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乱世枭雄(第2/7页)

钱主要拿来买武器。上海多的是老外军火商,一圈比较下来,决定还是从日商手里购买。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离得近,运输方便,订好合同可以第一时间拿到货。

熊克武派王子骞作代表去洽谈合同。早在广州起义时,王子骞就曾护送军火到香港,对于军械的品种、质量不算外行,而且他的日语非常纯熟,可与日商直接对话,这样还能绕过买办中间商,节省一点费用和成本。

果然双方谈得不错:用股票作抵押品,一年后以现金收回,连利息都不用付。

黄兴也曾向这家日商订购过军火,但还比不上这次优惠。一切行将谈妥,就在快要签字时,日商忽然改了主意。

这蜀军据说是要北伐的,那当然是居无定所了,将来一年期满,找不到人怎么办?须知借钱容易,讨债可不易,这就叫做“借米下得锅,讨米下不得锅”。

日商提出,光股票还不行,得找一个地方长官作双重担保。

熊克武觉得日本人的额外要求很过分,但既是有求于人,就不能不委曲求全。

江浙官员中,江苏都督是四川人,让他出面担保最为合适。可偏偏这位都督和黎元洪一样,也是转正过来的“同志”,包括熊克武、王子骞在内,一般革命党人跟他都不熟。

在中国社会,说到底,还是传统的乡谊和人情最为管用。王子骞再次出马,七弯八绕,总算跟江苏都督攀上关系,搞定了这件事。

合同一签,日商很快将军火用轮船一次性运到南京,至此,蜀军的组建已是水到渠成。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熊克武被任命为蜀军总司令,军衔为左将军,相当于中将。

蜀军各级军官均为军校的川籍学生,征招的士兵也清一色都是四川人,其中很多还是原川汉铁路上的失业工人。

北伐主力无疑是各省民军,论数量,他们加起来已经不少,但熊克武对此并不看好。

“这些民军主要出自于起义军队,军官大多刚刚转正过来,立场不稳,观望态度也很明显,时时都想着脚踏两只船,打了胜仗还好,若是战事不顺,谁也不能给他们打包票。”

熊克武的设想是,将新成立的蜀军开到四川,将那里打造成战略基地,这样,万一形势不利,革命党也可以有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落脚之处。

此时的四川早已宣布独立,但一省之内却有两个政府,一个是成都的“大汉四川军政府”,另一个是重庆的“蜀军政府”。两个政府一东一西,“反正”的第十七镇新军以及其他军队,也依驻地不同而各为其主,这也是川军始终无法统一编制的重要原因。

成都政府内多的是立宪党人及新军军官,重庆政府则由同盟会会员组成,两个政府暗中互有敌意。但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重庆远远不及成都。蜀军入川,便是要扎根重庆,给党人撑腰。

黄兴对熊克武的意见表示赞同。

与熊克武一道回川的,还有先期开驻南京的一个营的蜀军。熊克武派王子骞去包一艘客轮,这回找的还是日本轮船公司。

说好运费一万,先交一半,签合同时,日商神神秘秘地告诉王子骞:“一万那是实价。你是经手人,需要多少回扣,尽可以加进去,然后写在合同里。”

末了,他还添了一句:“贵国人向来如此,已成行规。”

运费还有回扣,日商不说,王子骞都不知道。他很严肃地告诉对方:“这些都是满清官场上下舞弊的恶习,你把我们革命党人看成和他们一样,实在是太轻视中国党人的人格了。对我来说,乃无理之至。”

日商愣了下,赶紧赔笑道歉,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

这小日本脸上笑,心里其实也在笑,想想可以省下回扣,能不开心吗?

所有细节都谈完了,即将签字,王子骞突然对日商说:“好,你现在可以拿回扣出来了。”

喜滋滋的日本人像是被扔进了冷水盆里:“我刚才不是问过你了吗?是你自己不要回扣,怎么现在又要起来了?”

王子骞回复得很巧妙:“刚才你说的是陋规外快,所以我不要。我要的是生意场上的优惠,我想你既然预留了给经手人的回扣,自然还有还价的余地,这些钱必须给我。”

碰到如此精明的中国小伙子,日商无言以对,只好掏了五百出来。

王子骞并没有将这五百元收入个人腰包,而是回去后即登记入账,并将开好的收据返还日商。

因为这件事,王子骞在蜀军中被笑称为“五百元股东”。

熊克武、王子骞这些革命党人,当初的奋斗目标都是要推翻“腐败清廷”,所以他们才会对陋规恨之入骨。但现实生活的难题,往往并不像“五百元”这么简单。

1912年2月23日,熊克武率蜀军乘船返川。到达宜昌后,必须更换四川的自营客轮,但因为江水还没涨上来,客轮暂时无法东驶,大家只好在宜昌坐等。

除了每天出操训练外,也没别的事可做,一个外号“毛牛”的营长闲得发慌,便找到熊克武,说他要去川汉铁路公司驻宜昌办事处去查账。

没有川汉铁路公司,就没有四川的“保路运动”,湖北的武昌起义也就无法成功,说得再穿一点,就是缺了公司的那些值钱股票,连蜀军都无法开张。

可要查它的账,却不是件简单的事,那就是一团乱麻,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乱麻,即便集合会计专家,穷数年之力,都不一定理得清楚。

触发“保路运动”的前邮传部大臣盛宣怀,是清末国内经济领域的教父级人物,连他都被川汉铁路公司所绊倒,可想而知这座池子里的水有多深了。

毛牛营长毕业于保定军校,军事知识没得说,但经济学方面则完全是个门外汉,且不论查账必备的会计统计常识,他就连普通的算盘珠子都不会拨。

可是熊克武却没法拒绝,因为对方说得慷慨激昂:“我们此次回川,附带有查办贪污责任。川汉铁路公司内部腐败混乱,乃人所共知的事。若不查一下,并将结果公布于众,难对川人及保路运动中的牺牲者有个交代。”

熊克武点点头:“那你就去查吧。”

毛牛营长兴奋得一跃而起,马上以蜀军司令部的名义联系办事处负责人李某。

查账这一天,他雄赳赳气昂昂地一个人踱进了办事处的办公室。出乎他的意料,亲自出来接待的李某毫无慌张之色,举手投足皆彬彬有礼、从容不迫。

一番寒暄之后,李某便把营长带进了一个大房间。

不进去尚可,一进去吓一大跳,营长先前的各种美好想法全都随之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