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开国就很烦恼(第3/3页)

真宗心里七上八下,登上城楼宣慰众军。宋军看见天子来了,一片欢呼,士气大振。

此时战场的形势极有利于大宋,澶州一带已经集结了几十万宋军主力,与辽军形成对峙。而在辽军身后,绝大部分河北地区仍在宋军手中。辽军却是前景不妙——前有坚城挡道、大河阻隔,后有伺机而动的大宋河北军民,陷入了腹背受敌的态势。

这不是眼看要关门打狗了么?辽军不敢久留,只能急着通过和谈来下台阶。

而宋朝方面,在这个绝好的形势下,却放弃了奋力一击的机会,在怕死皇帝的带头下,同意议和。

宋朝的和谈使者曹利用,在临行前向宋真宗请示办法。真宗给了他一个谈判底线:最高可用百万银绢换和平。

寇准听说后,大为愤慨,他偷偷警告曹利用说:“虽有圣旨,你此行许诺不得超过三十万,否则定将斩你!”

曹利用好歹未辱使命,与大辽方面恰好谈成了三十万银绢。回到澶州行宫时,真宗正在用饭,迫不及待让内侍出来问:答应给了人家多少?曹利用觉得不方便说,便以三个指头摁在脸上为意。

内侍回报,宋真宗还以为是三百万,大惊,不禁叫道:“太多!”继而又舒了口气说,“姑且了事,亦可。”后来,曹利用才出面说明:不过三十万而已。

真宗喜出望外,重赏了曹利用。

十二月,宋辽间几经交涉,达成了讲和协定,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皇帝是哥哥,辽皇帝是弟弟;不过大宋这个哥哥却要每年孝敬给弟弟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这就是宋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此盟之后,两国虽然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但大宋在对外关系上的屈辱史也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