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子门生及其明堂之火(第6/7页)

持后一种观点的朝臣还引经据典,说当年周武王伐纣,军队过河时就曾经遇到天降大火,结果武王伐纣成功了。今天明堂失火,也同样是一场大吉之兆,预示着大周朝的事业也会蒸蒸日上,立百世不朽之基业。还有人干脆直接说,当年弥勒成佛时就遇到过天魔烧宫的情况,皇帝陛下就是弥勒佛在世啊!武则天虽然爱听好话,但那场映红天庭的大火还是让她心有余悸。

如果说,这场大火是天火,那么上天意欲何为?如果这场大火是人祸,那么她又该拿薛怀义怎么办?武则天对薛怀义心生不满的原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白马寺的僧众越来越多,难道薛怀义真要建立一支僧军?白马寺离洛阳宫城不过十余里,如果薛怀义建立这支僧军意图谋反,实在是肘腋之患,这是武则天绝不能容忍之事。

这些时日以来,薛怀义心里很不平静。他知道明堂失火是一场天大的灾难,以他对武则天的了解,女皇是不会轻饶自己的。既然一切已成定局,他索性两眼一闭随它去,等待结局的降临。

薛怀义变得愈发放肆,在武则天面前也不懂得收敛。发展到这一步,武则天再也不想继续容忍下去了。武则天开始将薛怀义视为一个极端危险分子,为了防备他突然发疯,利用随便出入后宫的机会袭击自己,武则天秘密挑选了一百多个健壮的宫女,组成了一支宫廷女子保安队,整天跟在自己身边,以防不测。

表面上,武则天并没有显露出内心的狂躁与暴怒。可是明堂顶端那只被浓烟熏得发黑的金凤,让她有着隐隐的不安。难道天命真的要离她而去吗?神明真的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无法容忍了吗?

过了几天,武则天宣薛怀义进宫。在进宫之前,薛怀义有些忐忑难安。可是当他抬眼看向武则天的那一瞬,心上悬着的石头也随之安然落地。眼前的女皇笑意盈盈,一派慈祥安泰之色。免礼、赐座、赐茶,老妇人看着眼前的爱郎不免心生眷恋。

武则天特意向薛怀义解释,自己之所以没有出席无遮大会,是因为她忙于政务实在抽不开身。在谈到明堂那场大火时,武则天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向薛怀义表态,起火的原因已经查明,是施工的工匠不小心造成。

武则天说:“既然已经焚毁,说明上天还不够满意,朕决定重新修建,还是由你薛怀义来全权负责。”

武则天的态度让薛怀义心里无比欢悦,看来老妇人还是舍不得惩罚自己。薛怀义进宫之前,已经做好了领受重刑或者被处死的准备,谁知道武则天却将责任全推给了工匠。

武则天把重修明堂的任务交给薛怀义的第二天,大臣们在朝堂之上听闻之后当即炸开了锅。太平公主听说此事,也进宫询问武则天。她不解地问:“朝堂上下都在议论那把火是薛怀义放的,陛下难道没有听说吗?”

“太平,你说的这些,朕又怎能不知晓。”武则天说。

“那陛下为何还要如此纵容于他,惹得朝臣们抱怨不断?”太平公主满脸疑惑,不知道武则天的闷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武则天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凝望着女儿,笑容里似乎藏着别样的深意。

“太平,那你说,朕应该怎么做。如果你换作朕,你又会怎么做?”

太平公主毕竟不同于普通的皇家女子,她的性格与武则天极为相似,有手段,也有韬略。她很快就从武则天那张挂着冷冷笑意的表情读解出了对方的想法,她点头回报武则天更为深沉的笑容。

薛怀义纵火烧了明堂之后,似乎也有些惴惴不安。他知道倘若武则天在这件事上深究下去,他将面临怎样的后果。好在事情并不像他想象得那样糟糕——武则天不仅没有责怪于他,而且还降诏让他负责重建万象神宫。

薛怀义真的有些感动了,他知道武则天对自己宠爱有加,可是没想到武则天会对他那么好。薛怀义怀着赎罪的心情,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新明堂的再建工程中。在他的严厉督促下,整个工程提前竣工。

新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完全按原先的样式,拱壁飞檐,高大豪华。大殿顶上立有贴金箔的一对凤凰,展翅欲飞;沿屋脊是两条铜铸的巨龙,口衔宝珠,昂首相向。宫殿内部,金碧辉煌,五彩缤纷。

落成典礼这一天,武则天亲自到场,鼓乐齐鸣,盛况空前。趁着高兴劲,武则天下令改年号为“万岁通天”,并奖励薛怀义等有功人员。庆典后大摆筵席,尽欢而散。

薛怀义完全没有意识到,欢乐的尽头往往是死亡的前奏。武则天在处理薛怀义的问题上,早就有自己的想法。她采取两步走,先剪其上层羽翼,又逐其下层支党。如此上下联动,薛怀义的力量越来越弱。

延载二年(695)二月三日,这天上午,风和日丽,春风习习,两个装扮得像花一样的妙龄侍女,乘坐镶花小轿来到白马寺,口口声声要见薛国师。薛怀义正带着一帮花和尚寻欢作乐,闻听外面有小女子找他,忙传令予以接见。

两位女子来到薛怀义的禅房,温柔地弯弯腰,给床上的大和尚道了个万福,轻启朱唇说:“太平公主差妾来给薛师带个信,公主在瑶光殿等着薛师,有要事相商。”

想当年,薛怀义被武则天赐姓为薛,强行摊派给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薛绍做叔叔。正是源于这一层关系,太平公主在邀请函里以晚辈自居,给足了对方面子。

太平公主从小身边就有一奶娘,姓张,出身于武术世家,曾经教过太平公主几手拳脚,至今仍在府上,合府称为张夫人。公主让她训练出一百多名女兵,作为自己的保镖。

这天,公主对这一百多名保镖一一做了部署。又叫武攸暨之兄建昌王武攸宁派几十名羽林军卫士,隐蔽在瑶光殿外。一切布置停当,专等薛怀义的到来。

薛怀义做梦也不会想到,太平公主会对他构成威胁。听说公主召见自己,他还想着能与公主鸳梦重温。出门之前,他还特意梳洗打扮了一番,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带着他的喽啰侍卫,骑着他的高头大马,吹着愉快的口哨,直奔皇宫的瑶光殿而来。

来到午门,把门的羽林军见是常来常往的薛师,忙打一个敬礼,挥手放行。到了第二道门,内宫玄武门,按规定,薛怀义的骑从都得留下,只有薛怀义才能进去。玄武门内,早有太平公主的乳母张氏等在那里,见薛怀义来到,连忙迎了上去。

薛怀义跟在张氏后边,大模大样地往里走。瑶光殿在日月池旁边,地处偏僻。瑶光殿门口空无一人,四处也静悄悄的,一只老鸹在旁边的老槐树上突然发出“嘎——”的一声叫,吓了薛怀义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