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归计恐迟暮(第6/14页)

夭绍方才看她神色本就心觉异样,后来听她开口说话,便细心留意听了。她自幼遭逢大难,如今又南北奔波,历经了不少事,自能听出云氏是话中有话。只是云氏的言语乍然而至,她隐隐约约觉得是在责苛自己,但问责从何而至,她一时却理不清头绪。

此刻云氏问话,她只得如实道:“夭绍惭愧,并不能知晓伯母的言中深意。不过伯母的话,夭绍会记在心中。”

“如此便好。”云氏轻笑颔首,携着晋阳,先踏上了石阶,走入青云殿中。

夭绍揣思着云氏的话,脚下踟蹰,有意落在诸人身后。待她入殿时,晋阳正拉着先到的裴萦絮叨不休,云氏与慕容虔坐于左侧首席,夫妇二人含笑低语,像在商谈什么。慕容子野坐在离晋阳不远处,微笑支颐,望着晋阳的一笑一颦,眸中满是温柔缱绻之意。

席上不曾见到商之,夭绍也没有多寻,自找了一处空席坐下。殿中侍女随即奉上一盏热茶汤,青云殿处在水泽岛上,入夜湿寒,夭绍在林中深处待得久了,此刻确有些冷意,低头饮了几口热茶汤,平稳住心神,才抬头看向对面。

殿中与殿外一般,灯烛不多,却有无数珠帘悬挂周壁,映得满殿光彩柔和温润。夭绍目光落在裴萦的面庞上,凝视一刻,微微惊讶起来。

适才宫门外匆匆一瞥不曾发觉,此刻在炫目的珠光下,夭绍方看清裴萦一反往日柔弱的病态,肌肤光洁明亮,眉目神采焕发,端是十分健康动人的模样。而裴萦与晋阳笑谈时,也非素日弱不禁风的袅然之态,双颊绯色晕染,那样绮丽的颜色,绝非脂粉可敷成。

裴萦病恙痊愈了吗?夭绍甚为疑惑。

而另一边,晋阳虽与裴萦说着话,但被一旁慕容子野那样盯着看,多半有些心不在焉,不时侧首瞪一眼慕容子野,神色娇嗔,目中却尽是害羞与欢喜。慕容子野被她瞪得多了,傲气一起,斜睨起双眸,掉开视线,专心致志欣赏起殿外水光。

裴萦目睹他二人这样难掩的柔情蜜意,好笑的同时心头却是一酸,掩袖执盏,抿了抿茶汤。待放下茶盏,却见晋阳正瞧着自己的脸发怔,裴萦笑道:“你又发什么傻?”

晋阳上上下下仔细瞧她,“啧啧”道:“萦姐姐这次自华清宫回来,似乎身体大好了。我们聊了这么久,你还这样有精神……”说着目光一闪,凑上前,悄声道,“是不是因为血苍玉啊?”

裴萦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一旁慕容子野却转过头来,望着裴萦的眉眼,愣愣出神。

晋阳拾起一颗果子扔向他,恼道:“不许这样看!”

慕容子野皱了皱眉,慢慢转开视线,然脚底却似有寒气浮起,面色渐渐发白。晋阳哼道:“又装模作样了!”甩了头,不去理睬他。

裴萦却若有所觉,看了慕容子野一眼,蹙眉思了片刻,微微抬起双目,眸光有意无意看向殿中一隅,望了一会,又垂首沉思。

殿中乐声不绝,孤身坐在对面的夭绍自不闻他们的对话,此刻见诸人神色异样,又见裴萦望着殿中角落像有所感,便随着她的目光望过去。

那里的光线比殿中任何一处都要黯淡些,从她这边的方向看过去,更是背光模糊,可那袭黑袍却正在那里,修长的身影静静倚着身后的栏杆,孤单而又淡漠。

夭绍下意识便想去他身边,刚要站起,脑中却忽地浮现云氏的话,心念微动,又慢慢坐下来。

(四)

