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9/22页)

特伦斯·科兰和他设计的家具(1955)。

彼得·穆多克设计的圆点图案装饰的『椅子那些事』。

(三)波普设计运动中的复古潮

但是,波普运动追求新颖、追求古怪、追求新奇的宗旨,却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所以虽然来势汹汹,却消失得非常迅速。1960年代中期以来,波普设计从新奇中找寻设计动机的努力已经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单纯追逐新奇,最终难以找到更加古怪的风格来维系这个运动的发展。因此,出现了从历史风格中找寻借鉴的情况。具体到英国设计界的设计参考来源,被用来借鉴的主要是两个时期的风格:一是长期被设计界以庸俗、矫饰批评的维多利亚风格,另外一个就是19世纪中期出现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风格。这是一个非常古怪的转化,因为波普在开始时是以标榜否认传统为基本立场的,到头来,居然回到历史中找寻风格借鉴,实在有点讽刺意味。也正好说明:单纯从形式上进行发展探索是多么单薄和不可靠。

最早出现这种复旧情况的是服装设计,特别是服装图案,1960年代后期的不少波普服装上开始采用维多利亚风格图案,之后,维多利亚风格作为装饰动机出现在家具表面、窗帘、桌布等物品上,随着时间推移,英国波普设计不仅仅采用维多利亚、“工艺美术”两种风格,爱德华时期风格(Edwardiana)、“新艺术”运动风格、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等等也一并出现了。一个以反对传统为核心的运动,一个标榜青年风格的运动,最后成为一个历史风格的大杂烩,可以说这个运动也就走到尽头了。

英国波普设计运动中这个复古现象,也体现在海报设计、唱片封套设计、商店设计、橱窗设计和其他比较多运用平面设计的范畴里。其中,马丁·夏柏(Martin Sharp, 1942—2013)等设计师比较有代表性。他们干脆采用“新艺术”运动装饰风格,特别是“新艺术”运动的两个主要画家阿尔芳索·穆卡和奥伯利·比亚兹莱的插图风格来作 为自己设计的借鉴和参考。除此之外,他们也借用不少东方的,特别是东方宗教(如佛教)的装饰动机作为参考。这个时期的平面设计具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特点,一种在战后不久为青年一代的复古特征。这种复旧的设计倾向,很快就传入美国和法国。在法国,当这种从英国传入的波普加复古风兴起之后,法国人立即给它起了一个新的名称“复旧风”(le style retro)。这种复旧风格在英国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比更早兴起的正宗波普风格流行的时间还要长。例如1970年代罗杰·丁(Roger Dean, 1944— )为“Yes”乐团设计的唱片封套上,就明显带有“新艺术”风格的特征。

除了在风格上复古之外,英国波普设计,以及后来受它影响的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波普设计也都出现了对传统手工艺的复兴风气。比如对斯堪的纳维亚家具的追捧,以及在家具、首饰、纺织品、服装、金属制品等方面,都尽量采用手工或者仿效手工艺的方式从事设计和加工,来追求手工艺的特性和感觉。基本是把19世纪中期以来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欧美的“新艺术”运动做过的工作又再重复了一次。这种风潮发生在一个宇航技术高度发展、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显得非常特别,也是对早期的波普设计的一个反动。

自从1960年代末期以来,英国的波普设计运动出现了上述这样一些现象,使它的风格特征变幻无常,并无确定的统一风格。可以说英国的波普设计具有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折中特点。但是,它却具有一个统一的基点:那就是对于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反动,在这个立场上,所有属于这场运动的设计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潮,它的产生背景与战后日益形成的西方“丰裕社会”、青少年消费市场、战后婴儿一代反叛的立场,特别是对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反感有密切关系。也正是因为这个运动基本是在形式主义的圈子中探索,并没有更加深层的意识形态依据,所以,局限于本身形式的不断改变,而始终没有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设计运动。

1960年代末期,意大利劳工运动高潮迭起。

马丁·夏柏1982年为阿德莱德艺术节(Adelaide Festival)设计的海报,带有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倾向。

三、意大利的“激进设计”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产品设计虽然和建筑设计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但是建筑投资大、生命周期长、具有强烈的地标性特点,相比之下,消费产品通常难以像建筑那样产生巨大的公众影响力。因此,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往往比较容易引起关注,而产品平面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英国的波普运动虽然先声夺人,但主要集中在服装和平面设计方面,产品方面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则集中出现在意大利。

(一)意大利“激进设计”运动的兴起

1960年代的意大利,在经济发展方面尚落后于英美等国,但在设计文化思潮方面,却非常活跃,非常前卫。知识分子当中,对于那种单纯为社会上层服务的设计日益不满,因而,各种新的、具有反叛动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意大利蓬勃开展,成为一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设计浪潮。这股浪潮,在意大利被称作“激进设计”(Radical Design),其矛头所向是当时世界上流行的国际主义设计,或者换言之,指在美国发展起来、影响世界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社会动荡是1960年代的特点,战后婴儿潮一代步入青 年期,更使这种动荡充满能量。西方各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权势集团,反政府、反权威的大规模群众运动、示威游行,特别是1968年、1969年前后席卷西方的大规模的反越南战争运动,更是直接催生“激进设计”的社会因素。二战以后,意大利劳工的工资水平一直低于周边其他西欧国家,因而当学生的反政府运动涌起时,工人组织也被刺激,从而产生了大规模的劳工运动。这股叛逆思潮无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意大利的年轻设计师们,他们的设计成为社会思潮的直接反映。

在战后的恢复期中,意大利的城市得到恢复,产业得到振兴;中产阶级人口大幅度增加,消费能力越来越强;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青少年一代成为重要的新消费群体,开始表达他们的诉求。这些都刺激了消费产品的发展,并且出现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然而,虽然意大利的出口产品品种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但在高科技方面,却落后于同样是出口大国的联邦德国和日本。因而,当时作为出口大国的意大利,主要依靠消费产品来维持竞争力,对产品的设计和更新换代的要求就更高了。针对这种情况,意大利企业界采取了一种新的应对方式——把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结合起来。他们认识到,要使意大利设计成为世界最杰出的设计,就要设法打破“产品危机”(the crisis of objects),因而对于产品设计非常重视。战后初期,一些富有才华却无事可做的建筑师说服一些开明的制造厂商——例如制酒业的金巴利(Campari)、橡胶制品企业皮瑞利(Pirelli)和以打字机、计算器为主要产品的制造商奥利维蒂(Olivetti)等,以本国的机械加工业,化工、塑料工业为依托,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这一策略取得了丰盛的成果,这种三方结合的模式沿用至今,为设计师们的创新冲动,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持。企业与设计师之间的密切互动,是意大利产品得以称雄于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