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一块木头是脏的(第4/7页)

贺顿说:“收费是从进入心理室开始计时。”

心理室的木门中央挖有一个心形空洞,镶着一块淡粉颜色的玻璃,看起来很温馨。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装饰,而是另有深意。心理室的门究竟设计成什么样子,曾让贺顿颇费心思。访谈一旦开始,房门就会紧闭。这对保密当然是极相宜的,但资料上说,在极端偶然的情况下,有一些精神病人会在昏乱中伤害心理师。心理室的门,在紧急状态下,可从外面迅速破开。

这块心形的粉彩玻璃,负有将心理师解救出来的重任。贺顿苦笑了一下,当然走在后面的大芳是看不到的。贺顿想,不会这么倒霉吧?

布质的沙发柔软舒适,但又不是过度的软,而是有一种内在的刚度支撑着落座者的体重。关于这对沙发的选择,也曾让贺顿费尽了苦心。太豪华的不成,一来是贺顿的预算里没有这种巨无霸的开支,二是过于奢靡的布置会让来访者有一种压迫感,应该避免。在沙发属皮还是属布的问题上,贺顿强烈地犹豫过。如果按照她的意思,喜欢皮沙发。“棉暖不如皮,糖甜不如蜜”。棉和皮相比,当然是皮货高档。如果价钱悬殊,价钱决定一切。市场上皮沙发和布沙发的价钱差不多,让贺顿大费斟酌。有一度贺顿十分倾向皮沙发,因为考虑到毕竟这是公共场合,各色人等人来人往的,估计很容易搞脏,皮沙发用蜡油擦一擦,整旧如新。布的就没有那么好打理,新的时候吹弹得破,旧了就如人老珠黄。

贺顿还是买了布艺沙发,米黄色,仿佛轻柔稻谷铺满一地。促使贺顿作出这个决定的最关键因素,是沙发背部给人的接纳和力量。这种感觉说不太清楚,只要坐上,就能强烈地捕捉到这种支撑感。

太软了不行。毫无筋骨,这会使来访者下意识里怀疑这个诊所是不是可以信赖的?太硬了也不行,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

当贺顿还没来得及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大芳就迫不及待地吐露心声。她凑近贺顿说:“我想把她杀了。”眼露凶光。

贺顿不由自主看了看镶有粉红色玻璃心的门。克制住自己的走神,贺顿想问:“谁?杀谁?”

但是,她不能问。这不是应该问话的时候,反之她也不能固执地保持沉默。这是一个惊世骇俗的说法,大芳期待回应。贺顿说:“我知道你很愤怒。”

“当然,我当然愤怒了。你知道她是谁吗?她是我男人的小贱人。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我男人的正室。”大芳说完,斜眼看着贺顿。

贺顿不知如何表态了。她对贱人和正室的了解,只限于《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时她记起老师所教的一招:如果你大脑空白想不起如何回应,就把来访者刚才说过的话重复一遍。于是,贺顿像回声一样地说:“你是你男人的正室。”当贺顿这样说的时候,简直觉得这是一句蠢到家的话。一夫多妻制早就被法律废除了,这样说,好像清末民初的遗老遗少。

老师所授真是灵啊,大芳大声地说:“对,我是正室。”

贺顿又不知道说什么了,总不能再说一句“你是正室”吧?贺顿说:“我看你处在痛苦之中。”话是这样说,也没多少把握,面前的大芳更多的似乎是自傲。

贺顿的话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大芳说:“你说得太对了,我就是很痛苦。你的丈夫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小贱人,这不是欺负你吗?这不是侮辱你吗?这不是拿你不当人,这不是朝你头上拉屎吗?你说是不是?”

大芳双眼喷出烈焰,死盯着贺顿,那架势像要把她生吞活剥。

贺顿吓得够戗。大芳手指着贺顿,一口一个“你”如何如何,让贺顿消受不起。她知道在这个假设的句式之后,是大芳无法正视的自我。

贺顿说:“不是我。”

大芳不明白,说:“你什么意思?”

贺顿说:“我知道你对这些侮辱非常生气,但是,请你不要说‘你’,试着说‘我’。”

大芳说:“我不跟着你说。我就说你。”

贺顿知道大芳接受不了,自己的进展太快了,赶紧校正,说:“让你如此恼火的来龙去脉究竟怎么回事?”

像用炸药把防洪堤坝给炸开了,不得了,大芳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起她丈夫的斑斑劣迹。

“我和我丈夫是在乡下认识的。你猜我多大年纪了?”大芳甚至飞了一个妩媚眼神,看起来对自己的年龄很有信心。

贺顿不知道如何说。她实在是不年轻了,尽管有精心修饰的眉眼和瘦弱的身材来帮衬,辅以高档服装托举,使她没有显出一般中年女人的臃肿邋遢,但神色的黯淡和发质的枯萎,都毫不留情地昭示她早已青春不在。

贺顿不能说假话,贺顿也不能如实说出感受。贺顿于是说:“你比你的年龄要显得年轻。”

大芳撇撇嘴说:“你知道我多大年纪了?”

贺顿说:“你既然说了是那个时代的人,能大致估计出来。”

大芳说:“我做过拉皮,吸过脂,文过眉后来又给洗了,还作过隆胸隆臀削骨隆鼻……”

贺顿看着大芳,心想没有做过手术之前的她,是更好看还是更难看呢?

大芳此刻猜透了贺顿的心思,就说:“我那时候,虽说是个孤儿,却是十里八村数一数二的美人,要不然城里娃能看上我吗?你没听那歌词里唱的……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大芳说着,十分神往地向着远方。

当然了,她目所能及的地方,看到的是一架挂钟。挂钟有一个滴滴答答不断摇摆着的钟摆,在提醒时间。不仅仅要她注意到时间是收费的,也要让她意识到生命无时无刻不在流逝。

在钟摆的旁边,是一幅心理学历史中的著名图谱。那是一个双面头像,你这样看是曼妙少女,那样看就是一个阴沉老妇。

“现在我得给我男人起一个名字了。我不能把他的名字告诉你,咱们就叫他小松好了。”

贺顿心想这个小松大概也鬓发苍苍了,是头上顶着白雪的老头松了。

“小松看上我了,就勾引我。你别觉得我用了一个下作的词,真的是勾引。他给我从城里带来大白兔奶糖。我说,我不吃。他说,你不吃,我就扔了。我说你扔吧,那本来就是你的东西。我说的是实话,我一点也没有高攀他的意思,他们是从城里来的,将来总会回城里去。城里的人觉得他们那里好得很,但是对从来没有到过城里的人来说,根本就不知道好在哪里,也并不像现在的人这样削尖了脑袋要进城。我说不要他的糖,他说我就真扔了。说这话的时候,我们站在水塘边上,他一扬手,就把一块雪白糖纸的奶糖扔到池塘里了。那块糖打出了一个很大的水花,水浪一圈一圈地散了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