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要你宠我(第2/5页)

小孩子家家的,能有什么事。

云程这样问,存银恼得不行,“还不是那姜老爷,就姜家纸铺的,他连着来我们铺子好些天了,劝我们学学生意经,说这样做生意不长久,要我们合作,要我们当个正经点的生意人,说要赚钱不要做慈善,这样不如白给,我听得耳朵都起茧了,没别的话说就不要来了,烦人!”

云程:……

好了,我知道你生气了。

再一问,才知道存银这两天是要跟叶粮吹耳边风,好叫他来年也带上自己到县里。

结果前面彩虹屁都吹够了,屿$汐]独,家就差谈条件了,眼看着叶粮要同意了,姜老爷来了!

还每次都说到很晚,叶粮也不仅仅是陪客,铺子里大小事还要管,就没空搭理存银这小孩子了。

他委屈死了,“还不如你们把我带着,请人做饭干嘛啊?我都会,现在我都发愁,万一我明年出不来怎么办。”

他还想攒钱招婿呢!

云程问过,这里成亲要等到十六、十七岁。

十五岁定下的比较多,排除娃娃亲和两家关系好,少有这个岁数以下的。

存银担心的也不是提前定亲,“爷奶对我不那么热情,但亲事上还是盯得紧的,我十岁后就有人上门说,他们都没同意,我哥也会帮看着,不会有大问题。就是家里现在缺人干活,我怕我回去,就出不来了。”

明明在外面也是做些杂事,就不愿在家里做。

他跟家里矛盾没有叶存山那么大,纯粹就是小孩心性,来外头看过热闹世界,哪里愿意回窝小门小户,围着灶膛打转。

云程摸摸他头,觉得他头发好揉,顺手揉了把,“不用担心,来年铺子里有余银,族长会去找染坊合作,给羊毛染色,到时候我要教人织带彩的新花样,我在县里,不好来回跑,你是我弟弟,我肯定先教给你。”

存银整个扑过来把他抱住,“大嫂你真好!你是我亲大嫂!”

云程就又问了他一次什么时候回家。

那存银肯定是要跟他俩一块儿走的,“我小包袱都收拾好了,随时能走!”

他要一起走,云程就没提前给他生辰礼,下午在这边坐了会儿,两人喝着清茶,吃着藕粉,并些小糕点和瓜子花生,聊着这次回家还要再买什么。

云程还说:“难怪你不想回家,你回家哪有这么多好吃的?”

存银挺腰:“都是我自己挣的!”

他教完程家那两个姐姐后,自己手里没闲着,前头铺面主要是小河跟小飞当伙计,他忙完杂事也会织毛衣毛裤。

现在天气正冷,才织好放出去就有人买。

毛织品是按件抽成,存银这些日子攒了不少,“种地哪有织毛衣赚钱?”

他现在也有了望哥成龙的梦想,“蔚县都能这么好,不知道府城是什么样,京都又是什么样。”

这话唤醒了云程的望夫成龙梦,跟存银相视一笑,嘿嘿嘿傻乐。

正在月考的叶存山打了个喷嚏。

纸铺要除夕才关门,他们明天能把存银一起带回家。

云程走前,叶粮也送走姜老爷,给他说了个小话,“存银想留铺子里,你回头问问存山,过年也跟家里商量商量。”

纸铺才开业不久,村里除夕要祭祖,过年也有一摊事要忙,初五开业,要提前过来,他到时回家就没空说这个了。

云程应下,想想,还是客套一下,表达了对铺子关心,问了姜老爷的事。

价格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不把人惹恼才稀奇。

铺子里定下低价纸,是经过多方考量的。

首先是叶存山去过其他几个富县和府城,知道外地正常纸价。

其次是他们目前造纸质量跟不上,也不适合叫价太高。

一般而言,当地有造纸作坊的情况下,纸价都不会贵得离谱,不然别人还不如去商人那里买外地纸。

姜家就很聪明,恰好比商人的纸压低了一线。

所以叶存山最初提议的价目是外地常纸的价位,在两百文到七百文不等,这区间里,纸质也分了等级。

他们初期的质量,比两百文的纸差,所以定价一百五十文。

这个价位比较利于长久发展,码头的存在会带来很多外地商人。

姜家就是外地人带了造纸术过来的,以后难保没有别人。

与其等到发生竞争时慢慢压回两百文的价位,不如一开始他们就老实本分一点,做个口碑,也能得县老爷好感,求个庇护。

给姜老爷的处理方式也有。

造纸作坊最初的设想就是可以成为造纸厂,给其他纸铺铺货。

基础纸张制作出来以后,云程也说了竹纸、绵纸、宣纸等等纸张的制作方式,同样流程里再做其他调整,总能尝试出来。

就是没想到姜老爷这么沉不住气,还没有一个月呢。

叶粮现在跟他谈了几天,姜老爷原本是来给静河纸铺挖坑的,现在被静河纸铺的胡萝卜吊着。

“他没看到样纸就不松口,还反过来说我想套他家的造纸术。”

因着姜家也是造纸的,且目前技术比他们好很多,基础劣纸的流程叶粮是能说的。

说完以后姜老爷就沉默了。

这跟好纸的流程大差不差,等静河纸铺再发展一阵,人工熟练了,就能追赶上姜家纸铺的质量。

他外地人,还抠门,来时买个深巷子的小门面做门店,造纸作坊的取材地自然也没多大,就是一片竹林,在竹纸造出来前,他家也是用树皮过渡的。

看他们的发展方向,姜老爷就知道这对手不会因为低价倒闭,还会把他先挤倒。

可要他跟静河村的造纸作坊拿纸来卖,他也拉不下脸。

云程听到这里,已经十足放心。

当代人跟他思想不一样,就是村里人,也不愿意把造纸术教给其他外姓人,更何况是姜老爷。

他家里造纸肯定都是自家亲戚帮忙。

用自家亲戚,方子能保密,成本也与之提高。

一来是跟着他远走他乡,各方面的不适应。二来是造纸真的很辛苦,夏天火烤着热,冬天水冻着冷。

时日久了,小摩擦也能累积成大矛盾。

在月钱以外,还要加上其他补贴,也要平衡各方关系。

他家现在这个纸价,看起来利润很高,这么一圈儿分下来,落姜老爷手里的,可能也就比直接从作坊拿纸多一点儿。

那为什么不尝试一下从纸铺拿货卖钱呢?

叶粮:“成本降下,他家纸也能降降价,有些手头阔绰的书生,肯定会继续买他家的纸。”

蔚县三家书斋本也是优先跟姜家合作,这样一来,订单指定都要上涨。

要不是作坊也是村里的,这生意他才不干。

云程也乐呵呵的。

作坊的分红他拿了一半,这单生意谈成,来年分红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