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福州知府

封赏安排到巳时就结束了,剩下的明日再继续。因为有不少年纪略大的官员,让他们一直顶着太阳站在下面怕身体吃不消。

时间差不多,宋玉竹率先离开,下面的官员们也纷纷离去,有相熟的三五成群聚在起,去附近的酒楼里吃午饭。

有人借此机会多结交几个朋友,这么好的机会可不常有,万一能攀上高枝兴许以后的仕途就一帆风顺了。

韩松站在最后面,听到上面说今日会议结束后便转身打算离开。

刚抬脚就被身边的县令叫:“哎呀韩大人,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这几日怎么没见到你们呀?”

说话的人叫刘舟亭是平北县县令,平南与平北中虽然只有一字只差,但两地的生活却截然不同。

平北县没有沙丘,土地更肥沃一些,所以当地的百姓也比平南县富裕许多。

然而两县积怨颇深,县令之间也相互看不对眼,起初是因为一片耕地。

两县交界处有一块肥沃的田地,那块田地虽然离着平北县更近,但自古都是平南县百姓在耕种。前些年突然被平北县的富绅霸占了去,当地百姓然不愿意,便跟对方起了冲突。

没想到刘舟亭竟然带着衙役将平南县的百姓抓进了衙门,强行将这一片地画押到了平北县。

韩松得知了此事后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他先是去衙门理论却被拒之门外,上报给州府,又迟迟等不到消息,最后没办法只能带着几百个民丁将地抢了回来,自此二人的梁子结下。

韩松冷冷的道:“刘大人多虑了,这几日借住在朋友家中,没有出门自然见不到。”

“哦~原来如此,我还以为韩大人又带着小厮挤在哪颗树下呢。”

来时的路上韩松和毛豆在树下休息,恰好被刘舟亭看见,他还故意赶着马车从二人身边经过借此嘲讽。

“敬怀,怎么还不走啊!”不远处,徐冰正朝他招手。

“哎,这就来了。”

韩松扭头道:“有时间还是多关心关心自已吧。”说罢急步朝徐冰走去,留下满脸惊恐的刘县令。

那……那是左相徐冰?!

他…他他他怎么跟相爷认识啊!

见两人熟络的模样,刘舟亭的脸瞬间像打翻了染坊,由红变黑最后惨白。完了完了,自己可把人得罪透了!

*

韩松走过来,徐冰没询问他刚才发生的事,他知道自己这朋友好面子,断不会开口求自己帮忙。

“听说城中新开了一家酒楼,味道非常不错,陪我去尝一尝?”

韩松笑道:“有何不可?”

二人步行来到鲜味居,这一家南方人开的酒楼,里面布置的清新又雅致,招牌菜都是南方的菜系,以鲜著称。

相府的人已经提前订好了雅间,二人上了楼坐在矮塌上闲聊起来。

韩松端起茶壶给徐冰倒上茶水,自己也斟满。

“廷芳,我心中有个疑惑,这次受赏的官员,许多人做的事并未上报到朝廷,皇上是如何得知的呢?”

徐冰端起茶杯润了润喉,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这件事我也说不清,只能告诉你一件事,当年我们从徐州北上攻打盛军时,一夜之间他就能绘出附近的山形地貌。”

韩松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说陛下还真是金龙化身?!

*

同样疑惑的还有隔壁的雅间里的人。

从福州来的二十多个官员们端坐在一起,为首的自然就是福州知府朱弼。

他手里把玩着一对价值连城的和田玉核桃,脸上的表情捉摸不定。

“你说这些事他是怎么知道呢?”朱弼突然开口,语气中除了疑惑丝毫没有对皇上的尊重。

坐在他下首的同知刘畔道:“下官觉得,恐怕是皇上在各地安插了耳目,所以才这样清楚。”

“那你说,咱们福州有他的耳目吗?”

刘泮赔笑道:“自……自然是没有的。”

若真有还能让他逍遥到如今?

谁不知道福州知府朱弼外号朱圣人,不光自比皇上在当地建造了宫殿,还娶了上百位女子为妃,是实打实的土皇帝。

百姓敢怒不敢言,却也拿他没什么办法,一是福州离着上京太远,想要把消息传递出去困难重重。

二来朱弼的手段实在过于残忍,一旦被他发现会祸及亲人,所以大家一直都忍耐着。

这次来上京参加官员会议,朱弼原本想随便选几个自己的手下过来应付应付。

结果听闻入京还要查验,没办法只能将各县的县令提前叫到州府,中途对他们威逼利诱,敢来上京胡说八道,小心自己的亲人!

一位县令小声道:“兴许……兴许皇上真是金龙转世,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

朱弼搓这核桃的手加快速度,突然一枚玉核桃脱手而出,掉在地上弹了出去。

那县令吓了一跳,连忙弯腰帮他捡了起来,颤巍巍双手递了过去。

朱弼没有伸手接核桃,而是把另一个核桃狠狠的砸在他头上,顿时砸的头破血流。

“大人饶命!”县令跪在地上求饶。

朱弼皮笑肉不笑的扶起他:“去快把头上的伤处理好,别被人看出来。”

那人颤颤巍巍的点点头,赶紧上小厮帮忙擦洗伤口。

朱弼心里烦躁,担心自己都事被皇上发现,“好端端的非要开什么官员会议,真他吗是吃饱了撑的!”

*

八月初三这天,天气有些阴沉,一块乌云不偏不倚的挂在上京上空。

宋玉竹坐在龙椅上,听着各地官员们做计划汇报,宋玉潼也坐在他的身边,这段时间宋玉竹有意带着她见世面,别看她年纪小也学到了不少书上学不到的东西。

今天的计划汇报才是此次会议的重点,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好,除了当地的原有资源,领导也非常关键。

一个好的领导能带领当地快速发展,当然一个不中用的知府也会为祸一方。

各地知府也明白报告的重要性,所以不少人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当然也有临阵抱佛脚的,还找来相熟的官员帮忙参谋,连夜写出一份报告,只希望能应付过去。

第一个上台发言的就是顺天府府尹王环,他原是左佥都御史,去年才被宋玉竹提拔上来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小子势头倒是很猛,汇报的内容非常实用,为其他官员开了个好头。

他将上京未来三年的发展重心一一阐述,作为国家的首都,上京可以说是大启最繁华的城市不足为过。

不过上京同样也有致命的缺点,就算地理面积狭小,不利于以后的发展。加上这些年不少外地人涌入,使得上京房价贵上了天,也限制了上京百姓的生活。

王环提出不再改建老城区,而是把目光放在周边,建设新城用来纾解上京房价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