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茕独散人(第2/3页)

“我实在饿得狠了,见前面有个孩子吃饭,饭粒掉地上,就趴下去捡,那孩子的娘被吓了一跳,飞快地抱走了孩子。”

“我爹去求娄二爷,求他宽限几天,娄二爷说我爹太脏,让下人把我爹踹到一边,我爹的头磕在娄家大门前的石狮子上。我们找过去的时候,他已经没气了。娄家的门房说我们晦气,把我哥拉走了,然后我就再没有见过他。”

“那年收成不好,收上来的粮食刚够交粮税,我爹怕家里人饿死,就藏了点粮食,他们来收粮税的时候发现不够数,就打了我爹一顿,把我姐拖走了,我姐才十四岁,就被卖进了窑子,没几个月就生病死了。我去给她收尸,见她身上没有一块好肉,眼睛都闭不上……有认识的人跟我说,我姐死的时候一直在喊娘,她都不知道呢,娘早就死了,爹也死了,家里就剩我一个。”

……

《沉冤录》是百姓口述,茕独散人记录的,里面的文字跟时下的文章截然不同。

那些口述的百姓,他们也是麻木的,他们不知道要怎么诉说自己的痛苦。

一桩桩的惨事,在书里就那么……好似轻描淡写地写了过去。

但读这书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口述者难以言喻的悲痛。

周山长看着看着,眼睛就酸了,忍不住用帕子按压眼角。

那临湖县的娄家人,那严县令,死得太好了!

彭景良跟周山长一起看书,已经忍不住呜咽出声。

老百姓的日子,原来过得这么惨的?

他以后要是当官了,一定要当个好官。

而这书,在崇城县更是风靡。

李秀才的学堂里,看过这书的人就越来越多。

苟英原本是不想看这书的,因为都说这书写得很惨。

看了要哭的东西,干啥要去看?

但架不住身边人都看了……苟英借了书看起来,这一看……

苟英嚎啕大哭,这天晚上到黎青执那里的时候,眼睛整个肿了起来。

“你这是怎么了?”黎青执问。

苟英道:“《沉冤录》里的百姓太可怜了!”

黎青执:“你以后在学堂里别看这种书,在学堂里,该好好读书。”看苟英今天这样子,他在学堂里肯定没有好好读书。

“我一开始只打算随便看一眼!”苟英道。

黎青执道:“好了,去洗个脸,吃饭吧。”

“你是不是没看过这书?”苟英问:“你一定要去看看,这书里的人太惨了!”

黎青执道:“我看过,我还会背。”

“真的?我不信!”

“你抽一段,我背给听。”黎青执道。

苟英抽了一段,黎青执就开始往下背,结果等他背完……

“你确实会背,但你背错字了!”苟英拿出书给黎青执看,告诉黎青执哪里背错了。

黎青执:“……”这不是他背错了,是常端和常瞻印刷的时候拿错了字!印错了!

因为这样写也行,张巡抚没把这错处挑出来,苟县令就照着印了。

错的是书,不是他!

“常哥,你背书的时候都没有感情,你能体会书里的人的痛苦吗?”苟英又问。

“当然能。”黎青执道。

这书可是他写的!

而且所有人都以为这书是百姓口述之后“茕独散人”记录的,可实际上……还真不是!

他这书是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了一些挖石头的劳工的惨事,又听常端和常瞻说了一些事情之后,自己凭空写的,很多细节是他自己添加的。

而他能写出老百姓的痛苦和绝望,只是因为他全都经历过。

上辈子,他的亲人一个个都死了,而他一直在挨饿,一直一直在挨饿!

黎青执写这书的时候没有太多感觉,但等写完,回头看看……他发现自己写这书,其实也将自己压在心底的一些情绪给写了出来。

所以这书整体是压抑的,让看书的人忍不住想哭。

黎青执带着苟英去吃饭,但这天吃完,他们没有去灯会那边。

并不是因为谈了《沉冤录》心情不好,而是因为……下雨了。

也不知道灯会那边的灯收起了多少,接下来这灯会能不能继续办。

崇城县的人都不把夏天的雨当回事,毕竟大夏天的,淋点雨也没事。

黎大毛黎二毛赵小豆他们喜欢玩水,干脆冲进雨里玩起来,到后来,就连常翠也去了。

黎青执也不拦着,这四个孩子体质都不错,淋点雨没事儿,淋完回去洗个澡就行。

这么想着,黎青执也走进雨里。

雨点落在身上的感觉还挺不错。

末世的雨都是有污染的,不能随便淋,现在就不一样了!这雨他想怎么淋,就怎么淋!

坐在雨帘里,想到刚才苟英的反应,想到《沉冤录》越来越火的现状……黎青执心里一动。

他这两天一直在写策论,打算扬名。

但他写的时候,其实有点烦躁。

这是因为他写的适合科举的文章,有太多规定了,而且很多东西,其实是不能写的,真要写了容易被人找麻烦。

他要不要……用茕独散人的名号去写?

土地兼并之类的事情,他全都可以写一写,写的时候还可以不管工整对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写完了他可以给《安江文集》送去,能刊登出来最好,不能刊登也没事。

绝味斋那边不是还有全套印书设备吗?他大不了自己印,然后散发出去。

黎青执偶尔会有种,想要重组这社会的冲动。

“黎青执,你几岁了啊?还淋雨玩。”金小叶无语地看着搬了个竹椅子坐在院子里的黎青执。

黎青执一脸无辜地看向金小叶:“我今年三岁。”

金小叶没想到黎青执会这么说,一下子笑起来。

苟英在黎青执跑到雨里之后,就再也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跟着跑到雨里撒欢。

他祖父祖母虽然宠他,但淋雨这样的事情,是不会让他干的。

现在他任由大雨淋在身上,觉得兴奋极了,还无比舒畅,甚至恨不得仰天长啸。

当然他不好意思干这样的事情,所以……他只在黎青执说自己“三岁”的时候,哈哈大笑起来。

苟英这天回家的时候比较早。

浑身湿透的他刚进家门,就听到自己父亲问:“你怎么淋成这样?”

“雨大么!”苟英一点不在乎:“我去洗澡!”

苟英跑去洗澡了,苟县令忍不住抱怨:“这孩子,毛毛躁躁的。”

苟夫人没说话,在一边默默垂泪。

苟英是从黎青执家回来的,淋成这样肯定是黎青执没给他伞。

黎青执是不是因为她之前说话不好听,就记恨上了?以至于都不愿意给她儿子一把伞?

这么一想,苟夫人更酸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