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示爱美国(第6/6页)

这就是我当时亲眼见到的情况。不过我听过的最糟糕的是关于人吃人的传闻。我从没亲眼见过有人把别人杀了来吃肉的事……但人吃人的事应该是真的。

驻扎在河南的蒋介石军队只知道不断提高税收,他们征收的粮食税比地里出产的粮食还要多。农村的粮食全都被他们搜刮一空,他们根本不顾百姓死活,从来不从粮食富余的地区运粮过来……

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极力想让蒋介石了解这个情况。我发疯似的到处呼喊……我等不及要把灾区的情况从河南发出去。在返回途中路过的第一个能发电报的地方洛阳,我直接把草稿发了出去。按照规定,这篇稿子应该像其他稿件一样,先送到重庆,让我的那些老同事们先审核一下——而这肯定过不了他们这一关。然而,这篇稿子却从洛阳经由成都的商业电报系统直接发到了纽约。要么是电报系统出现了故障,要么是洛阳电报局的某个发报员受良心驱使,无视规定,在未经审查的情况下直接把我的稿子发给了纽约。就这样,河南的灾情便最先被全美最支持中国事业的《时代周刊》给捅了出来。当时蒋介石夫人正好也在美国,这篇报道让她火冒三丈,她要求发表我文章的亨利·卢斯把我解雇,不过卢斯拒绝了她的要求,这一点让我非常钦佩。我们两人之间发生争执是后来的事。

1943年7月4日,美龄返回了重庆。

在中国为战时新闻局工作的格雷厄姆·佩克注意到,虽然美国本土的民众在中国问题上受到了蒙骗,但美国大兵们了解实情。在印度阿萨姆邦的一处空军机场,为了减轻飞机重量以便穿越危机四伏的“驼峰航线”,美龄的行李被从座机上卸下来,装到美军的一架运输机上。

佩克说,装卸工作在机场一处非常偏僻的地方进行,负责搬运的大兵们不小心把一个板条箱摔到了地上,把箱子给摔烂了,里面的物品都露了出来……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里面装的都是化妆品、女式睡衣和高档百货商品之类的东西,足够蒋夫人用一辈子的了。士兵们怒火中烧,因为此时“驼峰航线”正处于一年中最难飞行的一段时期,很多美军飞行员在往中国运送补给品的途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装卸行李箱的士兵们把所有的板条箱全部扔到地上,砸了个稀巴烂。他们把裘皮大衣和时钟在地上踢来踢去,直到起飞时间快到了才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装上飞机。

美龄回国三个月后,位于纽约圣劳伦斯河畔的一个名叫马西纳的静谧小镇上的圣约翰圣公会教堂里,安装了一扇巨大的彩色玻璃窗。这扇窗户由宾夕法尼亚州艺术家瓦伦丁·德奥格里亲手制作,上面描绘的是天堂的情景。位于最上面的是耶稣基督的画像,下面是圣母马利亚和各位圣徒,按照时间先后一直延续到当代。代表当代圣徒形象的人物肖像拥有东方人的面容——她就是蒋夫人,“基督教王国的第一夫人”。画像中的她手里拿着一幅卷轴,上面写着她以基督徒身份向美国人民发出的请求:“我们必须学会宽恕。”

[1] 斯嘉丽·奥哈拉(Scarlett O’Hara),美国长篇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译者注

[2] “达令”,英文“darling”一词的音译,意为“亲爱的”。——译者注

[3] “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它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和丽江白沙机场,进入中国的云贵高原和四川省,全长500英里。因其下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驼峰,故得名“驼峰航线”。——译者注

[4] 巴纳姆(P. T. Barnum,1810—1891),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代表19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报刊宣传活动。其一生与各种噱头相伴,且是一位表演艺术家。——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