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竟然是白给(第3/3页)

这不是寻常的船模型,而是放在水里能浮起来,甚至上了发条后能在水上滑行的船模。

弘历让宫人端来一盆水,看着这只巴掌大小的小船滑行。

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额娘坐在自己身边,而宫人都已经退了出去。

“弘历,你近来心事太重了些,瞧瘦的这样子。”熹妃的语气很是心疼。

正好也是男孩子开始抽条的年纪,弘历脸上那种腮嘟嘟的圆润都已经消失,跟还是胖乎乎的弘昼变成了两种样子。

“额娘,儿子只是苦夏又苦读。”他说了一半的实话:“上回三哥写不出《尚书》里的文章,被皇阿玛当着儿子和弘昼痛骂,甚至当着太监就被罚站在墙角背书,实在丢脸,儿子生怕也被皇阿玛罚,不免要多上心念书。”

熹妃坐了一会儿,终归还是问道:“弘历,你也渐渐大了,自然心里的事儿越来越多。或许将来额娘不能都猜透,但现在还是看得出的——你是不是以为你皇阿玛此次会带你去景山谒陵?”

弘历脸上露出惊讶来,这一瞬间的表情就证明熹妃猜对了。

他也不再掩饰,就轻轻点了点头。

虽说阿芙蓉之事,宫里除了禁绝此物外,也并未对外声张,弘昼都不知道哪儿的事儿,只知道自己身边宫人的身上和住处都被轮番搜了一遍,具体在搜什么弘昼也不清楚,还以为圆明园丢了什么要紧东西。

可弘历留心打听到了一些。

甚至打听到了三阿哥居然差点把这西洋毒药送给皇阿玛吃!为此三哥已经自己吓病了,到现在还虚弱地只能上半天书房,时不时自惊自怪的,一听皇阿玛宣召就开始打哆嗦。

弘历知道,三哥这个长子算是完了。

除非他跟弘昼都出事,不然皇阿玛绝不会让三哥做太子。甚至哪怕他们都没了,弘历都怀疑以皇阿玛厚待怡亲王府的态度,会不会过继个十三叔的孩子当皇子——当然这些都是缥缈的假设,只能用来说明皇上多不看好三哥。

那接下来就是自己了,弘历每次想到这件事都不免心跳加速。

在得知皇阿玛要于中秋前亲自去谒陵时,弘历心里就很期待:皇玛法那会子,常派成年的皇子代替自己去拜谒祖先,若是亲至,也会选喜爱的皇子们跟随。

自己年龄不够独自代祭皇陵,但还有谁比自己更适合随驾皇阿玛去祭拜皇玛法呢?

加上八月十三还是自己十岁生辰。

皇阿玛若是还记得此事,带上他也算是一种勉励。

有了期待才会有失落,皇上不但没有提起任何带皇子随行的话,甚至走之前还下了晋封信嫔为妃的圣旨。

这两件事在弘历心上搅着,让他心里不能安定。

“弘历,你皇阿玛若是愿意带着你,那你该谢恩,若是不提此事,你也不该抱怨。”熹妃原不想点破儿子的心思,男孩子越长大越有自尊心,被生母点破也未必高兴。

果然弘历脸色有些涨红,连忙分辨道:“额娘,儿子只是有些失落,但不敢对皇阿玛存有一分抱怨之意。”

熹妃的声音冷下来,冷的让弘历觉得陌生。

“你未存抱怨之心?可皇上从未提过要带你出行,你又失落什么?你这份失落叫有心人看了去,在皇上跟前一提,是不是贪求?是不是怨怼?是不是在违背皇上的心思私下对储君之位意动!”

弘历的脸色都被这几句质问惊得白了起来。

半晌才道:“额娘,我知错了。”

熹妃这才缓和了语气,因以后见儿子的机会不多,索性就着此事把自己多年来对皇上的揣摩说透。

“弘历,额娘说的话,你只可放在自己心里慢慢想去。”

这点上熹妃对弘历还是放心的——要是她养的是弘时,那绝对闭嘴不谈,那孩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自己卖了也不知道。

“在王府的时候你还小,应当是记不清了。但那时候你皇阿玛的性子跟现在不同……想来是做了皇帝后,才变得君心似海难以揣测。”

“但有一点,皇上倒是从来如此:待人凭心,一旦看一个人好,除非那人做出什么踩了他底线的事儿,否则他看人横竖都是好的。”

“同样,他要是看一个人有了芥蒂,那就做什么都是错的。”

“弘历,皇上在对待你们这些皇子上,一定会十分慎重,不会就一两件事就选中谁或是摒弃了谁。如今你这个年纪正事要紧的时候——等明年就会有单独的师傅教导你,不再只学些经史子集,而是要开始学着料理庶务甚至接触朝政了。”

“你不能从一开始就犯错,让你皇阿玛觉得你是个不知足的儿子,是个贪心的儿子。”

做皇帝的儿子锦衣玉食的尊贵没错,但也是欲戴王冠先承其重,做皇子就要永远接受来自于君父的审视。

审不过去那就不是金帽子而是金枷锁了。

要永远知足感恩,永远以皇父为第一准则,永远不生野心(起码在皇上眼里要是这样)。

熹妃想了想才谨慎给儿子建议:“你多向你十三叔请教学习,就知道你皇阿玛看重什么样的臣子了。”

弘历到这儿才没忍住插了一句:“额娘,可我不只是臣子。”

熹妃淡淡道:“皇子还不如臣子。你离着皇上越近,能犯错的机会就越少。”

这一晚,弘历离开的时候还是心神不属。

熹妃依旧亲自提着灯笼,送儿子出门。

但看着儿子近来瘦了不少的身影消失在转弯处,熹妃忽然也有一点心慌:方才她传授的都是自己的生存经验,靠这个经验她在后宫没有吃过亏,一直平安到妃位。

但弘历做皇子也可以吗?

有一瞬间,熹妃简直想叫回儿子来,让他把刚才的话全忘掉,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皇子。

这样要是将来出了错,儿子或许不至于怨她。

因在景山耽误了一日,皇上回宫后就忙于中秋大宴之事。

直到中秋佳节过后,皇上才到素心堂来。见了姜恒皇上先就笑问道:“第一回 当家如何?可觉出了难处?”

在皇上看来,之前她管着永和宫景阳宫这些都不叫当家,充其量叫整理自己的私房,也只有宫中大宴大事才算是正经开始接触当家。

姜恒报以笑容:“臣妾不当家也知道艰难的。”

说着把自己的账本子拿出来给皇上看。

就等着皇上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