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4页)

以前李捕头自己学的时候,一上午学个三招就顶天了。

顾野一天就能学半套拳,动作步伐挑不出一点错处。

前头在体力上打击了李捕头后,这又是给刚满二十的他留下了极大的心理打击。

“我还没吃午饭呢,”李捕头无奈道。

“我请你。”顾野特别大方地把自己的两文钱给他看。

“这也只够我一个人吃碗素面啊。”李捕头当然没指着让小家伙请自己吃饭,一边带着他往外去一边打趣道,“我都吃了你吃啥?饿着肚子可打不好拳。”

“我吃这个。”顾野取下自己的小荷包。

这小荷包他日常挂在腰间的,取下之后才发现和一般的荷包不同——它顶部还是普通荷包那样的松紧口,带两条系带,系在腰间。但是底部其实缝在他的腰带上。就算跑动的时候系带松了,也不会掉。

“这设计真有意思。”

“我娘做哒!”顾野骄傲地昂了昂下巴,说着话把荷包的松紧口一拉,里头是小糕点和肉脯,一块都只有大人拇指大小,正好适合他一口一个。

哪儿有自己拿小孩的钱买东西吃,让小孩自己吃干粮的?

“哎,你别吃这个,我带你一起吃面条去。”李捕头笑道。

笑着笑着,他觉得不对劲儿了。

“这个荷包你一直带着?每天都带着糕点和肉脯在身上?”

顾野“嗯”了一声,“少食多餐,娘说的。”

“前两天你溜我……不是,我陪你跑步那天,你也是吃的这个?”

顾野看傻子似的看着他,“是啊,不吃饱,怎么跑?”

李捕头:……

他算是明白为什么那天王氏听说他陪跑一整天没吃饭后,一直反复说他太实诚了!

…………

顾茵陪着王氏回到缁衣巷家里。

王氏进了门就道:“今天上午没出摊,少赚了一天银钱。哎,都这个时辰了,现在出摊也来不及了。不过没事儿,明天码头上就没有那些多模仿咱们的了,跟客人们解释一番他们也能理解。”

说着她又要进灶房,“家伙什都放了一天了,我再刷刷!”

“娘,”顾茵喊了她一声,拉住了她,“家里就咱俩,您不用这样。”

“我哪儿样了?”王氏说着又红了眼睛。

刚开始抓到赵厨子和冯家媳妇的时候,她畅快得恨不能仰天大笑三声!

后头牵出一大串人,他看着她娘家大哥和大嫂在公堂上对组织人捣乱的事供认不讳,就笑不出了。

她是真的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尽管关系不好,不来往了,但是怎么就那么见不得她好呢?

是记恨她分走了老宅的一间屋子吗?可那本就是爹娘留给她的!

是记恨父母在世时对她最宠爱吗?可是爹娘在世时虽疼她,却并不代表对他们不好啊。打小家里的东西都是一分三份,从来没说只给她,不给两个兄长的。

即便是当年爹娘要给她招赘,也和她开诚布公谈了,说至多给出三分之一的家产给她们夫妇,两个哥哥的也不可能少了去。

王氏是真的想不通,小时候家里三兄妹也是很和睦的,大哥经常买些小玩意儿来给她玩的,二哥经常说些玩笑话逗弄她。

怎么就恨她恨到这个地步呢?

王氏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哭过一场后情绪也平复下来了,不好意思躲到自己屋里洗脸去了。

顾茵耐心地听她说完,并不觉得厌烦,而是想起了别的。

一件她想了许久,却一直想不明白的事。

诚如王氏所说,为什么呢?

自家婆婆一开始回到寒山镇,当时连她自己都忘了老宅的事,王家就已经开始对付她了。

后来她也只是分了二十两银子出来,对常人来说不算一笔小钱,但对开着望月楼的大房和并不落于下风的二房来说,这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远不会伤筋动骨。

这次竟然不惜做下犯法的勾当,若是她没有猜出冯家媳妇是被人指使,让顾野去跟踪她,而是像自家婆婆那样只全身心想着去和冒牌货打擂台,怕是再过上几个月,自家这招牌口碑就砸了。

若她想的没错,再过不久,王家就会安排人上演吃出了毛病、要找人算账的把戏。

知道的情况的可能会猜着对方买到了假货,但只要对方咬死了是吃“文老太爷”粥的毛病,他也忘了具体吃的哪家,到时候再闹一闹,自家更是要一地鸡毛。

生意黄了,招牌砸了是一遭,怕还是要把文老太爷得罪了——当然以顾茵和文老太爷现在的交情,文老太爷肯定是会站在她这边,还会伸以援手。

但外人不知道他们这层关系,只知道她在文家打过短工,和文家的厨子是师徒。

文老太爷知道自己的名字被打过短工的厨娘用作吃食起名,可以不在意。但若是闹得一地鸡毛,他老人家享了一辈子的清名,能受得了这个?

总的来说,王家此番不只是要搅黄自家的生意,更要让她们见恶于文老太爷。

到底是个什么目的呢?值得他们这样筹划。

而且这也太巧了,赵厨子和冯家媳妇干那黑心勾当不是一天两天了,只要是被她查出他们串通,自然会查到他们从前犯得事儿。赵氏可能目光短浅,王大富能请周掌柜管理望月楼,把生意做的那么红火,显然还是有些头脑的,他怎么就还敢让冯家媳妇来做这个事儿?

应该是如他所说,他并不知道厨余的事儿,而冯家媳妇这个人选,多半还是旁人给他出的主意。

给他出主意的人是只知道冯家媳妇和自家有矛盾,所以选了她,还是连她买厨余的事儿也知道,连着把王家大房也给设计进去了?

顾茵有些烦躁地掐了掐眉心,一审给的消息实在太少,只能希望二审能问出更多。

…………

王家老宅这里,王大富和赵氏被铐走以后,大房的人就慌得像个无头苍蝇。

两对老夫妻筹划见不得光的事又不会和小辈们说,他们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只听人传自家酒楼卖厨余给人吃,还组织了人去码头上搅和他们姑母的生意,自然是六神无主。

这个时候,王大贵站了出来,他先安抚了侄子和侄媳妇,又握拳痛心道:“大哥大嫂老实做生意一辈子,这次一定是被人陷害!你们莫要慌张,咱们去请州府最好的状师,一定洗清他们的罪名!”

王大富是有两个儿子的,但是都不成事儿,镇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所以赵氏她们才寄希望于孙子辈,希望几个小的能读书出人头地。

果然王大贵这话一出,两个侄子像吃了一个定心丸。

一个道:“二叔说的是,爹娘都不是那等人,经营着自家大酒楼,怎么可能在意那些蝇头小利,又怎么可能去害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