酉时过半,宫侍方簇拥着帝后、裴媛君及司马皇室几位老亲王至青云殿。殿中乐止,商之这才自角落里起身,在夭绍身边坐下。夭绍见他面色如常,并无忧虑伤愁之态,便没有再多言。

酒宴伊始,诸人举杯敬酒北帝,恭贺得胜之喜。夭绍听他们祝词方知道,原来谢澈昨夜已攻下咸阳,且领兵与赵王所部连成一线,将攻夺斜谷关。胜报今日午后到达宫中,中原战场的形势至此乾坤已转,司马豫龙心大慰,宴上杯到不拒,连饮数斛,确是得志踌躇的喜悦。

三巡过后,诸人言词渐无拘束。因是战时,又是家宴,宾客只这十数人,顾忌甚少,且宴上只有丝弦助兴,并无以往的纤歌飞舞,气氛颇为清雅和睦。君臣之间又因战胜之喜,言笑晏晏,一时相谈甚欢。

满座谈论的都是北朝诸事,夭绍身为局外人,对朝政并不感兴趣,对他们谈话充耳不闻,只默默饮酒,于心中徘徊的除了血苍玉外,便只有明妤。

她已许久未见明妤,今夜难得再见,关切之情自是不言而喻,不时便抬眸往龙案旁瞧一瞧。明妤容色照人,笑颜依旧,似乎比大婚前还要丰腴了不少,夭绍望着心中渐安。而后又目睹北帝对明妤的关切温柔,两人对视时,其间情意深藏。这样的亲厚依恋,绝非做戏可得,夭绍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暗自替明妤欢喜。

“酒壶便放这吧。”忽听身旁商之道。

斟酒的侍女依言放下酒壶,退到一旁。夭绍这才发觉今夜宴上商之沉默寡言得很,除了先前的敬酒,此后除非北帝询问,再未多说一句话。夭绍身子微倾,在商之伸手之前,轻轻拿起酒壶,放在自己这边。

商之一怔,夭绍轻道:“你已喝得太多了。”说着,倒了一杯自己饮的花露,递至他面前。

商之微微笑了笑,接过花露饮下。

“我有事要问你。”夭绍低声道。

“什么?”

“我看萦郡主气色甚好,像是病愈了。”夭绍道,“你医术了得,帮我瞧瞧,她是不是大好了?”

商之望了一眼正与裴媛君说话的裴萦,淡淡道:“是,她已痊愈了。”

“那就好。”夭绍由衷欣喜,“先前我还担心拿走了血苍玉她的身体不能治愈,如今她已病好了,那我拿血苍玉回江左,就安心多了。”

她自顾欢喜,却不曾发觉身旁商之缓缓放下了手中玉杯,紧抿双唇,目中哀伤已然深浓。

宴至酣时,北帝兴起,令移宴殿外,于空旷的玉台上对月饮酒。内侍闻命忙在殿外拾掇案席,不一刻,便恭请诸人外间饮宴。

诸人围拢玉台上,头顶冰轮圆月,脚踏葱郁丛林,眼望冷波汩汩无边无尽,远处更有横山黛色半遮天幕,景致之妙,足以醉人。

夭绍至此心境也不同方才,夜下当风,望着月生白浪,烟波浩渺,亦觉畅怀。耳边又听慕容子野正轻声念着东朝名士的诗词给晋阳听,夭绍不由自主地便想起往年在东山时,若逢此夜此景,父辈们必然是聚集一处,曲水流觞,无限风雅。那时自己尚幼,父亲不愿带上自己这个累赘,她每每只尾随阿彦身后,扮作小书童,悄悄地去参加名士之宴。她总是躲在暗处看众人各显风采,前几次倒也无事,只永贞四年的上巳之日,自己稍稍往前站了站,未料那觞就流到了面前。记得自己那时目瞪口呆,旁人却无一分愕然,纷纷笑请自己做诗一首。惶恐之下诗赋如何能出,她只在众人戏谑的目光下涨红了脸,夺了阿彦手里的笛子,横笛一曲,灌了一杯酒,便逃之夭夭。