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智者”查理 13601380(第6/6页)

1378年,一名意大利人当选新任教宗,即乌尔班六世。宗座已于1369年从阿维农移回罗马,乌尔班决定进行较为激进的改革,消除法国在罗马教会内部的影响力。一部分枢机主教感觉受到威胁,宣布乌尔班的当选无效,另选出一名教宗,即克莱门七世。查理非常高兴,邀请克莱门在阿维农设立宗座。这就是绵延近半个世纪的西方教会“大分裂”。除法国外,只有苏格兰和那不勒斯人承认克莱门七世,大多数国家都保持中立。当然,英国人热烈支持乌尔班。在此之前,教宗在推动谈判与促进和平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现在再也没有一个国际性的机构来承担调停任务了。

查理五世此时病得更重,他痛苦的一生即将走到尽头。他在近一段时期内都没能取得什么胜利,感到心灰意冷,于是向英国人求和。他同意将多尔多涅河以南的阿基坦地区连同昂古莱姆一起割让给英国,还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英国国王理查二世;但乌尔班手下的一名枢机主教为年轻的英国国王安排了另一桩婚事,查理的努力宣告失败。此外,查理五世严酷的税收政策让法国人越来越不耐烦,但要打仗就必须花钱。在朗格多克已经发生了几起暴动,收税官被民众处死。虽然暴动都被镇压下去,但国王的意志已有所动摇,他取消了最重要的炉灶税,对战争至关重要的常规财政收入因此而大幅度削减。

英国人唯一的长处就是坚忍不拔。西部元帅阿伦德尔伯爵于1378年圣灵降临节袭击了阿夫勒尔,但遭到激烈抵抗,不得不匆忙撤回到自己的船上。同年,他和冈特的约翰围攻圣马洛,也没有取得什么战果。1380年7月,伯爵的弟弟、英格兰元帅约翰·阿伦德尔爵士率军突袭布列塔尼。这次卑鄙的袭击充分显示了英国人的残暴,以及他们对阿维农教宗的仇恨。约翰·阿伦德尔爵士的军队闯进了一座女修道院,强奸并折磨修女后,带走了其中一部分不幸的女人,好在接下来的旅程中继续享乐。然而,上帝似乎并不赞成对所谓“裂教”和“正统”的修女进行区分。在约翰爵士乘船回英格兰的路上,一场可怕的风暴将他的舰队掀翻,20艘船和1000名士兵沉入海底。只有休·卡尔维利爵士和其他7个人活了下来,被冲到了海滩上。

同月,白金汉伯爵和罗伯特·诺利斯爵士从加莱出发,开始了又一次“骑行劫掠”。他们绕道而行,沿途经过博斯、旺多姆,与布列塔尼公爵约翰在雷恩会师,最终抵达布列塔尼。他们一路上没遇到敌人,只好像往常一样大肆破坏一番,没讨到什么便宜。

同样是在1380年7月,贝特朗·杜·盖克兰在围攻奥弗涅的一座城堡时因病去世。查理五世也仅仅多活了不到3个月;9月16日,他在万塞讷因心脏病发作去世,年仅43岁。他在有生之年虽没能将英国人全部赶出法国,但还是赢回了很大一部分被爱德华三世占领的土地。

①  一名法国士兵、作者(1327——1405),生于皮卡第的梅济耶尔堡。

②  其统治者的权力相当于国王。

③  中世纪英格兰东南部英吉利海峡沿岸诸港的同盟,专为王室提供战船和水手,主要包括黑斯廷斯、新罗姆尼(后被拉伊取代)、海斯、多佛和桑威奇,以及其他一些小镇港口。

④  杜卡特(Ducat)是中世纪在多个欧洲国家通用的金币。

⑤  当时英国人对议会的称谓。大多数英国人都认为宫廷腐朽不堪,而议会为改良政府做出了许多真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