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智者”查理 13601380(第5/6页)

诺曼底、布列塔尼和加莱海峡地区的普通居民继续忍受着英国驻军的烦扰。1370年,科唐坦半岛圣索沃-勒维孔特的英国驻军奴役着263个教区,从每个教区榨取的钱财超过13英镑。布列塔尼的英国人更加贪婪:1384年,他们在布雷斯特的160个教区平均敲诈了近40英镑。他们在瓦讷、普洛埃梅勒和贝谢雷也一样贪婪。在《布雷蒂尼和约》缔结之后的那段平静时期,以及之后英军抵抗法国人的“再征服”活动期间,他们一面勒索着可怜的农民,一面从赎金中大赚了一笔。有些时候赎金高得吓人。1365年,马修·古尔尼爵士用让·德·拉瓦尔榨取了近5000英镑,1375年德雷顿领主巴塞特也从一名俘虏身上榨取了2000英镑。除了赎金和掠夺之外,英军还有其他敛财的办法。1375年,圣索沃-勒维孔特的英国驻军得到9000英镑,条件是他们须放弃这座城堡、平静地离去。(此后,瑟堡代替圣索沃-勒维孔特成为诺曼底的痛苦之源。)

只要士兵努力为英国国王服役,其最残忍的暴行也能被容忍。据让·勒贝尔说,罗伯特·诺利斯爵士曾是最早的“匪兵”之一,他在1358年成为大匪团的司令,当年就敛财10万金克朗(约1.7万英镑)。当时他掌管着卢瓦尔河谷的40座城堡——据说当地农民只要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得投河自尽——带兵袭击了奥尔良城郊,在阿维农对教宗本人进行言语威胁。烧得漆黑的山墙被民众称作“诺利斯的冠冕”。但诺利斯爵士在法国造成的破坏让爱德华三世十分满意,爱德华还正式赦免了他。后来,诺利斯还成为爱德华的主要将领之一,在1370年率领前面提到的“骑行劫掠”队出击,在1380年又成为另一支劫掠队的参谋长。(1370年,他的日薪是8个先令,即一年146英镑,这可是王侯的待遇。)诺利斯爵士累积了“国王一般的财富”,在伦敦建了一栋像宫殿一样的房子,还买了许多地产。他死于1407年,得享天年,受人敬仰。甚至约翰·钱多斯爵士那位可敬的朋友——休·卡尔维利爵士——也在14世纪60年代末率领2000名“匪兵”蹂躏了阿马尼亚克。卡尔维利爵士是诺利斯的同母异父兄弟,同这位兄弟一样,他也因犯有重罪需要求取国王的赦免。后来,他成为加莱的代理长官,其后又做了布雷斯特的总督。

1376年,议会下院请求国王为尼古拉斯·霍克伍德爵士颁布同诺利斯爵士一样的赦免令。霍克伍德是“鲁特人”中最著名的一个。他是一个埃塞克斯鞣皮匠的儿子,年轻时在伦敦做过裁缝,刚入伍时是一名普通的弓箭手,但在1360年就率领“后来者”匪团敲诈教宗了。两年后,他率领臭名昭著的“白军”翻过阿尔卑斯山,在意大利开始了漫长而荣耀的雇佣兵队长生涯。他最终娶了一个维斯孔蒂家族的私生女为妻,从佛罗伦萨共和国领取了3000金杜卡特④ 退休金。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战争期间的社会流动性。诺福克郡某个名叫索尔的农奴于14世纪40年代应征入伍,在布列塔尼服役。到了1373年,他已成为罗伯特·萨尔爵士,担任加莱附近马尔克要塞的驻军长官。他被爱德华授予骑士爵位,连弗鲁瓦萨尔这样的势利眼也钦佩他的英勇善战,尽管他的最终结局并不那么美好。1381年,他在家乡被一群眼红的农民杀死。(一位编年史家说,罗伯特“是一名强壮勇猛的骑士……也是一个大盗和打手”。)

这场战争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看作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绝佳契机。15世纪一位名叫尼古拉斯·厄普顿的传令官写道:“那段时期,很多在法国战场上服役的穷人变成了贵族。”除罗伯特·萨尔之外,其他农奴也可能变成穿铠甲的绅士。此外,一些乡绅家族被杀光后,也会为新晋人员留出上升的空间。

