越女绝非是真正担心自己会沉溺于女色,而是通过处死绝色美女这件事,向天下召示,自己不荒淫也不贪色。

晚年的唐宣宗李忱开始相信一个叫李元伯的江湖术士的话,服用他炼制的金丹,丹毒发作后,李忱的身体每况愈下,随着丹毒越来越深,李忱的后背上出现了大面积的溃烂,整月都无法上朝,最终一命归西,享年四十九岁,葬于贞陵,庙号宣宗。李忱聪明细致,胸有大略,不徇私情,能够虚心纳谏,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在生活上勤俭节约,爱惜百姓,可以说是唐晚期难得的一位贤君。

最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小太宗”在立储问题上过于纠结。李忱喜欢第三个儿子夔王李滋,不喜长子郓王李温,所以迟迟没有立太子,导致他死后宦官王宗实和亓元发动了政变,将李忱托付的宦官王龟长、马公儒、王居方全部杀死,拥立郓王李温即位为帝,也就是唐懿宗。李忱在立储问题上的迟疑不决,加上临终前竟然托孤宦官,导致了政变的发生,让刚刚看到一丝曙光的大唐王朝,又重新掉进了更加黑暗的深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