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挺进东海(第2/3页)

可能是从楚骁严肃的神色中看出了对章靖的敬意,那位张伯长眼中的敌意稍减,他亦严肃地问楚骁道:“赵伯虎准备如何对待章靖将军的遗体?”

楚骁遂解释道:“大概先会抬回城内,叫人清洗罢章将军身上的血水,换上干净的衣甲,随后便会派人送至山东。……就跟上回一样。”

见楚骁提到‘上回’二字,那名张伯长的脸突然涨得通红,他当然明白楚骁指的是之前送还韩晫的尸体。

但他终是没有发作,克制着怒气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他对楚骁这群江东叛军怀有极深的恨意与敌意,但楚骁这番话他倒是相信,毕竟赵伯虎上回送还韩晫的遗体时,也确实没有做出丝毫的羞辱举动。

思忖了片刻,张伯长冷冰冰地提出了他的要求:“不必劳烦,只要将章将军的遗体交给我等,我等自会护送回山东……”

“那也要等人将章将军的身体清洗干净吧?”楚骁上下打量了几眼对方,表情古怪地说道:“还是说你们准备自己来?不太好吧?我觉得还是请几名女子来做比较好,女人手脚轻,不似你等粗手粗脚的……”

张伯长被堵地哑口无言,半晌才说道:“既然如此,我要求在下邳暂留一日,待你等清洗了章靖将军的身体,立刻交给我等,由我等护送至山东。”

“也可以。”楚骁点了点头,旋即指了指张伯长身上的衣甲说道:“你等暂留下邳也好,护送章将军去山东也罢,都随你们的便,但身上的衣甲要留下来,它们归我义师了。”

听到楚骁这番话,张伯长并无恼怒,平静地点了点头。

作为败军之卒,他们此番能活命全亏章靖牺牲了自己,而作为胜利方的江东叛军,不杀他们就已经是仁至义尽,确实没有理由让他们带走兵器与甲胄。

在这名张伯长的约束下,大概四百余名太师军士卒陆续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脱下了身上的衣甲,心情复杂地看着一队江东叛军将这些兵器与甲胄带走。

然后,楚骁就不管这些人了——反正章靖的尸体还在他们这边,谅这些人也不敢乱来。

而另一边,赵伯虎已吩咐人从城内拆来一副门板,令护卫们抬着章靖的尸体,徐徐进城。

此时在城内,下邳百姓正等候在街道两旁,见赵伯虎带着王祀军缓缓进城,城内百姓立刻爆发出了欢呼声,相信不知情的人还以为章靖率领的晋军是贼军,而赵伯虎才是击败了贼军的正义之师。

虽说赵伯虎此时其实没什么庆贺的心情,但迫于城内百姓的热情,他也不得不振作精神,在策马入城的期间,朝那些夹道欢迎的城内百姓招招手。

毕竟,赵伯虎虽说出身鲁阳赵氏,但也曾下邳住了多年,即便是对于他而言,下邳的百姓也称得上是家乡父老,章靖选择在这座城池据守,阻止他江东义师夺回下邳,在赵伯虎看来是十分不明智的——死守城池的前提,是城内军民同心协力,而事实上,几近有八成的下邳人都不支持晋军,晋军拿什么守?

但不可否认,就因为这章靖,赵伯虎‘夺回下邳、二次誓师’的计划,也被至少拖延了近三个月。

若没有章靖,赵伯虎在今年开春之后,最迟二月中旬就能夺回下邳,下邳二次誓师,号召天下各路义师合力反抗晋国。

考虑到今日已是五月二十二日,若没有章靖,相信整个天下都已经传遍了他赵伯虎于下邳二次誓师的事。

毫无疑问,如此一来晋国的处境会愈发艰难。

不过章靖也因此战死在下邳,就连赵伯虎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

应该是赚了吧,毕竟这又是一位陈门五虎呢。

感慨之余,赵伯虎派人从城内找了几名出身干净、尚未出嫁的良家少女,拜托她们替章靖清理了身体。

那几名少女被拜托此事,自然十分羞涩,不过赵伯虎给出了丰厚的报酬,再加上章靖亦是天下少女仰慕的豪杰,因此那几名少女尽管羞涩,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待章靖的遗体清洗干净,换上了干净的衣甲,赵伯虎亦信守承诺,将其交给了张伯长那四百余名太师军士卒,后者也没有多说什么,于次日清晨便用赵伯虎替他们准备的一辆马车安置着章靖的遗体,就此离开了下邳。

同时离开的,还有许多城内的晋军伤卒。

对此楚骁暗暗摇头,毕竟看那些伤卒的身体状况,他十分怀疑其中大部分人会不会死在半途。

但这群人去心已定,赵伯虎也就任由他们去了。

虽然他答应了章靖,但这些晋卒执意要拖着伤躯就此离开下邳,丝毫不顾会不会死在半途,赵伯虎自然也不会多管闲事。

就像他此前承诺的那样,看在章靖的面子上,这场仗他可以不抓俘虏,不过兵器与甲胄要留下,那是他江东义师的战利品。

顺便一提,在得知章靖战死的消息后,城内的太师军伤卒十分绝望,在江东义师进城的期间,就有不少人自刎追随章靖,令人唏嘘不已。

总而言之,城内的晋军伤卒一部分自杀,一部分离开,仅仅只剩下少数愿意留在下邳养伤——这些人几乎全都是河北军与山东的新卒。

赵伯虎当然不会因为这些晋军伤卒没有自刎追随章靖、或没有像太师军士卒那样立刻离开下邳就对他们心生鄙夷,看在章靖的面子上,他令他江东义师的兵将们照顾好每一名晋卒。

至于这些晋卒伤势痊愈之后,究竟是离开,亦或是投奔他义师,赵伯虎也不强求——若投奔他,他自然欢迎;反之,也无所谓。

他江东义师有的是充足的兵源,不需要心不甘、情不愿的人。

两日后,也就是五月二十四日,赵伯虎登上下邳城墙,在城外八万余江东士卒面前二次誓师,再次坚定他义师推翻晋国的信念,同时发‘讨晋檄文’,细数晋国迄今为止的种种恶行,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共同对抗晋国。

待赵伯虎念完那份檄文后,城外八万江东士卒高呼‘推翻晋国’,久久不息。

赵伯虎相信,最多两个月,待等到七八月的时候,他在下邳二次誓师的事,包括他那份讨晋檄文,便会迅速传遍整个天下。

介时,天下各地必然会涌现无数不满于晋国的义师,响应他江东义师的号召,纷纷揭竿而起。

虽然他也明白,这其中必然也会出现一些投机钻营、趁机作乱的家伙,比如之前的周岱、朱武、刘辟等等——若非某位周将军把这几支贼军灭的灭、赶的赶,间接促成了一支强盛的泰山贼,这些人说实话全是趁机坐大的贼寇一流,根本谈不上是什么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