许多豪宅大院都是用从法国掠夺来的财富建造的。1364年,科巴姆男爵就是这样修建了肯特的库林堡,爱德华·达林格里奇爵士(1388年布雷斯特的驻军长官)在苏塞克斯的博迪亚姆堡也是如此。此外,约克郡的博尔顿堡大概也是如此——战争中有名的长官理查德·斯科罗普爵士花了12万英镑,费时18年才建成。一些渴望获得救赎的人用这些肮脏的财富修建了宗教设施,例如罗伯特·诺利斯爵士出资修建的庞蒂弗拉克特教堂、沃尔特·曼尼爵士修建的伦敦加尔都西会修道院(Charterhouse)。

英军,尤其是普通的士兵败坏了祖国的名声。以当今国界论,弗鲁瓦萨尔并非法国人,而是比利时人。他认为,英国人“不可一世、脾气暴躁,总是一点就着,很难使其平静下来,也很难与其讲道理。他们以战争和杀人为乐,总是觊觎别人的财产,天生不能同邻国发展友好关系或是结为联盟。天底下没有比英国中等阶级更不值得信赖的人了”。而且,“虽然上流人士天性忠诚正直,普通人却残忍、背信弃义……他们绝不允许上等阶级不花一分钱就拿走任何东西——就连一只鸡、一枚蛋也不行”。

但在战争中,英国贵族与普通人一样贪婪。如前面所说,赚了大钱的并不仅仅是那些冒险家。用已故历史学家K. B. 麦克法兰的话来说,“那些邪恶的上层人士——中世纪英格兰的土地贵族们”也从中获益。他声称:“有理论认为,贵族发动了战争,而雇佣兵结束了战争,这是不对的。”他还列出一连串在战争中扮演关键角色、大量敛财的贵族。在1375年的“贤明议会”⑤ 中,嘉德勋章骑士威廉·拉蒂默(曾在克雷西作战)被指控在贝谢雷任指挥官期间敛财8.3万英镑——毫无疑问,他为自己的产业增添了12座庄园。阿伦德尔和萨里伯爵、嘉德勋章骑士理查德·菲查伦——以“圆锥帽”的绰号著称——在1376年死后留下了价值6万英镑的金币和金条。菲查伦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投资者,曾大规模放债。不过,在麦克法兰看来(他是研究中世纪英国贵族最权威的学者),阿伦德尔伯爵的财富之源就是百年战争。沃里克伯爵的博尚家族也从14世纪法国的大小战役中大赚了一笔,斯塔福德家族也是如此。为奖励其在战场上的表现,国王让科巴姆家族进入贵族的行列。无论是冒险家还是大贵族,无论是“匪兵”还是资金紧缺的弓箭手,所有人都希望战争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虽然每个人都抱着发财的愿望上战场,但并不是真的每个人都能在百年战争中发财。在富瓦伯爵位于奥尔泰的城堡里,“有一名55岁的加斯科尼扈从,是个名叫莫来翁的巴斯克人,擅长使用武器”。他同弗鲁瓦萨尔一起坐在火炉旁守夜,等待伯爵开始吃晚餐,他迫不及待地要向弗鲁瓦萨尔讲述他的故事。这位巴斯克人(Bascot,或许是“私生子”,即bastard一词的误读)是一个小贵族的私生子,只能靠当兵打仗养活自己。“我的第一场战役是在普瓦提埃,听从比什领主的号令,”巴斯克人说,“那天我抓获了3名俘虏,包括1名骑士和2名扈从,从他们身上赚了4000法郎。”后来他前往普鲁士与条顿骑士团一同作战,之后又回到法国剿灭扎克雷起义,随爱德华三世进攻兰斯。《布雷蒂尼和约》之后,他成为一支匪兵团的首领,与霍克伍德一同前往阿维农勒索教宗。后来,他在休·卡尔维利爵士手下在布列塔尼服役,在欧赖战役中抓捕俘虏——“我从中赚了2000法郎”,他还随黑太子去过西班牙。当英法战争再起时,他抓住获利良机,在阿尔比附近占据了一个城堡,对他来说“值10万法郎”(很有可能是靠从周边村庄敲诈钱财),但“我一直恪守规矩,做个好英国人,在有生之年都会如此”。不过,尽管这位巴斯克人到过许多地方,生活奢华,“就像一位大贵族一样”,他还是认为“损失与收获几乎一样多”,自己在有些时候相当贫困——“如此穷困潦倒”——甚至买不起一匹马。在经历了那么多场战役、抢夺了那么多战利品之后,他最终做了富瓦伯爵家的一名仆役。许多英国士兵也一定像他这样,未能如愿发财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