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4页)

近代诸多著作,他最厌恶的不过是《人间失格》罢了。

这样想着,津岛修治翻开今天的《读卖新闻》,比起三流言情小说,《读卖新闻》的作品质量相对高,但也更容易出现对先人的拙劣模仿。

津岛修治才开始看时漫不经心,知道他读到那段文字:

/2012年时,我决定收手了。

说是收手,按照业内属于应该是金盆洗手吧,我却没举行盛大的仪式,更没有金盆。

原因,缺乏资金是一点,此外也没什么业界的朋友,况且、转业并不是什么值得一书的大事。

不得不在此解释我的上一份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杀/手,仿佛小说中出现的名词,然而我精通读写,也没有养绿植的爱好,在这致敬《这个杀手不太冷》,只是个平凡的人罢了。

至于为何放弃这份工作,是因为从某天起,忽然产生了做一个漫画家也不错的想法,可以杀手的人来绘画,多少有些不敬,因此我金盆洗手了……/

真奇怪,明明是平淡的叙述,若说有什么特殊的,不过情节有些新颖罢了,却让津岛修治的心猛地一颤。

他甚至听见了噼里啪啦的电火花声,那究竟是从他脑海中冒出来的,还是真实存在的?

结果就是,在他自己都未曾感觉到时,将这短短四千字看了无数遍,由于是首次连载,《读卖新闻》批了两倍的版面,让他登完了第一章 。

津岛修治问自己,为什么会被感动,只是普通的故事、普通的文字、普通的叙述,甚至比起那些老练的作者,文字中透着一股青涩气。

但是……

“真的被感动到了。”

“几乎想要落泪的感动。”

“为什么?”

他疑问自己。

就好像一直被冰封的情感被凿出一道小口子,从中流淌出热意,然而就算他自己都不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

津岛修治只是想:想要接着看下去,想要见到他,想要跟他成为朋友。

几乎形成了执念。

……

远在横滨的一条并不清楚幼年太宰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

但织田&伏黑家依旧因为他的连载而产生些变化。

首先是伏黑惠跟伏黑津美纪,上学路上特意绕到报亭,购买了今天的《读卖新闻》。

“要带些同学看看。”

“因为是织田写的文章,必须要读给大家听才行。”

一条:“这并不是什么有趣的作品。”

听见他如此自贬,津美纪生气极了,脸颊鼓涨起来,像只圆滚滚的合同:“就算是织田哥这么说,我也会生气的。”

她说:“明明是很有趣的故事。”

伏黑惠说:“我们看过好几遍。”

“啊……是这样吗?”仔细想,他们是读过自己的手稿,可就算以织田作本人的立场来看,他也不觉得自己写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对了,还有西村婆婆他们,要给他们看才行。”津美纪说。

她口中的西村婆婆是一条在森川百货的同事,显然,一条没有辞掉打工的工作,他可不是织田作,无法写出更新的文章,等手头的散文都放出去,就要咕咕咕开天窗了,这样的话怎么能不努力打工。

偶尔一条值下午班时,会跟津美纪一起回家,其他人已经知道他们是邻居关系了,而且伏黑家的妈妈委托一条照顾两个孩子。

这是他们对外串通的证词,如果被知道伏黑轮子抛下两个孩子跑路,他们一定会被送进福利院的,为了避免这样的结局,必须制造伏黑轮子还在的假象才行。

而且,只要两个孩子健康成长,就不会有人举报给儿童抚养机构的官员吧?

津美纪说:“西村婆婆他们还特意告诉我,说如果织田的出道作登载了,务必要给他们看才行。”

“你可别想敷衍过去哦。”

就算是脸圆鼓鼓的,摆出河豚的样子,也依旧可爱。

一条道:“我明白了。”

以他本人来看,并不觉得刊载作品是很不得了的事,可西村婆婆她们之前也说过,如果登载了一定要支持,毕竟是对他一向关照有加的婆婆,还总是给他新鲜牛乳留半价便当,有成果后,无论如何都要跟她们分享才行。

“既然这样,就多买几份报纸好了。”

受到教诲的一条如是说道。

此外还有件事。

“小美老师与林老师打电话通知我,周五的话,幼稚园跟小学都要去郊游。”

津美纪跟惠上的都是公立学校,而且是同一家的幼稚园部跟小学部,以往为了方便,学校会把出游时间安排在同一天,当然需要缴纳费用。

显然,为了省钱,这两小只都没有跟一条提起过。

还好一条跟小美老师以及林老师说过,有什么事要直接通知他才行,津美纪跟惠都很不喜欢麻烦人。

小美老师与林都是传统意义上关爱孩子的好老师,也不会在班上擅自说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值得信任的对象,在发现两人没有签同意书后就立刻给一条打了电话。

一条说:“车费已经缴纳了,可以开始考虑周五要吃什么便当。”

“难得的旅行,一定要好好享受。”

……

结果,一条真的在去森川百货打工前买了好几份报纸。

至于为什么不跟港口黑手党的同事分享……他们根本不知道织田作在写小说吧。

森川百货的太太们发现是在《读卖新闻》这样的大报社上刊载时都惊呆了。

“啊啦……完全没想到。”

“织田是要成为国民作家了吗?”

一条:“不,只是出道而已。”

“别这么说,出道就能在这么了不起的刊物上登载,未来一定会有好事的。”

“我们都相信你,织田君。”

“要将报纸收藏起来才行,等孙子出生后告诉他,奶奶曾经跟了不起的大作家同事过。”

晚上回家时,一条带了一大堆的安心慰问品,都是森川百货的欧巴桑们送的。

晚餐吃的是简单的牛肉便当,计算后认为店里员工折扣的便当盒更便宜,于是一条拿了三个,此外还炒了份时蔬,其实是把冰箱里剩的蔬菜一股脑地全炒了,还有最简单不过的味增汤,一条有放昆布与豆腐块。

总之,又是便利且富有营养的餐点,至于味道,就不要对独身带两个孩子的高中生有太多要求了。

餐桌上先描述带报纸去学校后盛况的是伏黑惠,这很少见,比起津美纪,惠性子很静,不怎么爱说话。

“大家都觉得很了不起。”

他甚至也不怎么会润色描述:“是在《读卖新闻》上刊登的。”

“那是爸爸早餐时读的了不起的报纸。”

“而且全是汉字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