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阅兵

秋雨霏霏,伴随着电闪雷鸣,浇的大伙透心凉。

朱弼的死虽没引起轩然大波,但还是给所有官员们敲醒了警钟。

做坏事前先掂量掂量,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皇上那通天的本事,可不是寻常人能瞒得住的。

因为天气的原因今天的会议提前结束,明日还有一天,初五休息一日,初六举行阅兵仪式。

回到寝宫宋玉竹泡了个热水澡,热气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宋玉竹看着浴桶打盹。

不一会赵骁也回来了,他衣服都雨浇透了,贴在身上勾勒出结实的肌肉。

“下这么大的雨,不会影响后天的阅兵吧?”

宋玉竹点开地图看了一眼:“不会,明天雨就停了,未来三天上京都是晴天。”

“那就好。”赵骁帮他捏了捏脖子,宋玉竹舒服的靠在他胳膊上。

“没想到朱弼直接被吓死了,我还打算杀鸡儆猴呢。”

赵骁忍不住笑道:“你这招比杀鸡可厉害多了,我刚才听见底下官员议论,朱弼是不是被你引下的雷劈死的。”

宋玉竹哭笑不得:“我哪有那么厉害?”

“甭管那些,只要能吓住他们就行。”见水不太热了,赵骁把宋玉竹抱出浴桶,拿浴巾包裹住送到床上。

“一会让膳房送些驱寒的姜汤过来,别着了风寒。”

宋玉竹红着脸颊点点头。

晚上赵骁还得回军营,因为明天就是阅兵仪式了。

这次阅兵准备了半年之久,除了要展示大启的军事力量,更要起到威慑的作用。

因为上京早已聚集了不少国家的探子,光玄衣楼汇报上来的,就有七八个国家的。

其中包括金国、回讫、高句丽、倭国、新罗、吐蕃、南诏等等。

这些人来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就是想看看大启的军事力量有多强,宋玉竹自然不会让他们失望。

*

八月初六是大启的国庆节,六年前的今日,宋玉竹在上京登基建立了大启朝。

时光荏苒,经过六年的发展,如今的大启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安定,是几百年来少有的盛世。

今天天气非常好,前两天的雨将最后一丝暑气带走,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让人心旷神怡。

大概阅兵比较新奇,看热闹的百姓也比前几日多了不少。

大家围在路两旁小声议论,不知道阅兵仪式究竟是什么模样。

寅时三刻,升国旗奏国歌,八名仪仗兵举着国旗走到正阳门口时,围观的百姓全部屏住呼吸。

他们穿着的是什么衣服!

藏青色的上衣刚及腰,下面是同色的长裤,腰上还扣着一条巴掌宽的皮带,勒出士兵劲瘦的腰。整身衣服合体又利落,简直让人移不开眼!

这是宋玉竹给军营新做的秋季军装,仿制后世的样式,一共分为三件,最里面是一件米白色的棉布衬衫,外面是藏蓝色的外套,下面同样颜色的长裤

外套还专门配了小牛皮的皮带,上面挂着匕首,脚上再穿上橡胶大底的黑皮靴,往那一站,像小松树似的别提多有精神了

百姓们都看呆了,不少人记下军服的样子,打算回去给自家男人也做一身。

站在高台上的几位老将军,也纷纷站起来俯身去查看。

许定坤道:“这身衣裳真不错!骑马方便,打起仗不绊脚!”

另一个叫李记的老将捋着胡子点头:“没错没错,就是不知道从哪能买到。”

许老将军颇为得意的抬起下巴,他外孙在军中,等阅兵结束后必须让杨平给自己弄一套,馋一馋这些老匹夫。

仪仗兵将国旗挂在旗杆上,城楼里突然传来巨大的鼓乐声,三百名乐伶同时演奏的大启之歌。

这首歌音调简单,通俗易懂的歌词几乎人人都会唱,不少人跟着哼唱。唱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大,百姓竟自发大合唱起来!

站在人群中的金国探子阿木丹,冷眼看着身边热情洋溢的启人,不知道他们为何这么激动。

启朝跟当年的盛朝好像不太一样,究竟哪里变了他却说不清楚,心中隐约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这才刚刚开始,当大启“男模”方队从西城门走进来时,整个上京彻底沸腾了!

“哒!哒!哒!”每一步都像是鼓点一般,重重的敲在百姓的心上。

所有人看向城西城门。

由一千名士兵组成步兵方阵正在朝着这边走过来。

他们身着统一的军装,相同身高,相同体型,甚至连脸上都带着相同的表情,那是大启人骨子里坚毅不屈的意志。

六个多月风雨无阻的练习,让每个士兵迈出的步伐都在同一条线上,抬起的手都落在同一个点上,一千个人仿佛复制粘贴一般,齐刷刷的朝正阳门走来,整齐的吓人!

沿途两侧的酒楼里,有不少女眷纷纷探出头张望,有的甚至激动的喊出声。

“啊!!!好俊朗的兵哥哥!”

这些士兵虽然受过严格的训练,但大部分都是没成家的儿郎,听到这些夸赞的话,都臊红了耳根。不过脸被太阳晒的太黑,倒是看不出来,反而走的更加卖力。

步兵方阵仿佛给百姓打了一针鸡血,欢呼声响起来就没停过!

高台上那些老将军心中百感交集,说实话不少人都不认可大启,觉得他们是窃国的盗贼,可从这一刻起,他们对这位年轻的帝王刮目相看。

有这样的精兵强将,何愁不安定天下!

步兵方阵过后是骑兵方阵,一千名骑兵坐在马上,就连马儿都清一水的枣红色的高头大马。

他们身上穿着跟步兵相同的军装,唯独背后多了弓箭和箭囊,因为每一个骑兵都优秀的射手。

阿木丹一看到这些马就认出是他们金国特有的战马。应当是上一次战败后陪给大启的马匹,可惜这样好的马儿不能在金国的草原上奔跑。

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以金国目前的实力肯定打不过大启,至少还要再等十年……

他目光阴暗的看着正阳门,十年后,这里一定要挂上金国的国旗!

*

骑兵方队走过去,后面还有水师方队,他们穿着的军服竟然跟之前的不一样,颜色更鲜艳,像大海的碧蓝色,衬托的着他们也更加英俊。

这身短打的衣裳彻底捕获了百姓的心,不少人都决定回去一定要做一套类似的衣裳穿,实在是太好看了!

最后是由将领们组成的方队,为首的自然是赵骁,两侧跟着郑大安和杜冲,再后面是白一州、柴戎、杨平等将领,一百余人骑着马走过来。

站在琳琅楼二楼的高句丽公主,激动的挥舞着手帕:“将军,赵将军!”

旁边的侍女小声道:“公主,这样不好吧……”

李显秀:“管他呢,那些大启女子不都是这么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