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6/10页)

中国有句俗话: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此仇此恨,若忍气吞声,枉为人杰。

郑永清性格虽然内向,男人及军人的血气方刚,绝对具备的。他愤怒到极点,他悲痛欲绝,可是他却没有发泄出来,就在父亲出殡时,他也是默默地磕头,连个眼泪都没掉。过后,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任何人不见,比以往更消沉了。再后来,人们就不关注他了,连受命监督郑永清的山田,向酒井汇报,也用瞧不起的口吻说郑永清已失去军人气节,与众多满军军官一样儿,逆来顺受……他们哪里知道,包括郑永清的亲人也蒙在鼓里,郑永清已在暗中筹划哗变行动,走向反满抗日之路。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串联营中的弟兄,三个连长是他的亲信,表示同意,怕遭日本人迫害,事先秘密把家人送往外地。

马明玉被撵回娘家,郑永清颇用心良苦。

郑永清之所以在妻子面前,行为反常,皆为假象,他怕妻子担忧,甚至阻拦,故意不理睬妻子,制造摩擦,找茬儿与妻子吵架,最后让妻子带孩子回到娘家,包括,他在父亲去世后,与岳父家断绝往来,连岳母出殡,他都没有参加,这一切都是做给日本人看的,以防哗变后,日本人迁怒妻子和岳父一家。

天赐良机,讨伐队与义勇军激战,第二军管区调兵增援。

郑永清义无反顾,决定趁机起事……

山田赶到,在小草房前下马,听枪炮声稍疏,但未完全停下,偶尔可见前方有光亮闪烁,看来交战还在继续。

两个日本护兵,在门口分左右站定。

山田和三个参谋推门进去,一股寒气随之贯入。

郑永清在地中央踱着步,旁边有几个营部的人。

山田见郑永清瞥来一眼,既不敬礼,又不说话,大为不悦,可他也顾不得这些了,急切地问:

“情况如何?”

郑永清依然没停下,此番神态,似乎在闲庭信步。

山田愠怒地:“郑营长,我在问你话呢!”

郑永清转过身,正视着山田,眼镜片里透出阴冷的光色:

“问我?你还是问他吧!”

一个山里人打扮的黑脸汉子,坐在炕沿边。

山田这才注意到,在身着军装人中,有这么一个外来人,他厉声地: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在这里?”

那人笑了,掷地有声地:“我是马明金,这个名字,你应该很熟悉吧?”

山田大惊失色,意识到什么:“郑永清,你……你敢通匪……”

“王八蛋的小日本,去你娘的吧!”郑永清这个文静的人,骂出这句话,可见他对日本人,对山田愤恨到极点。

山田手搭在战刀柄上,还没等抽出来。就听“啪啪啪”三声枪响,山田身子晃了晃,龇牙咧嘴,摔倒在地,腿一蹬死了。

郑永清把冒着轻烟的手枪,塞进枪套,好个讲武堂的高材生,动作麻利。

门外,伴着几声枪响和“叽哩哇啦”的怪叫声,不用说,那两个日本人到阴间给他们的长官去当护兵了。

郑永清在请求参加讨伐队时,料到山田不放他,最终会随军监督他,这正是他所期望的,他早就想亲自手刃表面和善,内心无比凶狠的山田,为罗排长报仇,为卫队团官兵们出气。分配任务,他欲擒故纵,解除山田的疑心,来到一线,参谋出身的他,虽不是身经百战,但做起事来,缜密细致,井井有条,秘密派出一个连长,率领两个人,揣着他的亲笔信,乔装成山里的人,悄无声息离开营地,潜入林中,很快与马明金接上头。

马明金熟识郑永清的笔迹,看过信,知道妹夫来到阵前,约他见面,帮助义勇军脱离困境,相当的高兴。决定立即前往。与他在一起掩护大队的洪大新不放心,他说,现今在日本人淫威下,有不少人卖国求荣,甘当亡国奴,他怕其中有诈,欲代马明金去与郑永清会面。马明金说,抛开亲戚关系,他与郑永清从小相伴,一起成长,虽说在事变后,两人走上不同的道路,他还是深信,两人间那种真挚的情义,牢不可破。更重要,他坚信郑永清始终有一颗中国人的良心和军人气度。见洪大新还是担忧,他说队伍连续作战,几乎是弹尽粮绝,为保存下这支队伍,他舍身冒险也是值得的。

当郑永清见到马明金最初一刻,紧紧拥抱,喜极而泣,千言万语哽在喉中,说不出话来。以两人间的亲密,其实不用过多说什么的,稍稳稳定下情绪,即着手布置下一步行动,郑永清说从现在起,将自己的一个营都交于马明金指挥。

马明金与郑永清之间不需客气,他问清情况后,迅速传令洪大新,把密林中的队伍集结过来,并制定双方交火假象,又使出在拉法镇一战中擒贼先擒王谋略,把山田诓过来,就地处死。造成震慑,而后尽量把二线的满军缴械,至于满军中的几个日本指导官,那就不在话下了。

增援的满军一个连,步履艰难赶到了,洪大新暗中用枪押着随山田来的参谋,迎出去,站在队前,命令连长带全连三个排长和几个日本指导官,进屋内领受任务。

满军待遇就是寒酸,连长连马都没有,跑得气喘吁吁,听了参谋的话,没容多想,带着军官钻进屋里,不用说,下场都是束手就擒,日本指导官,按马明金的老规矩,一个活口都不留。

洪大新举起胳膊,冲天打了三枪,大吼着:“我们是抗日义勇军,我是老东北军的洪大新,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想要活命的,立即放下武器!”

这个连的士兵一个个冻得缩脖子,抄着袖,抱着枪,在原地跺脚,听到枪响和洪大新的喊声,吓得都愣住了。

从周围的暗处,涌出郑永清营中士兵,夹杂着义勇军的人,枪口直顶上来,枪栓扳得“噼里啪啦”,随时欲扣动扳机。

这个连的士兵立时明白了,被包围了,没有一个人敢反抗,也没有一个人想反抗,都按指令,将枪架到一处,人归到另一处,听候处理。

兵贵神速,时不我失。

马明金率领义勇军两个中队,郑永清带着两个连,两股力量合在一起,数百人,扑向二线满军,洪大新等义勇军和郑永清的另一个连,把缴械的满军中愿意跟随者,押着战利品,快速跟进,整个队伍,要在天亮前,撤离出去。

陈营长在临时防御阵地上,听前面枪声渐渐停息,以为山田上去后,把义勇军打回去,放松了警惕,有人提出,快到五更,天太冷了,不少士兵都冻僵了,能否退出阵地,陈营长思忖着,不同意,他怕山田回来,发脾气,允许点火取暖。

一堆堆篝火熊熊燃起,照亮了半个天空,士兵挤围在火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