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无力回天,晚唐贤君“小太宗”(第2/4页)

但是由于李忱从年少时起就沉默寡言,任人欺负,所以当他在宦官的扶持下登上王位时,文武百官本以为他只是一个愚笨无能的傀儡皇帝。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第一次朝见文武百官的时候,从容自得,处理政务的时候,果断自信。朝野上下这才发现李忱的才能一直没有显露出来,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

有一次上朝的时候,李忱看了一眼李德裕,然后对文武百官说:“每次上朝,李太尉看我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不寒而栗。”这是李忱对李德裕发出的挑战和警示。李德裕在唐武宗朝担任宰相的时候,因为有很大的功劳,所以十分狂傲。

当时朝中有很多大臣都批评李德裕,说他利用手中的大权公报私仇,打击牛党的人员,而且手段十分狠毒,在朝野上下造成了十分紧张的政治气氛。唐宣宗李忱也很看不惯李德裕。

李忱即位不到一个月,唐武宗还没有下葬,他就让李德裕为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诏书一下,朝野震动。李德裕所提拔的官员纷纷落马,唐武宗所宠信的道士赵归真被杖杀,轩辕集流放岭南。等到唐武宗下葬后,李德裕调任东都留守,但同平章事被解除。第二年冬天,唐武宗朝的吴湘冤案被重新审理,李德裕因此被贬为潮州司马,后来又被贬为崖州司户,死在了被贬的地方。

李德裕死后,李忱开始大力提拔之前被李德裕所排斥的官员。其中牛党成员自然首当其冲,被流岭南的五大骨干李宗闵、杨嗣复、李珏、牛僧孺、崔珙在同一天北迁。文学之士马植因为不被李德裕信任而没有得到重用,李忱让他担任了刑部侍郎,充盐铁转运使。白敏中原本被李德裕提拔,但是李忱即位后,白敏中立刻倒戈,竭力攻击李德裕,成为了唐宣宗朝的政治红人,被任命为宰相,由他引荐的崔元式、韦琮等人,大多是李德裕担任宰相时所不看重的人。魏谟入相也和他与牛党来往密切有很大的关系。崔铉与李德裕关系很不好,也被李忱拜为宰相。李德裕在位时所重用的名将石雄,向李忱请求一镇终老,遭到了拒绝,石雄最终抑郁而死。李忱为了打压李德裕的势力,有些做法甚至超出了理智。当时,有一个叫做丁柔立的官员,他在前朝被李德裕压制,但是在李德裕接连被贬黜后,丁柔立竟然站出来为他鸣冤,李忱以阿谀李德裕的罪名贬丁柔立为南阳尉。

尽管唐宣宗李忱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他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执政期间曾经烧过三把火,一把火使权豪敛迹,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阍寺詟气。这些措施使得唐朝的国势有所起色,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使腐败的唐朝统治出现了“中兴”的大好局面。

当时由唐宣宗李忱铸就的中兴局面,也被称为“大中之治”。李忱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对内致力于改善安史之乱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打击不法的权贵和外戚。对外他不断派兵击败了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了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克复河湟,拓疆三千里外,告成宗庙,雪耻二百年间,使得大唐国势重新振作起来。

高枕无忧,严律宗亲稳江山

唐宣宗李忱出身卑微,他的母亲郑氏是作为叛将的侍妾进入后宫的,本来是给郭贵妃当侍女,后来偶然被唐宪宗临幸后怀孕,生下了一个儿子。所以皇室宗亲们都瞧不起她,作为她的儿子,李忱虽然同为皇子,并没有被溺爱过,因此养成了勤俭节约、温良恭俭的优良品德。李忱即位后,宫中的用度几乎到了吝啬的程度,他不仅自己十分节约,对宗室的亲属和子弟也要求十分严格,他时常提醒他们一定要遵循宫中的制度。

李忱的长女万寿公主是皇后所生,因为聪明伶俐,深受李忱的宠爱,他专门请来老师教授公主礼仪和道德。当公主到了适婚年龄,李忱亲自为她选择佳婿,他想招一个既是士族出身,又考中过进士的驸马。他看中了校书郎、右拾遗郑颢,郑颢是唐武宗时期的状元,也是唐宪宗时期宰相郑絪的孙子,学问和门户都非常合适。万寿公主下嫁,是当时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按照朝廷的礼制,公主出嫁的时候应该使用银饰装潢的豪华车马,但是李忱却要求女儿使用一般大臣使用的铜饰车马,万寿公主十分委屈。不仅如此,李忱还一脸严肃地告诫她说:“你虽然是我心爱的女儿,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到了夫家一定要严守妇道,不能因为你是皇帝的女儿就慢待和轻视夫家,你要胆敢仗势凌人,我一定不会轻饶你的,也不得干预朝政,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之祸,不可不戒。”

万寿公主出嫁后,有一次,李忱听说驸马的弟弟郑觊得了重病,马上派宦官前去探望。宦官回来后,李忱专门询问:“你看到公主了吗?她在哪儿?”宦官回答说:“陛下,公主正在慈恩寺观戏,并不在府中。”李忱大怒,深有感触地哀叹道:“我有时候会怪士大夫家不愿娶公主为妻,但是顾及我的面子只好接受,我还觉得他们不识抬举,现在我总算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了。”于是他让身边的宦官立刻把公主叫回来,让公主站在台阶下,冷落很久,然后当面斥责道:“哪里有小叔子生病的时候,做嫂子的自顾自去看戏的道理?这要是传出去,别人不光说你,恐怕还要说朕没有教育好你了!”公主一看父皇发这么大的火,吓得连忙跪地求饶,表示从今一定会做个贤惠孝顺的好妻子、好儿媳、好嫂子,维护父皇的好名声。李忱语重心长地对公主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宫中你是公主,在郑家你就是媳妇、儿媳、嫂子,所以要守妇道。”听了父皇的谆谆教诲,万寿公主连忙准备了许多礼物,回到郑府探望小叔子去了。

李忱的二女儿永福公主也到了婚嫁的年龄了,佳婿难觅,他只好公开给女儿征婚。万寿公主的驸马郑颢想到了同为进士的朋友于琮,于琮的父亲也是科举出身,因为性情耿直,不攀权贵,只做了一个小官,于家四兄弟全是进士出身。郑颢对于琮说:“你虽然有才华,但是不擅长说场面话,也不会结党营私,恐怕一辈子也难等到做官升迁的机会,现在我的皇帝岳父公开招驸马,这正是你的一个机会。”于琮觉得有理,就前去应征,李忱如获至宝,立刻让永福公主与于琮订婚,公主也对这个未婚夫很满意。有一天,永福公主陪父皇吃饭,席间,因为一点小事,竟然当着父皇的面发起了脾气,把筷子都摔折了。李忱吃了一惊,勃然大怒道:“你当着父皇的面就敢耍脾气,这样怎么能嫁到士大夫家里去呢?”于是当即传旨,解除了永福公主的婚约,让四女儿广德公主下嫁于琮。广德公主贤良淑德,对丈夫于琮家里十分尊重,家里有婚丧嫁娶,她都会和其他儿媳妇一样,按老少尊卑顺序站在队列里,从不显示自己的特殊身份,很为世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