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茕独散人(第3/3页)

苟县令一扭头就见自己夫人一副悲悲戚戚的模样,突然觉得还是儿子可爱,就去找儿子了。

然后……父子两个又吵了一架。

还是苟县令先起头的:“你看看你,一点不稳重,你回来的时候雨已经没那么大了,怎么还把自己淋成这样?你就不能学学黎青执……”

“是黎青执先淋雨,我才去淋的!”

“他去淋雨了?那肯定有原因,说不定是诗兴大发想要写诗……”读书人么,有时候行为就会比较怪异,听说省城那边有个读书人还穿了女装去跳湖!

苟英:“你才诗兴大发!”黎青执哪里诗兴大发了?黎青执就是陪孩子玩水去了!

黎大毛黎二毛的爹多好啊!他爹怎么这样!

“谁让你这么跟你爹说话的?!”苟县令怒了。

父子两个又吵起来,好在时间不早了,再加上想起来黎青执说过的话,最终没有上演全武行。

第二天,苟英早早地就离开了家,觉得昨晚上没发挥好,想了一堆道理打算一大早就跟苟英好好说说的苟县令没见到人,也只能偃旗息鼓,干别的事情去了。

这天忙碌的时候,苟县令突然有点庆幸,庆幸自己很忙。

他刚来崇城县的时候可闲了,要是最近他还这么闲,肯定天天盯着苟英读书,然后两人天天吵架……有个天天哭的妻子就算了,再来个天天跟他吵架的儿子,这日子想想就难过。

苟县令去了灯会那边,然后发现灯会这边的灯笼全被摘光了。

这些灯笼,有些被保存在附近铺子里,接下来还办灯会的话,可以继续用,还有一些……下雨之前有些百姓把灯笼摘回家了,打算供起来。

苟县令:“……”

苟县令去找了黎青执,问黎青执灯会要怎么办。

灯笼都是纸糊的,其实真要说起来……办灯会确实办不长久。

老天爷总会下雨的。

“大人,以后可以不叫灯会,就叫夜市,也让老百姓晚上的时候有个去处。”黎青执给苟县令提建议:“新码头那边空地不是很多吗?以后就留出一块给崇城县的百姓摆摊乘凉。”

现代的时候,哪个城市没有广场和

公园啊!

这个时代是没有公园的,那些园子都属于有钱人的私人场所,不让老百姓进去玩。

但可以给老百姓一个广场。

反正这时候没有广场舞,不怕扰民。

“可以。”苟县令道,然后说起苟英昨晚上淋雨的事情来,还问黎青执:“听说你也淋雨了?”

黎青执:“……”

同一件事,换个说辞有时候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黎青执道:“大人,昨日我与苟英一道看了《沉冤录》,我们悲从中来,就一起淋了个雨。”

苟县令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回事……“原来如此!唉,那《沉冤录》里写的百姓实在可怜,我看了之后,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大人当真体恤百姓!崇城县有您这样的县令,是崇城县百姓的福气!”黎青执立刻道。

一场大雨过后,这天就凉快了一些。

朱前的书坊来了一些人,向朱前购买《沉冤录》。

最近,这书在禾兴府传开了,甚至省城那边,也有很多人看。于是一些书店,就时常遇到有人来问这书。

这些书店没有,就四处打听哪里能买到,这不,最后找到朱前这里了。

他们打算跟朱前买一些书回去卖,然后自己跟着印。

这“茕独散人”都不知道是谁,这书完全可以随便印。

“听说,张巡抚升官靠的就是这书!”

“这可是京城官员都看的书!”

“听说皇上让朝中官员去看这书,了解普通百姓。”

“我们也该看看!”

“我大伯在京城做官,他说朝廷还往附近的城市送了这书,我们这边也就是太远了,所以没收到。”

……

《沉冤录》这书,在江安省风靡起来。

“茕独散人”的名号,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