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当代汽车设计(第7/24页)

意大利的汽车工业虽然早在19世纪末期就已经起步,但由于先后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乱,以及197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因此意大利汽车产业真正雄踞世界舞台,还是197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其中,最为出色的是意大利出品的性能优异、美观炫目的轿跑车,一直是爱车人士的梦之车。1958年的阿尔法-罗密欧的2000“蜘蛛”(Alfa Romeo 2000 Spider)、1959年的法拉利250“加州蜘蛛”(Ferrari 250California Spider)、1963年的玛莎拉蒂“寒风蜘蛛”(Maserati Mistral Spider)、1967年菲亚特公司出产的“维格奈尔-伽麦恩”(Vignale Gamine)等,都是这个时期的热门车种。1966年,兰博基尼的“米乌拉”(Lamborghini Miura)问世,成为该品牌叱咤风云的开端。

梅赛德斯-奔驰230SL。

美国运动型轿跑车代表作品:通用公司的雪佛兰『科维特』。

宝马507型轿跑车。

阿尔法-罗密欧的『2000蜘蛛』。

美国车厂过去甚少涉足轿跑车领域,但由于市场的需求旺盛,因而也有不少车厂在这方面寻求突破。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雪佛兰车厂,在1953年推出的“科维特”(Chevrolet Corvette),是美国自己设计、生产的第一辆轿跑车。这辆车以玻璃纤维钢作为车身材料,很有欧洲轿跑车的神韵,而且车型较小,比较容易掌控。起初装有六缸引擎,由于被崇尚力量的美国买家认为太过柔弱,因而头一年的销售成绩相当惨淡,只售出300辆。后来改成八缸,情况马上好转,1955年成为美国销售最为火热的车种。除了在1983—1984年有过短暂停产之外,一直生产至今,已经成为雪佛兰的“常青树”产品。其间该车历经六代改型,一度转型为非常阳刚的“肌肉车”,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其设计风格又逐步回归到最初的欧式风范。这辆车最初的概念车是由哈利·厄尔和通用公司的另一位设计师罗伯特·F.麦克林(Robert F. McLean)合作设计的。

进入1960年代之后,战后婴儿潮一代已经进入驾驶年龄,他们热切希望能有一部与父母一代完全不同的车。1964年福特公司的“野马”(Ford Mustang)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该车开创了美国汽车中所谓“马驹子车”(Pony Car)的品种——价格比较低廉,设计紧凑,讲求动感 风格,外形比较硬朗,拥有较长的发动机罩和较短的车尾。

“野马”的主要设计师是福特公司的约翰·纳哈尔(John Najjar, 1918—2011),他对二战中的美军长程单座“野马”战斗机非常着迷,因而建议给自己的设计也取名“野马”。1962年10月,尚未正式上市的“野马”在举办“美国大奖赛”的纽约州瓦特金斯·格林车场(United States Grand Prix in Watkins Glen, New York)首次亮相试车,由公司的赛车手和F1赛车手丹·根尼(Dan Gurney, 1931— )联手试车,成绩竟与当时的F1赛车相差无几。优异的性能、阳刚的外表,使这辆车1964年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正式亮相后第一年的销量就超过40万辆,在头20个月内销售额突破了1亿美元大关。“野马”历经六次换代,迄今仍是美国轿跑车中的突出代表。其中,野马GT500是非常耀眼的明星车款,初上市生产了5年(1965—1970),然后在2006年重新投产,一直生产至今。

“野马”的成功,引发了美国车厂在轿跑车市场上群雄并起的热潮,随之而来的有雪佛兰的卡玛罗(Chevrolet Camaro, 1966)、庞蒂亚克的火鸟(Pantiac Firebird, 1967)、AMC的加维林(AMC Javelin, 1967)、普利茅斯的巴拉库达(Plymouth Barracuda, 1964)、道奇的“挑战者”(Dodge Challenger, 1969)、AC车厂的“眼镜蛇427”(AC Copra 427, 1965)等等。

除了紧凑的轿跑车一直是市场热点之外,在轿跑车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亦有把运动车和豪华大车结合起来的趋向。最典型的例子是1961年的沃尔沃122S、1963年的罗维P6 2000 TC(Rover P6 2000 TC, 1963)、1968年的捷豹XJ6(Jaguar XJ6, 1968)等。

在1970年代,美国车厂还生产过一类被称为“肌肉车”(Muscle cars)的马力更为强悍的车型系列,和欧洲那些价格昂贵、设计精美、操控性能优良的大功率轿跑车不同,这种“肌肉车”价格比较平实,主要用来在公路上行驶而不是为赛车而设计,它们通常车型不大,多为两门车,却塞进一个八缸的大引擎。设计上有意识突出强壮感,开起来虎虎生威,颇受一部分消费者,尤其是进入成年期的战后婴儿潮中部分男士的欢迎。比较典型的有道奇车厂的“挑战者”(Dodge Challenger, R/T 440, 1970)、普利茅斯的“跑路鸟”(Plymouth Road Runner, Sperbird, 1970)、福特的“野马”(Mustang, 1971)、庞蒂亚克的“穿越美洲”(Trans Am, 1975)等。

福特野马的明星车款——GT500。

道奇『挑战者』。

保时捷的356A。

捷豹E型车。

英国汽车公司推出的MGA轿跑车。

普利茅斯的『跑路鸟』。

庞蒂亚克的火鸟。

美国运动型轿跑车的代表作品——福特公司的『野马』。

英国斯库塔卡车厂生产的MK1微型汽车。

法拉利的250『加州蜘蛛』。

宝马『伊瑟塔300』的乘客,要掀开车脸,扶着方向盘上车。

除了美国之外,澳大利亚也生产过自己的“肌肉车”。由于油耗较大,因而在1970年代经历了石油危机之后,这股“肌肉车”的热潮冷了下来。不过,到1990年代,又出现过抬头的趋势。稍后出现的“皮卡”实际上也是这类“肌肉车”的延伸。

4.微型车

战后时代,各国都在研发微型车,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德国大众的“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 1938—2003)、意大利菲亚特的新500“米老鼠”(Fiat Nuova 500, 1957)、法国的雪铁龙2CV(Citroën 2CV, 1948—1990)和奥斯汀的“迷你”7型(Austin Mini Seven, 1957)。其他车厂也有尝试做超级微型车的,比如日本苏巴鲁的360(Subaru 360, 1956)、德国汉克尔的“微巡逻”(Heinkel Cabin Cruiser, 1957)、荷兰巴姆比诺的200(Bambino 200, 1955)等。其中最极端、最小的是英国斯库塔卡公司生产的MK1三轮微型车(Scootacar MK1, 1957),还有宝马汽车的“伊瑟塔300”(BMW Isetta 300, 1955)和英国皮尔的P50(Peel P50,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